2007年5月10日 星期四

音樂

陽光藍天的午後,等著公車,耳邊聽著節奏感超強的流行音樂,頭不自覺地跟著節拍左右晃動、腳也打著拍子;夜深人靜的夜晚,舒服的熱水澡後,床頭音響中流瀉出來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柔軟地按壓著我的腦部,拂過我全身張開的毛孔。兩種截然不同類型的音樂,卻同樣不衝突地出現在我的生活當中,心情跳躍的時候,我就是蓋世英雄、在馬德里的街道上、有著一雙隱形的翅膀;心情平靜的時候,站在藍色多瑙河畔、接受著春夏秋冬季節的洗禮、看著隻隻天鵝翩翩起舞。誰說喜歡流行樂就不能喜歡古典樂?誰說周杰倫不能跟莫札特是好朋友?何必去界定藝術是曲高和寡或是大眾通俗?

保存期限

看著酒櫃裡的瓶瓶罐罐,威士忌、葡萄酒、高梁、清酒…,各式各樣的酒品在暈黃的燈光下閃閃發光,各自擁有著不同的美麗外型,如同模特兒般花枝招展地站在伸展台上。暗黑的瓶身上雖然沾了層淡淡的灰塵,內容物卻是經由時間的焠煉變得好喝,許多其他的東西卻是有保存期限,泡麵:保存期限兩年;餅乾:保存期限一年;果凍:保存期限六個月;鮮奶:保存期限一個星期…。人的感情呢?情人的愛情、父母的親情、朋友的友情…,感情是不是有它的保存期限?感情的保存期限又是多久?愛情,過了熱戀期是否就是已變質的感情?又是否有永恆的感情?感情是否也需要嘗鮮?

燒焦的雞

小的時候母親常常會燉煮一些補品給我們家三兄弟吃,
但由於中藥的味道並不好,
每次遇到要吃補品的時候,
我們兄弟們都是能避則避、能躲則躲,或是找很多理由搪塞,
有天母親心血來潮,特地去市場買了一隻烏骨雞,
作為燉湯的材料,
當晚果然哀聲連連,
年紀還小的弟弟由於是第一次吃到烏骨雞,
理直氣壯地找了一個特別的藉口:「這隻雞燒焦了,我不要吃!」

新價值觀的塑造與建立

陳冠廷 2006.3.7. 凌晨四點四十四分

最近新聞或是周遭生活又開始聽到一些檢討教改的聲音,或是很多問題浮現與產生,所以又寫了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下,可以討論,可以批判。有點長,有空的話,可以看看。

教改成功與否的問題時常被拿出來做文章,建構式數學的實施,考試制度的改變等,許多的策略運用。媒體與家長批學生的數學程度變差、補習變多、教科書的種類變多、學生更累、大學林立、大學生素質變差…。到底我們的教改成功了嗎?其實,台灣要成長進步、蛻變,問題點我不覺得在「基礎教育」上面,而是應該在「新價值觀塑造」方面。

其實這個問題我以前的曾經寫過相關的,但不是針對性的文章。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環,台灣為了擺脫聯考壓力以及早期的填鴨式教育,才會有所謂的教改的活動。但是經過了這麼多年,大家把現今學生的程度以及上述所謂一些事實拿來作為教改失敗的質問理由,我想,這應該値得商確與討論。

在我的認知與觀察中,其實我們的問題重心應該不在於教育,教育當然有其問題,但真正的問題不在於教育。

中華文化惟有讀書高的觀念盤根錯節、根深蒂固的在大家的觀念裏面,讀書造就成功,成功定義於賺錢過物質富裕的生活,這種觀念持續發酵,也因此,只要這種觀念還留存在我們的價值觀裡面,台灣的教育怎麼改都不會把上述問題解決,怎麼修正都一定會有問題。

先重申幾個以前寫過的,過於強調讀書至上的中華文化以及填鴨式的教育會有兩個嚴重的問題,第一個: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會考試,真正的知識沒有吸收;第二:沒有真正的超頂尖人才,或是說藝術家,因為頂尖人才與藝術家的造就必須符合自己的興趣與性向,與生命結合,誕生。這兩個問題會造就許多延伸性的大問題的產生。

問題的產生我想是大家應該可以了解的,另外大家也希望在這些問題上找到解決方法,所以才會開始著手教改的運動,吸收西方文化的教育方式長處,慢慢漸進式的去修正聯考制度或是某些教育制度。但是為什麼問題還是不斷產生呢?我覺得問題點在於「價值觀」,因為價值觀沒有把西方的價值觀長處同樣的引進台灣人的心理。

整個社會價值觀仍舊是希望大家讀書,能念越高越好,唸得越多越好,考試成績越高越好。所以應運而生一堆大學院校,高職五專技術學院沒有人想要念,能考大學就大學,沒有唸書的天賦的人突然也有大學可以念,就去唸了,沒有人想唸技職體系的學校,結果造成學店林立,真正訓練出來的人才沒有大學生該有的水準,也沒有大學生該有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真正的價值觀應該是怎樣呢?就像孫文講的「壯有所用」。白話些,就是人才都放在人才該在的地方。喜歡什麼樣的人並且有能力的話就去做什麼樣的事情,喜歡修車的人有能力就修車,喜歡音樂的人有能力就去做音樂,喜歡導演的人有能力就做導演,喜歡當醫生的人有能力就去當醫生…。而這些「有能力」的評選標準是什麼,絕對不是「考試」。

