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9日 星期四

林志玲花園工作區

最近身為林志玲粉絲的我呢,三不五時就被耳提面命地告知說:「她,要,嫁,給,馬,桶,小,開,了。」,這個新聞真的最近炒得很大,幾乎要淹沒林志玲電影處女秀的赤壁話題,大家也相當好奇地想要問我,如果真的林志玲結婚了,我的公司座位週遭的這些林志玲照片、月曆、小卡、雜誌…等雜七雜八的東西我還會留著嗎?這問題暫時目前沒有答案,反正還沒結婚嘛!不過,我想就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上班的小窩。(我相信這是資策會最有特色的位置了,哇哈啊~)


第一張是座位的正後方,一整面牆都是從去年的華航年曆到今年的年曆一個月一個月剪下來的,還有報紙上比較大張的林志玲照片,搞得有點像是壁紙一樣。
















第二張是座位左手邊,有著一個大大的林志玲提袋(線上遊戲完美世界代言的)、今年2008年的華航年曆,還有一整面的每天爽報上剪下來的林志玲新聞照片(當中混雜了幾張其他人,看得出來嗎?)
















第三張是那片報紙海的特寫,看起來還不錯。




















第四張是座位正前方的部份,有著林志玲的明信片共十二張,加上一些即可拍照、幸運草金飾明信片、還有雜誌(封面是超正林志玲)。
















這則是座位的右方,有著林志玲植物ㄋㄡˇ優的十個磁鐵組所圍繞的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分機表。
















最後一張則是雜誌送的大張超正林志玲大臉海報,好正喔!超可愛的,眼神好有感覺~(扭)在我工作區塊的右後方。




















整體大致來說我的工作區域就是被這四面牆所圍著,幾乎放眼望去都是林志玲,也感謝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的長官們讓我這樣搞,弄得像Google員工的搞笑座位一般,還好本人的專業形象偶爾還稍微有那麼點樣子,否則這樣的位子被別人看到大概會傻眼吧,以為是變態的座位之類的(還是說,一樣感覺是變態呢?!XD)。歡迎大家有空的時候可以在上班時間來找我吃飯,我也可以帶大家參觀一下這舒適的、能夠增加工作活力的座位,哇哈哈。

從大巨人的肩膀上跳到小專家海中

之前的文章中其實就已經提過這個Kathy Sierra所畫的圖了,不過一直都沒有對這張圖做比較詳盡的解釋,後來經過多次的研究,發現當中真的隱含了許多相當有用的訊息與知識,或許可以從中明顯地體會出幾個Web 2.0或e-Learning 2.0的趨勢與特性,來個看圖說故事吧。(當中也有幾點是我還無法體會深刻的,也希望在此篇能夠與大家作心得交換與討論)

這張圖很單純看得出來就是一個左右比較的圖,而左手邊是早期的一種知識傳遞方法、右邊是現今Web 2.0時代的新的結構,首先從繪圖的狀況就可以很明顯地了解到,早期的線性知識傳遞現在轉變為網狀的知識分享,而早期線性的(Linear)知識傳遞就如同老師教學生、專家輔導人、師傅教學徒一般,是緩慢(Slow)且效率較低的一種情況,而新的模式則是強調以網絡狀態的(Networked)、指數性成長的(Exponential)且較為快速(Quick)。

第二點的部份則是特別強調知識的開放性(Open),早期的知識是私有財(Proprietary),掌握在特定專家、大公司、老師的手裡、腦裡、資料庫裡,但後來網際網路的發達讓知識開始從這種私領域開始跑到網際網路上,變成了一種可分享的知識(Shared knowledge),也因此開始逼迫著一些公司不得不面對這樣的開放性知識模式。就像筆者之前曾經分析的戴爾網站一樣,一些公司的專業知識變得是可以分享的,中心的概念是:既然這些知識都可以在網際網路上都找得到,你藏有什麼用呢?不如反向思考,乾脆就開放給大家知道,而且透過大公司所特有的豐富龐大資源,將這樣的分享做得相當精緻與專業,讓每個人可以迅速、方便、簡易、免費的吸收到這樣質精的專業知識。透過這樣的手法與新思維,讓公司的意象、品牌形象、專業扛棒,不知不覺地深入人心,或許反而能在新的戰場上獲得不同的回收與價值。

而當中所提及的顧問(Mentor)與微顧問(Micromentor)的概念也相當地清楚,呼應前一篇所提及知識變成小分子的發展趨勢,早期的知識團塊被特定專家把持著,而目前則是知識呈現片段化地分布在網際網路上的各個區塊,學習者或使用者在各個地方一點一滴地學習著、吸收著知識,並不是試著從同一個來源(Source)(就像以前的老師、父母、長輩、前輩)來做學習。

而早期的站在巨人肩膀上(Shoulders of Giants)的方式也漸漸開始轉變成有著另外一種模式:The Mosh Pit。剛看到這個詞彙的我並不是很懂,經過大致上查了一下網路上的資源才大致了解,請見此連結,大致摘錄如下:

