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30日 星期五
起、承、轉、合
最近因為部落格的關係文章漸漸越寫越多,也發現似乎要寫一篇好的論述文,如同一篇好的音樂一樣,是有一定的架構需要遵循的,也慢慢能夠深刻的體會以前國小寫作文的時候,老師一再提及的起、承、轉、合四個順序架構,但我覺得這種文章架構大概只適用在論述概念、表達理論的論說文中,一般較為偏向的故事性的散文就比較不需要這種模式了。(以整個結構面來看,這部份是「起」的部份)
就如同這篇我想提及的主軸是想闡述所謂論說文中起、承、轉、合四步驟的重要性,我的第一段就會有個類似引子的段落,提起一些原因、初步的想法、或是最近遇到的事件背景,來點出主要的主題,引出文章的重點,讓讀者一開始就可以大概綜觀全貌,把你想說的大概抓了個底,雖不全然清楚很細節的想法,但可出不知道你這篇大概需要表達的是哪個方向、哪個領域的知識。(以整個結構面來看,這部份是「承」的部份)
接下來大概就進入到第二步:「承」的部份,這部份用這個字有點承先啟後的味道在,透過第一段的引子,接續著原本中心想法,開始接著進入到整篇文章的重心主軸,將想講述的整篇大道理有條不紊的整理好清楚開始說明,不論是從文字運用的流暢度、到舉例、再到應用以前所學的各項方法:映襯、層遞、對比等,讓整篇文章能夠清楚的說明,將作者本身的意志傳達給讀者知道。(以整個結構面來看,這部份還在「承」的部份)
「轉」的部份已經是文章的後面準備要結尾了,這個步驟主要是做文章重心的收尾動作,從這個段落開始,作者必須做個大略的結束與歸納,大致上把想法開始收歛,才能接下來做最後「合」的部份。(以整個結構面來看,這部份一樣在「承」的部份)
文章的最後是「合」的步驟,這個段落的文字重點在於從剛剛的一些結論中再進一步的點出作者的心得與結語,並且可做一些延伸式的思考,把相關的主題或是未來有可能的發展做個發想的敘述。另外舉個更貼切的例子,如果寫過論文的人就知道,其實這樣的一個架構與撰寫論文的各個章節順序也是不謀而合,論文的章節順序為:摘要、前言、背景、問題探討、方法論、實作、結果、心得、未來工作、參考文獻,這樣一個順序跟起承轉合四步驟是一模一樣的,從一開始的大略架構說明,然後以背景與問題點出探討核心,接下來進入到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論述,從想法面規劃解決方案,然後實做,最後呈現結果與從中所習得之知識和心得,然後再寫下不足之處與未來可彌補之地。(以整個結構面來看,這部份一樣在「承」的部份)
以這樣的架構撰寫出來的一篇論述性文章,如果作者本身的文筆不差,相信應該是可以清楚的傳達給讀者完整的概念,比較能夠讓閱讀者跟著很標準的邏輯走,不會搞錯,也比較能稱得上是一篇好的論說文。(以整個結構面來看,這部份一樣在「轉」的部份)
本身因為寫了部落格的文章也才漸漸有這樣的感受,並不確定是否有其他的模式或撰寫架構也可以使用,只單純從以前寫論文的心得、還有寫部落格文章的經驗中,好像有這樣的感覺,其實很多類似的文件也是這樣,例如像是研究所推甄常常用到的研究計畫書、或是工作時常接觸的計畫書、求職會用到的履歷,應該都很容易遇到,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大概在工作上、學業上,都會有不錯的展現吧。(以整個結構面來看,這部份就是「合」的部份)
[備註]圖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樂曲原稿,來源。
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對面住了個愛唱歌的帥哥
約一年前剛準備來台北工作時,找了現在這間套房,房租並不低,當時看房間的時候,對面另外一間套房的房客正好在家,敲了敲他的門,開門的是一個長相斯文、氣質出眾的一位年輕人,頭髮的造型有型卻不誇張,帶著一點書卷氣,給人第一眼印象就相當有好感,聽說在HP上班。我很不識相地當著房東的面問了他這邊的環境,他也非常好心且仔細地回答了不少問題,感覺相當誠懇,沒什麼大缺點,加上離公司很近,也就租了下來。