真正的價值觀與現今台灣社會(或是說華人社會)的價值觀相牴觸,教改再怎麼改,大家還是一窩蜂的補習,把考試成績拉高,進好學校,好學校的學生才是各行各業想要的,人才非人才,人才為考試考好的人才。考試考好的人才代表什麼,會背、會考、能高分,而不見得是該領域的高手或是頂尖天賦的人。

解決方法是什麼?教育是一個配套,真正重點在於「價值觀的修正教育」,也就是說,教育的對象真正的重點在於教育我們這些大人,教育我們這些社會大眾與輿論。把這些價值觀透過教育慢慢修正、漸漸影響,讓大人們知道,階梯數位學院廣告裡的廣告詞:「跟著小孩子的天賦走,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是對的,從小喜歡修理東修理西的人,不一定要當科學家或工程師,或許他喜歡修車,那就讓他去修車啊。正確價值觀建立的好處在哪?真正的各行各業人才會是大部分都是自己有興趣有能力的人才,人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的很開心,很有成就感,大家不會因為行業的不同有貴賤之分,不會因為你修車而歧視你,不會因為你當兵而覺得很遜,不會因為你在掃廁所覺得你很低下。這樣一來,各行各業競爭力才會強,因為大家都在自己工作上很努力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想唸書的就繼續唸書,真正需要的人才去念大學,唸技職體系的就是很喜歡實作的人,唸藝術大學的就是真正藝術的愛好者,各個教育體制也才能均衡發展,大學生該有的就是大學生的樣子與程度。想賺錢、想掌握權力的人就努力去念大學,學會怎麼領導、怎麼解決問題;想要人生只要自己活得開心、實現自己興趣的人就不一定要到大學學東西。

方法為何?正確價值觀如何塑造?其實我目前為一想到的方法就是媒體的再造。因為各媒體是大眾最大的資訊與情報來源,媒體的報導或是資訊的傳遞一定在不知不覺中會潛移默化的教導人民、影響社會。也因此,我覺得政府或是一些領導階級的有志份子應該從媒體下手,試著去讓媒體先有這樣的想法與觀念,然後經由媒體去影響大家。而且,台灣目前這個需要影響的階層,剛好也是填鴨式教育被訓練出來的一層,思考批判能力薄弱,媒體的直接影響功效會相當迅速,成效可觀。但是問題點再於媒體本身也是這樣教育下的一個被影響者,所以要做媒體再造,相當不簡單,甚至困難,但可以努力。

目前台灣社會太多太多畸形的問題,太多你我所接觸到的問題,都是這樣的價值觀的產物,大家如果能有這層認知,試著跳脫這樣長期以來給定的框框與束縛,多多思考與反省,眼界相信會更上一層樓,看事情也比較不會有兩個標準,甚至被媒體所影響、被人言所操弄。台灣的價值觀是可以努力去蛻變產生的,不是完全吸收西方的文化與價值觀,我們應該建立在原有華人文化好的價值觀上面,屏除原有缺點,然後吸收西方的優點,慢慢去催化我們台灣該有的新的文化、新的價值觀。

“There is no rule.”

這句話的來源,其實是之前看到明碁併購德國西門子手機部門的新聞,其中一段談到他們的行銷人員的會議上提出了個問題:「什麼是Jungle Rule?」,明基執行副總裁、全球品牌總經理王文璨說了一句令大家莞爾一笑的句子:「就是:There is no rule.」。而最近這陣子,我才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There is no rule.」。

之前的文章提過「都市叢林生態法則」,去分析整個社會的經濟體的運作與背後可能的意涵,也是跟rule有關的議題。而另外上一段提到的,是商場上競爭激烈、你搶我奪,的確觀察起來是相當的利益導向,似乎的確沒什麼特定的遵循法則,但是,商業上還是有商業上的標的與規定,交易的方式、對象、需求以及商業相關法律,仍舊是有一定的法則與律令。但是,在某些台灣人的心態上,並不然。

前幾天,從桃園縣的成功國小回來的路上,剛好遇到下班時間,在這樣的時段裡,桃園到中壢的縱貫道上,根本就是轎車與機車互相「爭食」的恐怖路段啊。而在二十分鐘左右的車程上,真正能夠體會台灣人騎機車技術的高明,如此精確地控制機車迅速輕巧的穿梭於車陣當中,我想全世界也只有台灣人能夠做到吧。

這個時候,我們常常可以一個現象,路上的機車騎的飛快,在紅燈已經亮起的情況下,稍稍的減速,發現沒什麼車子並且「沒有警察」的時候,就會加足油門,轟隆一聲的衝過紅綠燈,揚長而去。而每每在這種時候,我才深深的體會到什麼叫做「There is no rule.」。我想這種狀況大家應該屢見不鮮了,對吧?