『 Moshing原來指在重金屬搖滾樂伴奏下跳的快節奏狂舞,另外是指在演唱會的現場前排觀眾跳躍或衝撞身旁的其他觀眾,只要不是惡意的特定攻擊某人,其他人並不會對此感到不悅,反而是興奮的加入這種貌似暴力,但其實歡樂有趣的行為之中,用手臂衝撞其他人。而Pit則是汽車比賽時加油維修車輛的地方,如果看過F1的實況轉播就常常聽到那一輛車又進到Pit裡面去了。Mosh Pit 現在有許多音樂會常常在舞台前面劃出一塊地方,准許觀眾在裡面玩Moshing我們大概可以稱它為「合法衝撞區」吧,而此種特別的互動遊戲也可以叫做「Mosh Pit」。』

而最近我們在Web 2.0很常見的Mash-ups則也有這麼一段解釋:

『在古老的英文中有個片語叫「March Up」,有捍衛、保護的意思,後來有人誤用為「Mash up」,之後在Slam Dance的Party中又被改為「Mosh up」,而產生了mosh這個新創的字…』

總結來說,Mash-ups的概念就是新的Mosh Pit,也就是在這樣一個網際網路的知識網絡中,像是跳舞一般跟旁邊的人稍微撞一下(取得知識或給予知識),然後又跟另外一邊的人撞一下(再取得另外一些知識或給予知識)。

而最後則是總結知識的狀況從專家知識(Wisdom of experts)變成群眾知識(Wisdom of crowds),其中我比較不懂的是:「Ideas a strategic advantage、Ideas “Paid forward”」以及「Learn by reverse-engineering、Lessons-learned benefit all」這兩個。後者的反向工程(Reverse-engineering)的概念大致了解,而她的意思是說早期的學習是經由一個一個知識慢慢拆解、摸索來進步,而新的模式則是透過一個人的學習然後分享知識給所有網絡上的節點(也就是人)來達到對所有都有益(Benefit all)的意思嗎?這兩條的敘述比較不是那麼清楚,不知道有沒有人能夠提供任何意見與想法?

2008年5月28日 星期三

切切切,小分子比較容易吸收

以前就曾經體會過這樣的感覺,總覺得社會上很多的觀念、應用、價值觀、道理的演進跟革新,慢慢都有點殊途同歸地往類似的型態走,分析其背後的結構跟理論,好像都冥冥之中有著同樣的狀況,而在目前Web 2.0或e-Learning 2.0的發展進程下,也慢慢地有相同的情形。

如果我們把知識(Knowledge)或資訊(Information)這兩種無形性的東西視為類似食物的狀態來觀察,食物的吸收,是經由口腔的咀嚼加上唾液分泌就開始做分解,然後再經過胃部的胃酸消化,到達小腸做主要的吸收,大腸再做剩餘價值的汲取。也就是說整個食物吸收的過程中,最大的食物本身(如:麵包、米飯、水果、蔬菜、豬肉、牛肉)並沒有辦法直接被人體所吸收,而是必須透過層層的程序,讓最大的食物分解成小分子(如:葡萄糖、澱粉、醣類、胺基酸、維生素)的狀況後,才有辦法被各個器官各司其職地吸收進去,然後轉變成對人體有用的能量,促進人體健康、保持活力。

而知識的吸取似乎也很明顯的開始有這樣的狀況,也就是說在現在網際網路發達的狀況底下,網路上擁有著龐大且多元的知識與資訊,而這些知識跟資訊卻暫時沒有經過任何的處理,就像是食物中一堆很大的實體一般(如:麵包、米飯、水果、蔬菜、豬肉、牛肉),若是數位學習(e-Learning)只是單純的抓到這些知識塊或資訊塊,對於每個人來說還是太大,無法吸收。另外,在e-Learning 2.0的發展中,我們也會發現,就現在的各個教師而言,他們最需要的是素材,而不是課程。也就是說,真正需求的是豐富的小元件,而非體積龐大的課程。教師必須根據使用者的需求,或是使用者必須根據本身的需求,選取適合的各個小分子,組合成一個適合自己體質的小分子結構,然後再吃進去,真正地被大腦所吸收。

因此,在這樣的狀況底下,Web 2.0或e-Learning 2.0的發展,也難怪變成真正地回歸到從使用者出發、或使用者中心(Learner Center、User Center)一般,貼近使用者的需求,提供這些小分子(就如同Mash-up的概念中的各個應用小元件、小插件(widget, gadget)),不要預先定義使用者要的是什麼(Web 1.0或Learning 1.0),而是讓使用者自己決定想吃什麼、想吸收什麼,自己用「簡單」、「直覺」、「方便」與「貼近日常生活」的方式,組合出自己想要的「知識的分子結構」,然後使用或食用。

