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的時候就一直很喜歡動物,也不知道為什麼,對各種各式各樣的動物都還蠻感興趣,哺乳類、爬蟲類、兩棲類…,一直到現在最喜歡、也最常轉到的頻道也是動物星球頻道。回頭想想,為什麼對動物這麼有熱情,可能是喜歡動物的那份單純吧,尤其是貓跟狗,除了單純,更多出了一份貼心(因為比較聰明),很沒有心機(即使有心機也是那種很好笑的心機,為了食物,但一眼就被人類看穿的心機)、很容易了解(只為了食物、只為了一個單純安身立命的家)、對人類無私的付出(這點狗比較明顯)…,貼個超可愛的連結給大家看,就是之前日本貓咪鍋的影片。
最後不免俗的還是要呼籲一下注重環保、愛護地球,好好跟這個綠色大地上的生物相處,那些,才是人類最根本的、永續的、真正生命的初始。
2008年1月9日 星期三
味道
之前看過小說以及電影版的香水,當時對作者在書中描述主角葛奴乙所擁有的、世上獨一無二靈敏的鼻子,可以精確的分辨空氣中帶有的各種味道因子,進而可以聞到許多醉人香味時的心境。同樣地,在我的體認中也有類似的想法,一個人身上的味道對我來說我會相當地重視,因為一個好的味道不但可以讓人不會排斥跟這種人相處,更是在剛見面時就會在第一印象上大大地加分。一個大美女需要有個好聞的味道來襯托,一個帥氣的男生如果擁有個清新的味道,相信對女生來說應該也是蠻必殺的吧。
而且探討到味道這回事,我覺得應該跟生理學應該綁在一起講。感覺上,味道的散發根本就是費洛蒙的傳遞,走在路上、工作場合中,有時就容易被瞬間的一個味道所吸引,而突然感受到心兒一跳,回頭仔細找尋那群人中、那位跟你在斑馬線上擦身而過的傢伙。而如果一個女生身上擁有一種令你魂牽夢縈、在心中徘徊不去、久久不會散開的味道,這個女生通常對你來說也是一個不會太糟、多少都會帶點好感的人。所以感覺上,味道的喜好似乎跟人的喜好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畫上等號,更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某些人的味道也只有某些人會喜歡,你覺得這個人的味道好聞,但另外一個人來聞卻不一定是這樣,可能覺得很不喜歡、甚至很討厭。辛曉琪的歌「味道」中也寫出了這樣的體認:「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襪子,和你身上的味道,我想念你的吻,和手指淡淡煙草味道,記憶中曾被愛的味道。…」
而味道的來源則是有許多種,外在的從沐浴乳、洗髮乳、香水、乳液…一直到所處的環境所影響等等,而從內部來看,就比較沒有特定性,因為就是看每個人的體質、遺傳、習慣等,都會在身上組合出各種不同、千變萬化的味道出來。通常身上基本的味道幾乎比較難以改變,平常吃的東西或許有影響、遺傳也會有差、這類型的味道定了下來之後,想要改變不是簡單的事情,就像一些很愛打球、愛運動的男生一樣,身上那股味道恆久不變,而打完球時更是相當的明顯,可是即使是流汗後,每個人身上味道也不大一樣,有些人是刺鼻的酸味,會令人討厭,但也有些人是會散發出費洛蒙般的男性味道,也可以讓一些女生心醉神迷,常常有句成語形容女生運動完「香汗淋漓」也是同樣的,女生大部分在運動完後的味道不至於太恐怖,有些女生還因為運動而散發出勾人的氣息。
但是這種自身發出的味道就像是基底一樣,是味道的基礎,而再根據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在外部加上各式不同的味道,香水啊、洗澡啊等等,這些加上去的味道有時會掩蓋掉大部分自己的味道,但仔細聞的話,還是會發現這些外部味道其實並沒有完全掩蓋,細細的去了解其實會發現只是做了某些綜合的動作而已,(除非灑上恐怖劑量的香水),變成另外一種全新的味道(不論是香是臭,因人而異),世上獨有。這種味道就是人跟人交往的一個重點環節,好的味道可以吸引人,壞的味道就會讓人敬而遠之,而再更進一步的討論到男女朋友的交往上,則也有頻率的關係,同樣頻率的人喜歡類似的味道,就會被某種特定味道的人所吸引,油然而生一種愛慕之情,男對女、女對男都應該會有相同的狀況,人家說,醉人的味道我覺得形容的相當貼切,一個心儀的、有好感的、性感的、喜歡的、火辣的、令人動心的女生身上的味道,常常真的都是中人欲醉的,聞到後腦中呈現昏昏沉沉的狀況,舒服卻又搞不大清楚週遭的事物,喝了上帝給的一杯人性的美酒一般地醉醺醺。