這樣的生活習慣與行為,其來有自,也是我這次想開講座的其中一個探討的部份,台灣人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模式,在我的想法與觀察當中,應該是教育方面的問題。在大家天天吵著教改失敗的同時,有沒有人去檢討一下,之前的教育模式下塑造出來的台灣人的人格,是不是有問題,而這樣的問題,又該如何去解決?如何去修正?

大家對於目前現今教改的最初初衷,只知道在於考試制度上的問題,也就是說,這樣的考試制度造成大家只會考試,而不會「吸收知識」。所以進而改正教育的模式,讓大家不是要對所有的科目都要很強,而是讓部分的人能夠在某些科目上展現他的特性與才華,於是有不同的路去走,更豐富更有活絡性。但是事實上,這是模式上的問題,而真正深層的教育內涵的問題卻沒有成為大家注重的焦點。

這種習慣的養成,讓台灣人心態上沒有「規則」的觀念,處處講人情、習慣,而不講規則,這其實是很落後的一個心態與觀念。這個問題牽扯的範圍相當廣泛,從社會環境的價值觀一直到教育模式、內涵等。我想大家可以深度思考這方面相關的問題,一定會有所收穫的。

都市叢林生態法則

20050628 實驗室

大家可以看到我的版名改了,其實剛好是因為今天來LAB的路上心有所感,所以特別把版名換了一個,順便寫篇文章講講心得。

前陣子跟老師meeting,討論了一些Agent的理論、還有對話的模型,老師當中說了幾句話:「在討論這些理論的同時,會發現很多社會學科的背景以及理論,背後其實有固定的公式在。」其實當下聽到這幾句話的我,真的同意到不行啊!

我每天晚上回家,打開電視一定會看的三樣東西:動物星球頻道、新聞、體育。尤其是動物星球頻道,常常會有節目讓我一看就看了好幾個小時,例如像是冒險王、叢林法則、澳洲動物園的固定節目等;動物星球頻道的這些節目,會介紹許多動物的生活情況、求偶方式、甚至各種動物的情緒表達模式,有時候甚至會把動物的生活拍成類似電影故事情節一般。像我上次看到的鱷魚的故事,節目敘述一隻小鱷魚,在出生過後,經歷了幼鱷的生存競爭(死亡率90%以上),好不容易地成長成一隻年輕鱷魚,而這隻頗富有冒險精神的年輕公鱷,卻又在到處探險的過程中,遇到了人類的威脅、食物的匱乏、最後沿著河道進入海中,又遇到海中的掠食霸主:贊比西鯊,卻又幸運地互相錯過,避開了一場世紀大決鬥,最後這隻可愛又幸運的公鱷,繞了一大圈,翻山越嶺成功爬回牠的老家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如此呈現下來,還真的很像一部高潮迭起的電影,讓人沉浸其中,捨不得轉台。

今天中午來學校的路上,經過了恩慈宿舍前面,看了那堆已經堆了兩三天,經過大雨洗禮過後,還是沒有人去清走的大垃圾堆。也注意到了,在今天的大艷陽下,其中有不少的拾荒的老伯伯、老奶奶,在其中翻找一些可再利用的物品,或是可以在回收販賣的金屬瓶罐、寶特瓶。也讓我再次想起了老師所說的,社會的公式的這種想法,對照於真正的生物生態系,其實我想不僅僅只在於社會背後的一套公式相同,在我想法中,我甚至感覺整個環境體系(生物與人類社會)的背後,其實就是遵循著同一個模式在運行。

舉今天早上看到這樣的例子來看好了,人類在社會的叢林(這個名詞大家應該都用的很熟,不過有沒有真正去了解内含意義,我覺得真的相當貼切)中生活,就像一些動物、植物在真正的叢林中生活一樣,最高指導原則:「哪裡有資源,就往哪裡鑽」。在生態系中,有一種昆蟲叫做滾糞蟲(這是俗名,學名我忘記了),在大象在排泄過後,這種小昆蟲呢,會快速地跑跑跑,跑到大象的便便旁邊,開始鑽啊鑽啊,然後用他兩隻發達的前肢,挖出一小球大象的便便,滾滾滾滾滾,滾成圓球狀並且帶回自己的家,甚至有些滾糞蟲呢,他就自動在大象的便便之下築巢,因為大象便便裡面有很多沒有消化殆盡的營養,剛好成為這種小蟲的最佳食物來源。相較於現今社會中我們可以發現的拾荒者,像是今天早上的老伯伯、老奶奶等,他們就像滾糞蟲一樣,在某些大環境認為useless的物品中去獲取、去精煉出更少量的資源,反而成為他們的主要供需來源。

大象就像是現在主流社會價值一樣,無與倫比地碩大並且相當有力地消耗地球各項資源,並且從中獲取相當大的利潤與營養,輪迴地推動自己龐大的主流價值身軀,而周遭附近也應運而生一些附庸性的價值產生;像是身上的寄生蟲成為鳥類的食物來源,而主流社會價值也樂得將這些平常在陰暗角落生活的寄生蟲供給給小鳥們享用;消化完的廢料在「相對原則」的比較之下,在某部份族群中卻又成為相當有用的資源擷取來源,在這樣的互惠、糾葛的關係之中,一個小的生態系統就此誕生,而一個主流社會價值的生態系也如此模型一般產生。