工作開始的這一年中常常在走廊或是回家的途中遇到,也都相當客氣的會打招呼,上次從中壢搬了大東西來台北,在樓梯間看到我左右支絀的模樣,還相當貼心的回到四樓幫我開大門,有禮貌地與母親打招呼,又讓我對這位斯文的帥哥在心中加了不少分數。這個男生年紀可能也比我大個一兩歲而已,在HP上班,似乎有些潔癖,爲什麼呢?首先大概解釋一下我住的環境,我現在住的地方是台北的一棟外觀看起來有點歷史的五層樓公寓,房東將他這層房子裡頭完全重新裝潢過,隔成了五間小套房,公共空間從四樓的大門進來開始,就鋪了磁磚,有一塊約兩坪左右的入門玄關空間,擺了個鞋櫃,再走進來一些,就開始只有比較狹窄的走道,兩邊就是五間套房的第二道門,以及天井旁邊一個小區塊的洗衣機擺放與晾衣服空間(整層配置如圖),其他的房客通常都將出門的鞋子擺在門口,然後就穿著襪子或光著腳丫就走回房間。
但這個斯文帥哥卻是特別在玄關處又擺了雙拖鞋,每每都是脫了鞋子後,穿著拖鞋走回房門口,再把脫鞋放在房門,光腳進房,不但如此,帶女朋友回來時,女朋友也直接穿著高跟鞋進來,然後高跟鞋擺在進來的第二道門前,脫鞋子進房。其實我並不會特別在乎他女朋友把鞋子穿進來,畢竟看過這傢伙,覺得只是個有潔癖的好人,沒什麼大不了,不過平常看著他們口擺了拖鞋,還不只自己,連女朋友也跟著做,猜想應該是對於衛生相當重視的傢伙,大概不大願意將外面的髒東西帶進房間,心中也暗暗有趣覺得好玩。除了這個以外,還有另外一個有趣的狀況,就是他洗的衣服都不會晾在外面的天井旁曬衣處,那時看房子的時候就有聽他提起他都在房間裡開除濕機晾衣服,沒想到還真的是如此,從來沒看過這傢伙把衣服拿出來晾過,甚至看他有點潔癖的樣子,還懷疑他是不是真有用到我們公用的洗衣機?想起他在房間裡晾衣服,雖然開了除濕機,但也應該會讓房間蠻潮濕的,他也能忍受,也還真有點服了他。
最好玩的是今天了,住了快一年,常常在晚上回家時,吃著晚餐的時候,耳邊就會聽到有人在唱歌,但卻不是相當清楚,只有在最大聲哼的時候會很明顯,本來以為是樓下或是隔壁棟的哪位仁兄開著卡拉OK唱歌,不以為意,但常常聽到都是同一個音調,而且都是最大聲哼的時候才聽得到,今天好奇心作祟開始找起源頭,打開窗戶聽聽外面,發現外面車聲嘈雜,根本聽不到,就確定應該是從裡面不知道是哪面牆傳來,一開始根本沒懷疑到對面這傢伙,還先貼了另外一邊的牆聽了一陣子,聽不出所以然來,換了這傢伙跟我相鄰的水泥牆,一貼上去馬上聽到熟悉的高音,原來是這傢伙!而且你們猜他唱的是哪首歌?是首超級經典的西洋老歌,相當有名,可是我就是想不起來歌名與歌詞是什麼?!好像是老鷹合唱團、還是邦喬飛?歌詞裡面好像有:「(副歌開始)喔~~~(當然是英文,聽起來就是喔~~~,但不知道是什麼英文字,且這裡最高音)… take me…when I come to…you are…(這裡還有一小段)喔~~~(這裡再度重複副歌)」,天啊,想不起來是哪首歌的感覺真痛苦,難怪記得之前張智星教授好像也有研究類似的演算法,想要做個只要有一小段旋律就可以找歌的軟體,現在的我真的很想要有這麼一個搜尋引擎,等我找到是哪首歌再貼上來給大家知道吧。這位帥哥持續唱了這首歌兩三次後,還換了首閩南語歌,而且似乎也是個蠻有點歷史的閩南語歌,但這首就沒這麼有名,我就沒聽過了,他喜歡的歌曲類型差異也挺大的,不過都偏愛老歌就是。
可惜這個帥哥有女朋友了,似乎也是個上班族,常常看到黑色高跟鞋擺在房門口,有時還是只有女生一個人來,可見有他的鑰匙,要不然我還真想好好認識,憑他的外表,如果相處起來發現人真的也很不錯,介紹給週遭的女生朋友真的是個很好的媒人生意,又斯文、人感覺還不賴、有禮貌、愛乾淨、HP上班應該也蠻有點墨水,挺完美的。以後看能不能多接觸看看,當個朋友似乎也是個好選擇。
後記:如果好死不死這篇網誌被這位帥哥見到,或是有人認識類似的傢伙,請別生氣,我沒任何惡意,覺得是位有趣的傢伙,分享給大家知道一下,如果認為不妥再砍掉吧。:P 說著說著,剛剛唱完歌跑出去的他,又批哩啪啦的穿著拖鞋回來了,不知道等會會不會又開始唱起歌來呢?