這些這種社會上的現象、應用,好像漸漸有種跟自然界暗合的很多例子,也像是很多人常常會運用一些實際上的自然狀況,來形容一些社會現象一般(生物界中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就如同商場上的競爭;整個食物鏈的分工,也如同商界上的分工)。而這樣的趨勢也似乎是一種不變的真理,許多的事情到最後都會慢慢萬本歸宗地往同一個方向發展,未來,或許「個人化」這三個字會漸漸發展至極致,以後的生活中,除了每個人的虛擬網際網路應用環境不同以外,每個人的房間完全也會都不同,格局、布置、大小、價格、方位…,而且,隨時可以變換!其實,還挺有趣的。(笑)

2008年5月26日 星期一

狂暴的Web 2.0機關槍 vs 數位版權大堡壘

不知道大家對智慧財產權、數位版權等議題的研究與想法為何?其實這樣的議題我想會慢慢開始在網際網路世界上大大地發酵一番,雖然已經有許許多多的例子早已顯示這是有相當可以探討議題的問題,而加上Web 2.0的應用、趨勢持續增加成長,這部份的矛盾甚至會甚囂塵上,慢慢開始變得讓大家不得不面對,對於數位內容相關業者(音樂、動畫、圖片…)也相信會是一個很龐大的議題與衝擊。

相信去年在Digg上所發生的HD DVD破解碼事件應該有不少人已經耳聞(上Google打Digg這個關鍵字即可以了解事情全部來龍去脈),大致上是有人將破解的HD DVD的密碼字串貼出來(就是這串:09 F9 11 02 9D 74 E3 5B D8 41 56 C5 63 56 88 C0),結果被Digg的Web 2.0應用模式硬是「推」上了Digg的首頁上,而也因為如此,Digg則收到了存證信函,告知他們有「禁止散佈侵害它人著作權與智慧財產權的資訊」這樣的法律責任,而Digg一開始也就把那篇文章「下架」,刪除掉那篇被網友推上去的破解碼字串文章。結果此舉觸動了Web 2.0這條巨龍的「逆鱗」,恐怖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大軍開始到處貼這篇破解碼文章,然後瘋狂地將此文章推上Digg的首頁上,到最後Digg也投降了,創辦人之一的Kevin Rose發表了這一段談話:「You’d rather see Digg go down fighting than bow down to a bigger company. We hear you…」,翻譯大意:「你們寧願Digg挺起背脊去對抗大公司直至倒下,也不願意我們屈服於這些大公司,我們(意指Digg)聽到了…」,甚至還以那段破解碼當作篇名,貼在Digg上面。

這件事情算是Web 2.0模式與數位版權之間的一場值得在歷史上紀錄下一筆的大戰,就Web 2.0的精神中很重要的一個元素就是「促進知識或資訊的流通」(如圖),而剛好,就「智慧財產權」、「版權」等角度來看,則是做著完全相反的事情,也就是「限制了資訊的流通」。也因此,兩者的衝突開始浮上檯面,漸漸變得讓大家不得不面對,而不得不去思考其中的問題。



回歸到「智慧財產權」這樣一個議題的本質上來探討,其實這個特殊規範若以最大利益「人類進步」的角度來看的話,似乎反而是種枷鎖,「版權」這樣的枷鎖箝制了許多資源、資訊的流通性,變得只能以「付費」才能觀看、才能了解、才能應用,某種面向只是壓抑了人類發展的速度,但卻又因為資本主義的影響,促使了這樣的一個規範的產生,正面的來說是「保護作者、讓作者擁有其該有的權利」,但反面的卻是「肥了財團、胖了資本家」。而以Web 2.0發展的方向來看,則是運用了網路使用者的力量來促進知識與資訊的流通,而且這樣的「群體性」的力量,卻又是很難去遏止、對抗的。這樣的矛盾與衝突,在持續發展的Web 2.0趨勢下,會不會有所革命?或是極大的轉變?Web 2.0的全球各地使用者的機關槍強大呢?又或是資本主義的資本家堡壘堅固呢?似乎可以拭目以待。

另外有一個挺有趣的議題,在現在網際網路的發展上,大家不知道有沒有感覺到「內容」(Content)本身呈現越來越沒有價值的狀況,光靠著只單賣內容,變得市場利基越來越小,使用者相當不願意掏出口袋裡面的錢來買內容(電子書、電玩遊戲…)。而反而真正比較容易成功的商業模式,是把「服務」(Service)與「內容」(Content)做掛鉤,利用服務來描繪出使用者的需求,然後有這些需求的人們自然就會花大把銀子來買此服務,表面上資金是流向服務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但實際上內容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品質的內容質量仍舊是好的服務必備的一環。所以在現在常常爭論的議題「內容到底有沒有價值」的問題上,筆者認為內容仍然存在相當大的價值,但此價值轉變為潛在性的底層因素,必須靠著多樣化的服務,精緻的服務分工,來把內容的真正價值帶出來。

所以回歸到本文的主軸,「數位版權」或是「智慧財產權」的演變是不是也同樣地會有上面那段所談到的狀況,內容本身的保護是否變得重要?又或是真正的價值在未來將會著重在「與服務結合的內容」,而非單純內容本身?新的應用形態或情境會怎麼轉變,是個相當有趣、也機會無窮的一個問題。

文章同步發佈於企業學習2.0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