這裡可以推論出幾個令人沉思的問題。第一個重點,貧富、貴賤、高低的問題。在這樣生態系的平衡狀況當中來看,滾糞蟲徹底演好了在生態系中的角色,牠在分解大象便便的過程當中獲取自需的原料,拆解過的大象糞便更容易氧化還原成大地的一部份,回歸給大地,成為養分的一環。而同樣地也就是在社會中拾荒者扮演的,在主流社會在消耗大量資源中產生的廢棄物,能夠更完整的做利用,不至於呈現所謂資源徹底浪費的狀態(許多先進國家持續在走這樣的路線,耗費大量地球各方資源,不論是生態資源、或是人力資源,提供他們國家國民的主流價值所需)。在這樣相較之下,才會發現這才是是正常的生態系的一環,而且也回歸到了所謂真正「職業無貴賤」的真正價值。

第二個重點就是剛剛也有稍微講到的問題,地球資源的分配問題。地球資源可以廣稱為兩個部份,一個是生態上的有形的資源,一個是經濟上的無形的人力資源。主流社會價值如同大象一般,其實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資本主義社會價值」,先進國家雖然擺脫了殖民時代的狼狽暴力地吃樣,進步到現在的經濟殖民的吃法,看起來似乎吃像好看了些,但卻依舊擺脫不了壓榨的心態與動作。不論在於對於第三世界國家的生態資源壓榨,廣泛的砍伐林地、搶奪石油權、漁權、低價從非洲收購作物等。甚至在於對於開發中國家的勞力壓榨(台灣、中國大陸、印度、南亞等國),經濟侵略的實行在不知不覺間,資本家(也可以說是主流價值社會)從勞力生產的活動中賺取勞力產生的附加價值,重複輪迴地讓資本主義壯大,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經濟矛盾越來越嚴重。問題在於我們的地球還能承受多少的如此這般的耗損,不論在於生態上或是經濟上。大家也可以想想主流社會價值的正確與否(這裡的正確與否是指在整個大環境,對人類社會、地球的貢獻上),台灣的社會價值觀更是特殊,在這裡不贅述,那是另外一個課題了。

第三個部份,市場的創造。這是衍申的問題,其實也只是我的小心得而已。也就是說,市場常常可以發生在不起眼處。以前曾經看過一句話:「發現市場不如自己創造市場」,其實也就是指說,其實很多可以開發的市場,由於人類的資源趨向性,別人可以看的到的市場早就被看到,而且也早就被先進入搶先機了,而且你看的到的通常別人也看的到,所以這句話也主要在強調說,與其去看有哪些市場,不如自己創造市場,很多不起眼的地方人家或許覺得沒有市場可言,甚至根本沒想到的地方,你就可以在其中發現附加價值近而創造市場,哪怕這個市場的利潤少的可憐,但只要你是第一個進入,總是有其價值存在,就像大象的糞便一樣。

其實周遭生活很多事情中,發生很多事情會讓我有些體認,或許講出來不值一哂,不過總是在這個地方分享給大家,也當作是自己的紀錄,而且其實還有很多心情沒辦法寫的很精準、精確,文筆還不算好,這也算是一種練習吧。在這樣的文章中,也希望大家能夠在其中有一些想法,在自己心裡轉一轉,化學變化一下,這應該也是我一個小小的心願吧,同樣地,也希望大家有什麼心得也可以回po分享一下。謝謝大家~

談夢想

2005/04/21 05:49陳冠廷

談到夢想,從小的時候學校一定會有類似的題目(至少在我這時代是這樣),長大後的夢想是什麼?曾幾何時,我們已經不再夢想,曾幾何時,我們已經被社會現實的壓力所綁住,只會持續地朝著「進好學校」、「賺大錢」的所謂夢想前進,已經忘記了小時候曾經想過的願望?

現在回憶起以前很小很小的時候,大概只有國小一二年級甚至更小吧,曾經有次在公車上,母親問我:「你以後想做什麼?」,當時的我,回答了個很特別的答案:「我要賣家具!」,相當的堅決,眼睛閃耀著光芒,當母親進一步問我爲什麼的時候,我也給了一個當時覺得相當有道理的答案:「因為家具很大,所以賣出去一個一定可以賺很多錢。」,還真的挺有頭腦的吧!小時後的腦筋,總是特別的無瑕、簡單,做什麼事情好像都是很直覺式的思考,很多條件卻體認不到,但也就是這樣,讓童年,無憂無慮。其實也不知道自己爲什麼對這件事情印象如此深刻,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不過,這大概是我有記憶以來,第一個夢想的展現吧。

後來到了較高年級,也很直覺的,夢想變成了一個應該也是個菜市場的職業:「科學家」。當時因為在班上成績還算不錯,對於一些數學的東西也很有興趣,也參與了一些科學競賽。心情的轉變,也可想而知,許多的鼓勵以及成果,讓夢想轉變成了能夠「造福大家」、「改善生活」的科學家。其實當時小腦袋裡真的對科學家這個行業有概念嗎?我想應該是否定的,很單純很單純的,科學家就是一個做東西出來給別人用的傢伙罷了,另外!還相當的利害。