工作開始的這一年中常常在走廊或是回家的途中遇到,也都相當客氣的會打招呼,上次從中壢搬了大東西來台北,在樓梯間看到我左右支絀的模樣,還相當貼心的回到四樓幫我開大門,有禮貌地與母親打招呼,又讓我對這位斯文的帥哥在心中加了不少分數。這個男生年紀可能也比我大個一兩歲而已,在HP上班,似乎有些潔癖,爲什麼呢?首先大概解釋一下我住的環境,我現在住的地方是台北的一棟外觀看起來有點歷史的五層樓公寓,房東將他這層房子裡頭完全重新裝潢過,隔成了五間小套房,公共空間從四樓的大門進來開始,就鋪了磁磚,有一塊約兩坪左右的入門玄關空間,擺了個鞋櫃,再走進來一些,就開始只有比較狹窄的走道,兩邊就是五間套房的第二道門,以及天井旁邊一個小區塊的洗衣機擺放與晾衣服空間(整層配置如圖),其他的房客通常都將出門的鞋子擺在門口,然後就穿著襪子或光著腳丫就走回房間。
但這個斯文帥哥卻是特別在玄關處又擺了雙拖鞋,每每都是脫了鞋子後,穿著拖鞋走回房門口,再把脫鞋放在房門,光腳進房,不但如此,帶女朋友回來時,女朋友也直接穿著高跟鞋進來,然後高跟鞋擺在進來的第二道門前,脫鞋子進房。其實我並不會特別在乎他女朋友把鞋子穿進來,畢竟看過這傢伙,覺得只是個有潔癖的好人,沒什麼大不了,不過平常看著他們口擺了拖鞋,還不只自己,連女朋友也跟著做,猜想應該是對於衛生相當重視的傢伙,大概不大願意將外面的髒東西帶進房間,心中也暗暗有趣覺得好玩。除了這個以外,還有另外一個有趣的狀況,就是他洗的衣服都不會晾在外面的天井旁曬衣處,那時看房子的時候就有聽他提起他都在房間裡開除濕機晾衣服,沒想到還真的是如此,從來沒看過這傢伙把衣服拿出來晾過,甚至看他有點潔癖的樣子,還懷疑他是不是真有用到我們公用的洗衣機?想起他在房間裡晾衣服,雖然開了除濕機,但也應該會讓房間蠻潮濕的,他也能忍受,也還真有點服了他。
最好玩的是今天了,住了快一年,常常在晚上回家時,吃著晚餐的時候,耳邊就會聽到有人在唱歌,但卻不是相當清楚,只有在最大聲哼的時候會很明顯,本來以為是樓下或是隔壁棟的哪位仁兄開著卡拉OK唱歌,不以為意,但常常聽到都是同一個音調,而且都是最大聲哼的時候才聽得到,今天好奇心作祟開始找起源頭,打開窗戶聽聽外面,發現外面車聲嘈雜,根本聽不到,就確定應該是從裡面不知道是哪面牆傳來,一開始根本沒懷疑到對面這傢伙,還先貼了另外一邊的牆聽了一陣子,聽不出所以然來,換了這傢伙跟我相鄰的水泥牆,一貼上去馬上聽到熟悉的高音,原來是這傢伙!而且你們猜他唱的是哪首歌?是首超級經典的西洋老歌,相當有名,可是我就是想不起來歌名與歌詞是什麼?!好像是老鷹合唱團、還是邦喬飛?歌詞裡面好像有:「(副歌開始)喔~~~(當然是英文,聽起來就是喔~~~,但不知道是什麼英文字,且這裡最高音)… take me…when I come to…you are…(這裡還有一小段)喔~~~(這裡再度重複副歌)」,天啊,想不起來是哪首歌的感覺真痛苦,難怪記得之前張智星教授好像也有研究類似的演算法,想要做個只要有一小段旋律就可以找歌的軟體,現在的我真的很想要有這麼一個搜尋引擎,等我找到是哪首歌再貼上來給大家知道吧。這位帥哥持續唱了這首歌兩三次後,還換了首閩南語歌,而且似乎也是個蠻有點歷史的閩南語歌,但這首就沒這麼有名,我就沒聽過了,他喜歡的歌曲類型差異也挺大的,不過都偏愛老歌就是。
可惜這個帥哥有女朋友了,似乎也是個上班族,常常看到黑色高跟鞋擺在房門口,有時還是只有女生一個人來,可見有他的鑰匙,要不然我還真想好好認識,憑他的外表,如果相處起來發現人真的也很不錯,介紹給週遭的女生朋友真的是個很好的媒人生意,又斯文、人感覺還不賴、有禮貌、愛乾淨、HP上班應該也蠻有點墨水,挺完美的。以後看能不能多接觸看看,當個朋友似乎也是個好選擇。
後記:如果好死不死這篇網誌被這位帥哥見到,或是有人認識類似的傢伙,請別生氣,我沒任何惡意,覺得是位有趣的傢伙,分享給大家知道一下,如果認為不妥再砍掉吧。:P 說著說著,剛剛唱完歌跑出去的他,又批哩啪啦的穿著拖鞋回來了,不知道等會會不會又開始唱起歌來呢?
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非正式學習(Informal Learning)和e-Learning 2.0
自從開始工作後,從原本的數位學習理論與研究世界變動成開始比較接觸產業界後,開始有一些經驗與實務上的領悟,加上現在世界資訊變動迅速、大量知識的產生,開始流竄在網路的線路上面,傳統的學習模式漸漸有所變革,從原本的知識控制者從「只有」老師,傳遞模式只靠著「講授」,沒有其他吸收知識的管道的一個教學模式與型態,已經開始變成透過網路,做隨時隨地無限制的學習,也因此,認為在新一代的學習中,所謂的e-Learning 2.0的名詞,著重的應該是在於非正式學習(Informal Learning)這塊。
最近針對這方面的資訊做了些研究(就是透過網路)後,也發現不少相關學者早已有如此的認知,甚至也早發展了許多想法,在這邊提出來做討論與分享,首先我們可以先看一張圖,是國外的一個部落客Tony Karrer所寫的,他是TechEmpower這家公司的執行長與技術長,對於數位學習有蠻深入的研究,我覺得他提出的許多觀點與想法,還有投影片,都相當地精采,這張圖列了三個數位學習進程的比較:e-Learning 1.0、e-Learning 1.3、e-Learning 2.0。而從這張圖觀察可以發現,數位學習的演進有一種特殊趨勢:學習知識的片段化、融入生活化與時間迅速化,所學的知識變得越來越小片,而且越來越根據需求(on-demand)地發生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中,然後學習時間越來越短暫(為了應付快速變遷的時代與工作?)。
接下來看第二張圖,也是這位先生所在部落格中所提出的,從這張圖則可以發現,其實學習越來越沒有固定型態,也就是變成所謂的非正式學習(Informal Learning)的時代,而且越來越呈現合作化(Collaborative)的趨勢,其實大家應該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以我們這些技術領域的程式設計師來說,遇到問題都是上各大技術論壇尋找其他人的解法,透過其他人的回應來做解決,自己有所認知也是透過論壇與大家分享,而且幾乎都是片段化地針對單一問題所做的解決方法解釋,而非一個大題目的介紹,其中的精神也是圖中所提及的分享(Share)與創造(Create)兩大部分,透過Social Bookmarking的共同知識創造,來找尋散落在茫茫網域海中大家的想法與知識,著名的網站就是維基百科(Wikipedia)之類的。
接下來分享的是美國數位學習大師Jay Cross所自行錄製並放上Youtube的一個片段,題目就是「何謂非正式學習」(也是他的研究領域跟強項)的十分鐘片段(也相當符合新一代學習趨勢,短暫快速的目的),他再當中也提及到一個常常被大家講起的特殊點,現今在企業界內部所推動的學習或訓練的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模式百分比分布大約是20%對80%(另外有個大師Marc Rosenberg在他所撰寫的書Beyond E-Learning 2006中則提到則為2-5%對95-98%,比例更懸殊),但企業所規劃的經費上面比例正好相反,正式學習約80%而非正式學習則為20%,相當有趣,其中是否有什麼機會呢?
從這樣的機會當中是否能發展出某些新的數位學習趨勢或是應用,我想應該是相當重要的問題,不論是更底層地去應用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或是企業內部的訓練模式是否有什麼創新變革,應該都可以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切入。
以下提供一些網站資訊做參考:
1. Tony Karrer的部落格
2. Jay Cross的網站
3. Jay Cross的Youtube的網址
4. 工研院學習服務網:思維大師Jay Cross:變動世界的領導統御
最近針對這方面的資訊做了些研究(就是透過網路)後,也發現不少相關學者早已有如此的認知,甚至也早發展了許多想法,在這邊提出來做討論與分享,首先我們可以先看一張圖,是國外的一個部落客Tony Karrer所寫的,他是TechEmpower這家公司的執行長與技術長,對於數位學習有蠻深入的研究,我覺得他提出的許多觀點與想法,還有投影片,都相當地精采,這張圖列了三個數位學習進程的比較:e-Learning 1.0、e-Learning 1.3、e-Learning 2.0。而從這張圖觀察可以發現,數位學習的演進有一種特殊趨勢:學習知識的片段化、融入生活化與時間迅速化,所學的知識變得越來越小片,而且越來越根據需求(on-demand)地發生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中,然後學習時間越來越短暫(為了應付快速變遷的時代與工作?)。
接下來看第二張圖,也是這位先生所在部落格中所提出的,從這張圖則可以發現,其實學習越來越沒有固定型態,也就是變成所謂的非正式學習(Informal Learning)的時代,而且越來越呈現合作化(Collaborative)的趨勢,其實大家應該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以我們這些技術領域的程式設計師來說,遇到問題都是上各大技術論壇尋找其他人的解法,透過其他人的回應來做解決,自己有所認知也是透過論壇與大家分享,而且幾乎都是片段化地針對單一問題所做的解決方法解釋,而非一個大題目的介紹,其中的精神也是圖中所提及的分享(Share)與創造(Create)兩大部分,透過Social Bookmarking的共同知識創造,來找尋散落在茫茫網域海中大家的想法與知識,著名的網站就是維基百科(Wikipedia)之類的。
接下來分享的是美國數位學習大師Jay Cross所自行錄製並放上Youtube的一個片段,題目就是「何謂非正式學習」(也是他的研究領域跟強項)的十分鐘片段(也相當符合新一代學習趨勢,短暫快速的目的),他再當中也提及到一個常常被大家講起的特殊點,現今在企業界內部所推動的學習或訓練的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模式百分比分布大約是20%對80%(另外有個大師Marc Rosenberg在他所撰寫的書Beyond E-Learning 2006中則提到則為2-5%對95-98%,比例更懸殊),但企業所規劃的經費上面比例正好相反,正式學習約80%而非正式學習則為20%,相當有趣,其中是否有什麼機會呢?