國中了,進入一個喜歡裝憂鬱、似乎自己有著豐富感情的小毛頭(當時可不這麼覺得)。開始喜歡看書,看一些好像只有大人才會看的書,當然還是有些是自己的興趣,例如像是金庸的武俠全集。也因為這樣的心情,那個時期的我,大概是看許多課外書最瘋狂的一個時段,這種鍛鍊,我想也是造就我表達能力、文筆的一個重要階段,有了相當長足的進步。所以現在的我,也抱持一個觀念,讓小孩子多看書(有很多文字的、種類不拘),少碰電腦、電視。回到正題,國中的夢想,就變成了當一個可以寫出曼妙文章的作家,最好是一個旅遊作家,可以一方面玩、一方面靠著寫遊記賺錢,賺來的錢再拿去玩,多愜意、多幸福。而當時的夢想也不止是說說而已,自己還寫文章、新詩投過校刊,也都還有不錯的結果,但好像總是缺了那麼一點勇氣,不曾將自己的作品投稿過一些大眾性的刊物,像是報紙或是文學雜誌等。

高中時代,已經沒有很清楚的夢想的感覺,心理深處或許還有一點「當作家」的掙扎在那邊喘氣,不過現實的考試壓力,好像已經沒有餘力去想夢想。高中生活,無非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稍微有點時間,三五好友打籃球、打撞球,就這樣子了。夢想兩個字,已經變成夜闌人靜睡不著覺的時候,偶而想起,嘆個兩聲氣,進入夢鄉的一個佐料。有時遇到校刊的徵文,還是會試試看,也曾經得過校內新詩比賽的名次,但這種夢想的種子,總是沒有其他的作用力幫忙,沒有肥料、沒有陽光地生長在陰暗的內心角落,長在那,枯不死,但卻也長不大。結果呢,大學聯考還是沒考好,真糟。

目前處於一個大學與研究所的年紀了,夢想已死,也不能說是死啦,夢想已經很難實現了吧,科系、生活定生死,念了資訊工程,好像要找工作還算輕鬆,感覺上也沒有必要為了夢想放棄目前的所學,作家的這個夢想就變成在夾縫中求生存,試著在「讓自己不餓死」、「但又可以滿足自己小小夢想的行為」兩者上作平衡的控制。也於是乎,我就重新拿起筆(這是以前),重新敲起鍵盤(這是現在的強項),讓螢幕上冒出一個一個的新細明體,內容或許空洞乏味,又也或許是無聊的生活囈語,更可能是專業人士眼中的Garbage,不過,我就是想寫,我就是想做,即使讓這些東西一輩子塵封在我的電腦硬碟裡也沒關係,至少,我試過了,我灌了一點水給這棵小樹,作作一個天方夜譚的大夢。

這種生活態度正不正面我不敢說,也可能專注於現在自己的生活目標、未來的生涯規劃才是王道,不過我想,這就是我自己人生所必須的一個實現吧。少了它,還真可惜。

談愚民教育的影響

早期的制式教育,常常被人家說是填鴨式的教育,這樣幾十年的薰陶下來,對於目前當今的台灣造成了哪些影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出來呢?我就我觀察到的、生活中體認到的,與大家分享一下。