從這樣的機會當中是否能發展出某些新的數位學習趨勢或是應用,我想應該是相當重要的問題,不論是更底層地去應用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或是企業內部的訓練模式是否有什麼創新變革,應該都可以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切入。
以下提供一些網站資訊做參考:
1. Tony Karrer的部落格
2. Jay Cross的網站
3. Jay Cross的Youtube的網址
4. 工研院學習服務網:思維大師Jay Cross:變動世界的領導統御
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
國家認同、土地關懷、經濟發展
之前的文章比較討論到個人性的價值問題,但就國家、社會的角度來看,組成的基本元素即為個人,且站在一個巨觀的高度看下去,即使是以國家等級來看,也與從個人的層面來看,有類似相通的狀況或意義,其實是蠻值得討論深思的。
站在整個國家的立場來看,有點像是商業上的競爭一樣,國家跟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不會有永遠的敵人,只有純粹的國家利益。來複習一下公民與道德吧,國家的組成要素為何?答案為人民、領土、政府、主權四者,以台灣來說,實質上似乎已經完全是一個國家,礙於國際現實卻無法被承認,這是另外的議題。主要在這邊想要討論想想的是,以目前這樣四個國家組成元素中的「人民」這項作為討論重心,因為整個國家機器運作、發展方向、生活型態,大多不為後面那幾個所主控,反而是由人民這個因素來決定,因此,一個國家內人民的狀況與文化,就會影響國家本身的強弱、進步與否,在這個前提底下,好好地去探討台灣的國民性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台灣從最早期清朝統治、荷蘭西班牙統治、日本殖民、國民黨政府撤退來台、一直到現代幾個不同的時期下來,其實呈現了一種可納多元文化的特性,對於外來文化的排斥感並不大,相當地有彈性。但這幾個時期我們取幾個離現今較為接近的時期來觀察,將教育、環境這兩個面向也考量進來作為國民性的參考指標的話,可以發現,其實台灣人的國家認同是複雜奇妙的。現存的某些阿公阿罵接受日本教育,他們在心裡可能認為自己是日本人;現今的中壯青年這代,也是談起來最敏感的一代,由於從小到大接受的是國民黨時期的教育,大概認為自己是中華民國人,但弔詭且有趣的事情是,當時所謂的中華民國的教育,在領土議題上,是將重心放在對岸的所謂秋海棠一塊,所以當時所學習的,大略都是有廣大的領土、悠久的歷史、豐富的人文那一套,黃河、長江流域在各個季節盛產的農作物,各個省份的鐵道縱貫、橫貫,整個地理的氣候、雨量…等,台灣本土所佔的部份相對極為少數,這樣的狀況差不多一直持續到我這個年紀的人,都還是接受這個模式的教育,但當真正的長大面對國際時,才發現似乎不是這麼一個情形,下一段繼續深入探討這個矛盾情結的重要性;而最新的一代則是分成三個部份,中國歷史、台灣歷史與世界歷史三大塊,對於台灣本土性的歷史、地理則有比較平衡的處理手法,而新的一輩的小朋友未來長大後有了自我思考的能力時會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人,暫時還不知道,未來可期。
台灣在邁向下一個十年,需要的開創性人才大概就是我們這代前後的年輕人,這樣的中壯青年從小到大所建構的價值觀對於未來的發展,其重要性不可言喻,小時候所接受的中國角度的史觀與地理觀,長大後卻沒有一個能夠符合原本思考模式的現實狀況,當中的些許矛盾看起來不嚴重,但實際上卻是很直接的影響到了這篇文章想討論的主題最前面那個辭彙:「國家認同」。也就是說,台灣人對於這樣的現狀並沒有一個很中心的國家認同心理,某部份的人會說我就是認同中華民國,認為自己是一個國家,但是總覺得有那麼點虛虛的,而在國外與其他國家的人民所提起中華民國時,通常也需解釋一下何謂中華民國,似乎就是有這麼點不踏實,小時候的中華民國說的是那對岸的花花世界,長大了卻有點感受到摸不著,深入了解後也發現跟我從小到大土生土長的生活環境似乎也有那麼點不一樣,國家認同問題延伸至此,變成了土地認同的矛盾,對於這塊生長至今幾十年以上的土地,很不了解,對於這個土地上的歷史,也是懵懵懂懂。
這樣的心情會造成什麼嚴重的後果?對於這塊土地沒有真正貼心的認同時,就沒辦法呈現土地的關懷,對於這塊土地的感情幾乎沒有,只覺得似乎是一個提供住所之處,在這邊能夠糊口賺錢養家,僅止於此。這樣的心態底下,所作所為就著重於利益導向,只要能夠讓我賺錢、能夠讓我發財,即使污染它、破壞它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看著這塊土地上所發生的人事物,不會有感動,也不會有愧疚,人跟人之間沒有關懷,人跟土地之間沒有情感的連結,政治人物選舉時期的親吻土地、下田插秧、在榕樹下與老人泡茶聊天,這些行為總覺得透漏出來無盡的虛假與冷冰冰。換個情境想想,當我們知道我們家附近的這條小河是從哪裡流下來的,而這條河在以前有多少人整治過,下游又灌溉了哪些農田?鄉下老家的稻田原本是個甘蔗田,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甘蔗田,爺爺曾經跟他的死黨一起偷著火車掉下來的甘蔗,穿著破鞋子走上好幾公里的路程去上課;小小的古鎮許久以前竟然是個超級繁華的市場集散地,大船可以沿著河從海口一路開上來,在此上下貨,貨品從茶葉、樟腦、木材一直到布匹等,千帆依山。當你發現你的生活開始跟這塊土地有了連結,那麼一絲感動從心底抽芽出來,如此的心態,是否才能夠讓你的生命有所其他的動力,不單只為了自己的家庭打拼,想起戰爭就不想挺身,而會為了這個國家與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與未來的子孫,願意有所付出與犧牲。
眼下經濟發展變成一個兩黨角力的攻防戰,大家認為經濟搞好,什麼都沒問題。但站在我的思考角度與立場,雖然經濟發展是重要的,但是這篇文章所討論的問題更是需要我們大家的關注,這樣說不代表不管經濟發展(這就是所謂零一問題的癥結點,很多人習慣非零即一),我們應該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持續的關注這個國家認同的議題。當政治汙濁的時代開始,年輕人遠離政治、討厭政治,有心人操弄政治、玩弄輿論,社會的中監份子、有能力的領導份子不在國家機器之中有所一席之地,而只完全投身於科技發展,人文關懷的部份消失了,造成的惡性循環對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們都不會有好處。而反過來想想,當這土地上的人民能更經過「國家認同土地關懷經濟發展」這個過程中的前兩段,對於國家有認同、對於這塊土地有關懷、進一步的努力地工作、思考、用功,這樣進而反應出來的人民生產力與競爭力,不才是如同前文所述,是從心底深處發出的能量,這個能量才是真正堅強厚實的,經濟發展更是可期,無堅不摧。而當這樣的態勢形成過後,大多數的人民都知道對這片土地、這個國家的真正重要價值為何之後,統一與否的問題變得輕如鴻毛,容易迎刃而解,不會變得像現在一樣,想維持現狀,但卻說不出一個說服力極強的理由,想統一也是、想獨立也是,想著、喊著UN for Taiwan也心虛虛,都一樣。
照片來源:
新埔曬柿餅 http://photobible.blogspot.com/2006/10/taiwan.html 用心攝影部落格
放天燈 http://www.anz.com/Taiwan/taiwan_chin.asp ANZ Taiwan
跌倒台灣 http://www.voc-kenniscentrum.nl/gewest-formosa.html VOC-Kenniscentrum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本(Industry Culture & Human Capital)
今早去參加了人力資本與數位學習研討會,會中第一個Keynote Speech就談到了一些跟人力資本相關的概念跟想法,加上今年開始進入社會工作的我,以及一些所見所聞,覺得台灣的企業文化在世界上來說似乎也是相當特殊的,不論是號稱全球工時最長的驚人勞動力、或是曾聽過的一只皮箱走天涯的業務精神等,都可以看出台灣人與眾不同的文化特性。