1. 公民社會的素養不足:
早期相信大家小時候都上過所謂「公民與道德」吧?這堂課現在回想起來,你們還記得多少東西呢?對於現代化的進步國家來說,這堂課的制訂其實是有其必要性、重要性的,相信當初會訂立這堂課,教育學者的確是有花了心思下去,可是,真的學了那麼久的時間下來,大家對於何謂公民,又有正確詳實的認知了嗎?問題出在哪裡呢?
我們先來了解何謂公民,公民在西方的英文裡,是「Citizen」。政治方面,公民藉著參予社會事務,行使權利,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選舉權即是公民權力實現的一個標的。另外,社會方面,社會福利,也算是公民權中的一種行使,而不是單單只是種單方面政府的給予,而是一種公民權的伸張。
公民概念其實是在西方歐洲世界中長久發展、醞釀、沉澱出來的產物,從最早期希臘雅典的城邦時代(西元前八百年到五百年左右),當時從希臘的政治家們,就已經漸漸開始形成公民的雛形,他們積極參予各項的城邦事務,行使他們選舉的權利等。除了政治外,文化藝術方面也開始發達,古典文明也因此逐漸完備,說那個時代是現代西方社會的文明基石,其實不為過。(也因此,所以另外提一點,若想了解西方各類的價值觀與文化性,可以從希臘羅馬神話故事著手)。
經過希臘時代的基礎奠定之後,歐洲文化其實進入了一個黑暗沉寂的時間,直到進入了文藝復興時期(十七世紀前後),原本的文化藝術等才似乎又看見了曙光。人文學者重新發揚希臘城邦時代的光芒,藝術也得到了相當的發展空間,各項傳世的藝術作品不斷誕生,出於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菲爾等大師。而整個公民社會的價值觀,又重新被建構起來。
歐洲文化後來從農業進入了工業革命的時代(The Age of Industry,十八世紀前後),當初工業時代以英國為代表之一,強力的催化各項工業產品的誕生,蒸汽機、紡織機、電池、電燈、車床、內燃機等。工業革命時代對於勞資雙方造成相當大的衝擊,農民的收入微薄,但勞動工作卻又受到資方的搾壓,兩方的不平衡,貧富差距增大,環境汙染嚴重等。質變的結果,造成經濟、文化、政治的急遽變遷。也因此,公民社會福利觀念,也在這樣的環境下,開始逐漸醞釀成熟。而西方科學的基礎,也在這個時代發展起來。
其實若要完整了解公民社會架構的話,必須先了解歐洲歷史與發展,並且要談的東西很多,例如像是啟蒙運動的發展、新古典主義、法國大革命的背景、三級會議、巴黎公社、拿破崙法典等,但其實都脫不了我上面講的這幾個重點,也就是希臘城邦時代、文藝復興時期、工業革命時期這三個主要部份。
公民社會的概念在這樣的演進中被逐漸「蓋」了起來,演變至今,而成為了西方人文政治思想的主流,例如像是三權分立的概念等。
回到原本的問題,台灣在公民的教育上似乎下了不少功夫,孟德斯鳩、盧梭、迪卡兒大家好像都耳熟能詳,但,他們都出現在哪裡呢?對!就是「考卷上」。舊式封建時代的讀書人至上的風氣,讓大家一窩蜂的只會念書,而成為了一種相當強的「考試機器」。教育的本質變了,這些東西該吸收的,是吸收了,但吸收完,是拿來寫在考卷上的,考完,沒了,像蒸氣一般的揮發了,消失了。內涵是什麼?不知道。講的是什麼,大家回答的答案完全一致,體認不到真正意義。
公民素養的缺乏,現在的後果漸漸浮現,我們看到了什麼?很多人都知道闖紅燈不對,不過這些通常是看情況而定,更直接一點的說,台灣的紅綠燈的作用,是看旁邊有沒有配上一個警察而定的。常常可以看到前面的車窗飛出垃圾,常常可以看到路肩行車(通常是一開始沒人走,有了第一部之後,後面拖了一脫拉庫車子)。排隊是禮節,火車來了大家還是擠在門旁邊一大坨,慢慢排隊的話,你等著下一班吧,甚至永遠坐不到。公共場所吸煙的、大聲講手機的,見怪不怪。反正總結來說:「當好人,你就吃虧吧你」。
另外,參予社會事務、政治的熱誠缺乏,也是台灣普遍的現象之一。我真的覺得台灣人真厲害,能忍受路面這麼不平,到處坑坑洞洞的,然後可以這樣地持續每天上下班,自己的權利睡著了,不懂爭取,甚至有時候是懶的爭取。
政治方面,多數政客造成的混水現象,讓人不禁皺眉,沒人想理、沒人想管。大學生每天只會念書、玩樂,對於政治沒人敢提敢講,應該說是沒人會在公眾場所講到政治,要不然會被說成是所謂的「政治魔人」,談論政治普遍變成一種被視為過於正經、無聊的人才會做的事情。
許多的種種,在在突顯出台灣目前這一代的隱憂,經濟發展迅速,但文化內涵跟不上,亂象叢生,令人擔心。

2. 外行凌駕於專業:
填鴨式的教育,強調的是學位學歷的爭取,而欠缺了內涵素養的培養。考試得過,拿到高分,得到學位,說話分量自然增加。
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所謂的「學者」在為各種政策或是質疑背書,這些學者的背景,有沒有人過問過?許多的「外行」,卻充「內行」,「不懂」卻又「裝懂」。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立法院的那些立委諸公,拿著報紙咆嘯的畫面、用手指生氣指人的畫面,相信大家都看到不要看了;質詢的內容又是什麼?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所謂的立委諸公們的言論,常常都是外行欺負內行嗎?憑什麼一些國家教育方針,是你可以覺得對或錯的?憑什麼一些司法的程序,又是你認為有問題、該檢討的?
我們的社會充斥著各式各樣這種情形,所謂的「社會賢達」講的話就是金科玉律;所謂的「士紳耆老」講的話就是奉行圭臬;「敬老尊賢」,老與賢在這是畫上等號。

3. 挑戰思考能力的缺乏:
這句話怎麼說呢?其實就是指腦筋死板板的「學生」,習慣性的教育方式訓練出來的思維,就是:「老師說,記起來」。反正老師所說的,嚼也不嚼的,吞下去就對了,沒有消化,沒有去Challenge的想法,久而久之,也失去了去Challenge的能力。老師說的話完全都是對的嗎?
這樣的結果造成什麼,創新思維的神經壞死、枯萎。有沒有發現一個狀況,台灣中小學生的數學科學能力常常可以在世界上取的領先的地位,但這樣的中小學生怎麼沒在世界科技、科學的舞台大放光芒呢?其實也是因為如此,小時後的能力是可以被「訓練」出來的,但創新思考的能力卻不行,大學時期能夠獨立思考、創新作業的學生少之又少。一流人才通常都是國外教育下的產物,國內的教育,卻常常只會扼殺人才。