其實即便是我自己在去年應徵目前這份工作的時候,也是被同樣的文化所影響,在去年我根據通知到了各處去找面試我的長官或是同事時,我抱持著是一份「求」職的心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而工作了一年後的現在,看到現在正要來應徵研發替代役的學弟們,同樣的看到、在他們臉上,有著我以前的表情與態度,對於任何風吹草動都相當敏感,且帶著害羞、謙虛、不好意思。感覺上,在台灣這個社會工作環境,通常是你去求得一份工作,而不是一份工作希望你來上班,去應徵職位,都好像是希望對方有點「施捨」性的味道,給你一份糊口的工作,(這樣說可能也太偏頗,相信許多更高層級的職位與工作或許就不是這樣),但是對於一些基層的工作類型來說,幾乎都是有這種狀況,求職者的地位總覺得比較低落卑下,而資方總是有種高高在上的味道。
而相較於傳統產業,相信台灣今天有許多高科技或較為先進的產業可能或許沒這麼明顯,早期的產業將硬體或者在現實上觸摸得到的事物才視為重要資源,如廠房、土地、機台、資金,也或許是因為勞動力成本太低,工作取代性高,不必太專業的人才需求,所以員工在一個企業中所扮演的角色往往不是這麼地重要。但由於產業持續進步,勞力密集、取代性大的工作漸漸外移,取而代之的是高附加價值的腦力密集產業,需要有規劃性、創新性、世界觀的人才與人力的投入,透過創意跟點子的發想與規劃,所產生的計畫再外包給技術底層做實作,就是研發二字的真諦,卡位附加價值高的一端所帶來的高收益。這樣的狀況下剛好台灣處在一個轉型期,也就是漸漸變得事求人:需要創意性高、世界觀、有活力、宏觀的人才,這個需求越來越大,找尋一個好的人才對於公司的助力有時比資金挹注還要好,而這樣的的趨勢造成「員工」二字漸漸變成「資本」的一個重要部分。
一個聰明的公司的徵才留才模式是如何的?我覺得應該會有以下幾個標準動作,首先,精確的尋找人才,透過各種管道或資源,了解人才培育的搖籃處,搶先地與其合作作人才培育計畫,例如說找尋各大專院校知名學者或研究者的實驗室,做緊密的產學結合,透過某種程度的合作模式,將公司某塊研發產能或資源投入實驗室,除了獲取相關研發成果以外,更可以做前期的人才培育,將企業本身內部所需求的人才做職前訓練,提供優渥(在於企業眼裡或許並不是什麼大金額)的獎學金制度,安排人才匯流的管道;或是建立強大的人脈資訊網絡,相關領域專才資料庫的建立,以備不時之需。
第二,提供人才面試的福利措施,例如面試的開銷全額負擔等,之前就聽過國外公司面試,是負擔你的機票、住宿、甚至妻小想要看環境的話也一併全額負擔,這樣的模式來吸引真正的人才,才再去進一步的提供完善的公司制度與福利來吸引並留住人才。
第三,自由且有熱情的工作環境,在以前討論的文章裡面曾經提過,許多真正的熱情與活力來自的是興趣,而不見得是相對應的薪水或福利,怎麼利用某些手法來提供熱情與活力來源?(成就感?)且給予一定的自由空間(非壓榨式、責任制);失敗的容忍機制(提供彈性的點子提供作法,並容忍一定程度的失敗率與風險)。為什麼這麼認為呢?因為我相信研發人才的創新性不是用逼的可以逼得出來的,反而是提供多元活潑的工作環境反而能夠激發一些成果,而這些成果轉換成計畫書或者企劃書,也才是一個相當有價值、高報酬率的產物,這樣的比較之下,比起每個月斤斤計較性的去限制員工的薪水、控制某些經常性開銷支出,可能投資報酬率跟效果會來得更好些,甚至有些時候是不成比例的。
但上述所探究的企業性可能比較偏向研發相關的領域,若是站在服務業的角度來看,又或許不是完全以這種的模式,而是要展現制度與服務精神,應該會有不同的做法跟思考角度。
在資本主義下的社會中,資方與勞方的角力一直存在,而勞方通常都是被壓榨的一方,即使有多好的福利,開公司賺大錢的永遠是老闆,而這樣不成比例的模式底下,若是資方能夠釋放一些資源在於培養企業內部的人才或是更善待員工,相信運用這樣的模式進而所產生的企業能量才是完整的、更堅實的,也是更附有變化性跟適應性,有活力地生存在這資訊爆炸、知識快速變遷散播的世界裡面。回過頭來,其實勞資雙方並沒有誰尊誰卑的問題,相互尊重的多元文化,我想不只存在於社會上,應該在公司中,即使有聘僱之關係,也應該要有這種認知與體會。
其實即便是我自己在去年應徵目前這份工作的時候,也是被同樣的文化所影響,在去年我根據通知到了各處去找面試我的長官或是同事時,我抱持著是一份「求」職的心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而工作了一年後的現在,看到現在正要來應徵研發替代役的學弟們,同樣的看到、在他們臉上,有著我以前的表情與態度,對於任何風吹草動都相當敏感,且帶著害羞、謙虛、不好意思。感覺上,在台灣這個社會工作環境,通常是你去求得一份工作,而不是一份工作希望你來上班,去應徵職位,都好像是希望對方有點「施捨」性的味道,給你一份糊口的工作,(這樣說可能也太偏頗,相信許多更高層級的職位與工作或許就不是這樣),但是對於一些基層的工作類型來說,幾乎都是有這種狀況,求職者的地位總覺得比較低落卑下,而資方總是有種高高在上的味道。
而相較於傳統產業,相信台灣今天有許多高科技或較為先進的產業可能或許沒這麼明顯,早期的產業將硬體或者在現實上觸摸得到的事物才視為重要資源,如廠房、土地、機台、資金,也或許是因為勞動力成本太低,工作取代性高,不必太專業的人才需求,所以員工在一個企業中所扮演的角色往往不是這麼地重要。但由於產業持續進步,勞力密集、取代性大的工作漸漸外移,取而代之的是高附加價值的腦力密集產業,需要有規劃性、創新性、世界觀的人才與人力的投入,透過創意跟點子的發想與規劃,所產生的計畫再外包給技術底層做實作,就是研發二字的真諦,卡位附加價值高的一端所帶來的高收益。這樣的狀況下剛好台灣處在一個轉型期,也就是漸漸變得事求人:需要創意性高、世界觀、有活力、宏觀的人才,這個需求越來越大,找尋一個好的人才對於公司的助力有時比資金挹注還要好,而這樣的的趨勢造成「員工」二字漸漸變成「資本」的一個重要部分。
一個聰明的公司的徵才留才模式是如何的?我覺得應該會有以下幾個標準動作,首先,精確的尋找人才,透過各種管道或資源,了解人才培育的搖籃處,搶先地與其合作作人才培育計畫,例如說找尋各大專院校知名學者或研究者的實驗室,做緊密的產學結合,透過某種程度的合作模式,將公司某塊研發產能或資源投入實驗室,除了獲取相關研發成果以外,更可以做前期的人才培育,將企業本身內部所需求的人才做職前訓練,提供優渥(在於企業眼裡或許並不是什麼大金額)的獎學金制度,安排人才匯流的管道;或是建立強大的人脈資訊網絡,相關領域專才資料庫的建立,以備不時之需。
第二,提供人才面試的福利措施,例如面試的開銷全額負擔等,之前就聽過國外公司面試,是負擔你的機票、住宿、甚至妻小想要看環境的話也一併全額負擔,這樣的模式來吸引真正的人才,才再去進一步的提供完善的公司制度與福利來吸引並留住人才。
第三,自由且有熱情的工作環境,在以前討論的文章裡面曾經提過,許多真正的熱情與活力來自的是興趣,而不見得是相對應的薪水或福利,怎麼利用某些手法來提供熱情與活力來源?(成就感?)且給予一定的自由空間(非壓榨式、責任制);失敗的容忍機制(提供彈性的點子提供作法,並容忍一定程度的失敗率與風險)。為什麼這麼認為呢?因為我相信研發人才的創新性不是用逼的可以逼得出來的,反而是提供多元活潑的工作環境反而能夠激發一些成果,而這些成果轉換成計畫書或者企劃書,也才是一個相當有價值、高報酬率的產物,這樣的比較之下,比起每個月斤斤計較性的去限制員工的薪水、控制某些經常性開銷支出,可能投資報酬率跟效果會來得更好些,甚至有些時候是不成比例的。
但上述所探究的企業性可能比較偏向研發相關的領域,若是站在服務業的角度來看,又或許不是完全以這種的模式,而是要展現制度與服務精神,應該會有不同的做法跟思考角度。
在資本主義下的社會中,資方與勞方的角力一直存在,而勞方通常都是被壓榨的一方,即使有多好的福利,開公司賺大錢的永遠是老闆,而這樣不成比例的模式底下,若是資方能夠釋放一些資源在於培養企業內部的人才或是更善待員工,相信運用這樣的模式進而所產生的企業能量才是完整的、更堅實的,也是更附有變化性跟適應性,有活力地生存在這資訊爆炸、知識快速變遷散播的世界裡面。回過頭來,其實勞資雙方並沒有誰尊誰卑的問題,相互尊重的多元文化,我想不只存在於社會上,應該在公司中,即使有聘僱之關係,也應該要有這種認知與體會。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