4. 人才的埋沒:
惟有讀書高的風氣,大夥一股腦的狂唸書,制式教育一步一步的篩選掉所謂的「不會唸書」的人,留下「會唸書」的人,一關一關,都把人只分成這兩個部份。這樣的制度造成什麼結果?台灣的莫扎特可能就因為這樣的分類法,變成只能國中畢業修車子;台灣的梵谷就因為這樣,跑去炸雞排;台灣的的羅丹,養豬去了。唸美術的不是因為他對美術有興趣,也不是他美術超強,而是他「剛好」只能到那個地方,唸音樂的也一樣,唸電機的只是考試強,念醫科的「考試更強」。真正的人才不在其位,會考試的就會比較會執刀嗎?
社會的風氣也是,笑貧不笑娼,看不起音樂班、美術班,瞧不起軍人、警察、黑手,「職業無貴賤」只是印刷在課本上的一句話、考卷中的一道題。功利名位為上,像之前講的,拿到學歷,怎麼講都對,怎麼講都似乎比別人有道理。


其實講了這麼多,很多都是第一個部份衍伸而來的,也就是其實公民教育是目前台灣缺乏的相當重要的一環。如何跳脫原有的巢箇思維,建構新的時代公民思想與態度,形成真正的正面輿論、壓力,促使台灣文化上的強烈質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否則,我們永遠只能活在以前的舊教育給予的框框中,永遠只能在那種思考模式下被箝制。我覺得大家可以從現在開始培養一些其他的能力,而不是只單純的在只會唸書,像是一些文化性的、藝術性的內涵培養等。我自己也在努力,去涉獵一些書籍,去了解歐洲的文化等,我希望我自己不會被舊式的框框給限制住;對於專業的人士給予尊重,但卻不是一股腦的相信;對於政治我始終抱著去了解的態度;我想這是我的人生態度,會持續努力的做下去。

漢文的侷限性

上星期六,老爸的美國朋友來跟我們聊天,目的是想了解目前時下台灣的年輕一輩的人的想法,在一個下午的討論分享中,其實有一些心得與感觸,趁現在記憶還算清楚,快點寫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 1.漢文的侷限性 =================
在討論到目前台灣的文化方面的問題,本土化一直是個很重要的課題,何謂本土化?我好像之前的文章已經稍為談過本土化一些我自己的想法了,不過好像只有阿砲跟我討論而已~QQ

本土化在我的觀點來講的確是相當重要的一個議題,對於過去我們教育政策下的虛幻大中國主義歷史思想的灌輸,如何扭正過來,扮演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不過,目前本土化遇到的一個大問題,就是:『漢文的侷限性』。或許不能說是本土化的大問題,而是本土化為努力目標的基準點以外,更應該聚焦、更進一步的注重課題。

何謂『漢文的侷限性』?其實就是漢文的缺點,也就是我們目前所用的所謂『國語文』的缺點,不是指口語化的『國語』、『北京話』、『閩南語』、『客家話』的缺點,而是其在運用上的各項侷限性。首先,漢文與其他語文比較起來,有很多個不同點。

第一:漢文沒有『時態』。昨天喝水、今天喝水、明天喝水,通通都是喝水,在『喝水』這樣一個動作上,沒有所謂的時態存在。

第二:漢文沒有定詞、定冠詞的存在。漢文中,指定某項東西,則必須加上『這一個』、『那一個』、『這個』、『那個』…,相較於英文中的『the』的用法,在字句的敘述上,多了許多不必要、不方便的特性。

第三:漢文沒有所謂的『複數』。漢文中,名詞的單複數,無法直接看出來,必須加上『一個』、『多個』在名詞之前,才會有能力去敘述其『複數』的關係。以上三個是比較有關於『文法上』的弱點。

第四:漢文沒有『較佳的』『擴充性』,什麼是擴充性?其實也就是指『增加新字的能力』。漢文簡單的來說,其實是種方塊文字的合成,一個字的產生,是以部首、筆劃來作為組合的基本工具。而這樣的型態,新字不容易擴充,對於時代進步的腳步,有其弱點存在。以英文為例,新字的擴充,只是以英文二十六個字母組合,或是以某些字根為基礎,做延展性、固定格式的擴充,讓人家更容易了解與使用。

第五:漢文的『發音』問題,除了擴充性以外,發音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點,英文除了上述的好處以外,在發音上,這樣的擴充的優點是,你即使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單字,你仍舊會念,依然懂得如何發音。而漢文就不一樣,一個新字的誕生,是用方塊字的拼湊組合起來,這樣的缺點在於:發音的規則並不確實,常用注音的人就可以知道,其實有很多字我們知道他的樣子,卻不懂其拼音而打不出來,所以一個新字的誕生,其推廣能力有限,造成新字擴充的困難。

其實上述第四、第五兩點,是跟漢文的『推廣能力』比較有關係。漢文中似乎還有許多的問題存在,不過我們只討論到這些。OK,談論至此,大家不知道有什麼樣的想法,其實我想以大家目前的程度來說,應該也至少看過一兩篇國外的paper了吧?以工科的paper來說,應該還算是相當簡單的,因為字詞、字句的敘述,必須準確、精準,以科學的講述,來描寫科學驗證的過程與方法。不過雖然是這樣,大家如果英文能力還不錯的話,其實有時候不難發現,在於某些語句的應用上面,可以試試看去把他翻譯成漢文看看,可以發現,有時候你可以看英文大概能體會作者的意思,不過要翻譯成漢文,卻又不知道該以何種字眼來準確的表達作者所要表達的深層的感覺。因此,連科學性的論文都是呈現這樣的狀況,更別說那些社會人文學問的文章了,一張A4紙上滿滿的英文,卻通通都是『一句話』!英文中『複合句』應用的淋漓盡致,這翻起來,大概會一個頭兩個大吧。

========== 2.侷限性進而產生的問題 =================
漢文有其侷限性,而其侷限性會帶來的問題是什麼?以下是我的心得。大家可能會想,漢文不會這麼慘吧?日文還不是以漢文為基礎發展的語言,也沒看日本弱到那裡去呀,其他國家呢?其實我在這邊講這個,並不是說漢文完全不好、沒有優點,其實漢文有漢文的美,只不過在現代這樣進步的社會中,漢文進而產生的侷限性,對於我們的成長,也會有相當的限制。

先對日文做個評析,日文雖然是以漢字為基礎,不過大家可以發現,日文有所謂的『片假名』,而大家應該都修過資訊日文吧?XD (還不錯修~),片假名的用法用處在哪?其實也就是日文對其新字擴充能力的主要部份,尤其以英文為主要明顯之處,日文中,很多的外來語,都是以片假名來當發音,有看日劇的應該可以常常聽到,發音起來還挺好笑的!^^ 而日文這樣的特性,也就彌補了其新字擴充的缺點,讓日文這樣的系統,可以接上時代的腳步。另外除了擴充性,日文的文法,相信大家學起來也快起笑了吧?其文法中時態的展現、動作的運用、敬語的狀態…,也是有其相當的學問,而也沒有我上述各點的問題存在。

有人說,漢文的文法應該算是世界上最簡單的文法了,我想漸漸的、慢慢能體會,外國人學中文,主要難不在難文法,而是難『字』吧。另外,提到日本人為什麼片假名可以吸收新字,尤以英文為主,卻又英文特別弱呢?關於這個問題,我也在討論中提出來,老爸朋友的回答是,重點在於:『日本擁有相當強的外譯能力』!也就是說,最新最快的各項資訊,在日本外譯能力的強大資源灌注下,新的東西馬上被翻譯成日文、新的書籍馬上有日文版的產生。而這樣的結果,讓日本人在與世界接軌的步調上,不必多花時間在看英文的原文,而只要閱讀日文版的書籍即可,而在漢語的世界當中,可惜地缺乏了這項因素。

舉個例子來說好了,『戰爭與和平』(還是『茶花女』?天!我忘了,我是笨蛋),他的第一個中譯作者,竟然不懂法文?!(啊!應該是茶花女,因為戰爭與和平是托爾斯泰寫的,俄國人),譯者是請一位懂法文的人來讀茶花女,讀一段,了解其中內容以後,敘述給譯者聽,譯者再以其優美高超的漢文文筆,以漢文寫下其譯文,聽起來很傻眼吧?XD 其實在讀外文的這項能力上,大家真的要一起好好加油,好的漢譯不多,正確翻譯的沒幾個,更別說要準確翻譯出真正作者的原意的,因此,大家練好外文能力,直接看其外文原文本吧。^^首要當然是英文,將英文學好以後,有了英文文法思考的概念,進而往歐洲的其他語系邁進,會比較輕鬆。(這是老爸的朋友叔叔說的~^^)

好像講太多了,這段主要應該講漢語侷限性的問題,其實由上面的敘述大概也能體會吧,漢文的侷限性產生的問題,首先就是與世界接軌的方面,跟不上進步的腳步;再來就是文化上,漢文的侷限性造成與其他文化的融合度上產生問題。日本的明治維新時期之前的幕府鎖國文化,在一八五三年被培利(Matthew Perry)的黑船給敲了開來。當時日本遭受文化上的大衝擊,實權還給明治政府之後,讓日本人在短暫的時間內,進步到先打敗當時最大的中國(甲午戰爭1894,或許國力不強~XD 不過至少是最大),過幾年甚至打敗俄國(日俄戰爭1904),突飛猛進的飛躍式的進步,壓縮在短短幾年之間,其實也就是西方文化融入東方文化成功的一個例子,日本開放了很多面向,讓西方的文化迅速吸收到國內,可是卻還是保留了不少刻板的本身文化(現在還不難發現,階級制、男女權力等…),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何讓目前的台灣,與世界接軌,融合國外的優點,配合本土的在地條件,發展出適合這塊土地的台灣文化,值得我們省思。因此,我們要先能夠正視漢文的侷限性問題,再強調一次,不是不好,而是其先天發育不全,還不夠好!^^ 了解了這點之後,朝國際化與本土化的方向繼續邁進!

========== 3.小結論 =================
寫了漏漏長,同樣的因為文筆不夠好,很多事情沒辦法一針見血,明確的表示概念,不過歡迎大家討論啦!^^ 或許也有不對的地方,因為只是對上星期六的一些談論內容,憑記憶做些闡述,也希望看到的人可以提出來,以作修正。另外還有一些心得,現在沒力了,寫得太長,貓掉~XD,以後有時間再PO出來分享。台灣還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去看、去討論、去了解的問題,除了唸書以外,希望大家能多多思考這類的問題,一起加油吧!

天佑台灣~

冠廷200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