我幾乎可以體會香水書中作者形容葛奴乙想要保存味道的心情,有的時候一個好聞的味道可以讓人沉醉地一聞再聞,像吸毒一樣上癮。小的時候我很愛聞米的味道,喜歡把頭整個埋進米缸、米桶中聞著白米的香氣,那時心裡還想說為什麼市面上都沒有賣米味道的東西,如果有的話我一定要買之類的。長大了比較少機會聞到米的味道,不過那個味道一直藏在記憶深處,到現在有時回家還是會打開米櫃聞聞,而反而是在路上常常會聞到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味道,但因為不是持續在聞,所以味道忘記得也特別快,只記得常常聞到超好聞、很想大聞特聞的味道,卻無法形容出是怎樣的一個味道了。
(貼完這篇大家會不會覺得我是變態呢,真糟糕)
圖片來源
2008年1月7日 星期一
帽子化台灣
以前的文章曾經說過,華人世界的科舉文化持續影響著現代社會,帶來的缺點就是過於重視學歷背景,大家都為了考試而考試、而非為了學習成長而考試,造成所培養出來的「高學歷」人才不見得在其領域是有相對應的高能力,而單純只是在其領域有考試能力的,一個人的專業不是來自最重要的興趣,是當下社會看起最賺錢的行業,人們沒有主動的活力、沒有熱誠,生產力、創造力相對低落,在這個冷冰冰的都市叢林中,過於強調考試至上的文化更會帶來許多文明的心理疾病,人們對自己的工作沒有熱情,生活沒有重心,心理疾病越來越多、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嚴重。而在現在這個網路發達、資訊爆炸的時候,漸漸地,這個現象會越來越矛盾,常可以發現學歷越來越不代表實力,而真正的實力判別更是沒辦法只靠學歷即可了解。
這篇文章名稱為帽子化台灣其實有兩個比較想要探討的重點,在意象上都跟帽子有相當大的關係,首先要談的就是一種蓋大帽子的問題解決模式。
長期以來常常不論在生活週遭或是在新聞上,都可以看到這樣子的大帽子模式,當有兩個不同的意見在討論時,通常其中一方就會給另外一方扣上一個大帽子,而這個帽子通常是個反面的帽子,然後給帽子的一方再根據這個大帽子,來否定對方所有的言論。最常看到的例子就是會有一種話語出現:「那個人自己都怎麼樣怎麼樣,他說的話最好是有理啦。」,也就是說,通常判斷一個人的話語有沒有道理,不是依照話語內容,而是先入為主判斷一些其他的事情。其實在這種情形下很多事情都變得沒有討論空間,或是就失去了機會把事情做更好,其實是很可惜的。或許在某些狀況下,的確這個人是有些問題存在,但不代表這樣的人說出來的話就沒有聽的價值,而只是說可能自己在聽的同時,要知道這個人的立場跟想法,另外特別地去注意是否有因為這些預設立場而所做出的推論跟意見,造成較為沒有參考價值的內容,才決定這個人的意見值不值得參考,而不是一開始就因為他的立場跟你不同,就全盤否定對方的想法跟建議。
另外一個帽子文化,跟上面那種愛蓋人家大帽子的行為又不大一樣,但也是大帽子的一種。就是台灣人很愛看著人家戴著大帽子來講話,說白話一點,就是說台灣人很喜歡掛一些有的沒的頭銜,然後根據這些頭銜來判斷他講的話有沒有道理、是不是有說服力。也就是說,在台灣,很多的時候,大家會看你年紀輕輕、沒幾根鬍子,或是你沒有什麼顯赫的背景,就比較不會注意你的發言(其實我也不大確定國外這種狀況嚴重不嚴重),所以在某些情況下,年輕人要出頭變得會有比較多的努力要做、必須克服比較多的難關,即使這個傢伙可能是很有一些想法的。記得有一個比較印象深刻的案例,不知道是哪個知名的部落客要上電視台,亮相之前節目的執行製作才臨時問他,說是否能夠提供一個漂亮的職稱,例如某某顧問、某某老師之類的,這樣才能說服觀眾。
這種例子很明顯的表現出台灣人在文化上的某些盲點所在,而這樣的盲點其實在於對事情的處理或判斷上,應該容易造成誤判或失去某些絕佳機會的結果,我想,很多事情不是單純地就能得到答案、或是簡單的就能判斷結果,如果沒有投入一些資源或付出一些心力,從表象上或是簡單資訊中就下定論,很容易就沒辦法好好掌握一個應得的機會的。
圖片來源。
這篇文章名稱為帽子化台灣其實有兩個比較想要探討的重點,在意象上都跟帽子有相當大的關係,首先要談的就是一種蓋大帽子的問題解決模式。
長期以來常常不論在生活週遭或是在新聞上,都可以看到這樣子的大帽子模式,當有兩個不同的意見在討論時,通常其中一方就會給另外一方扣上一個大帽子,而這個帽子通常是個反面的帽子,然後給帽子的一方再根據這個大帽子,來否定對方所有的言論。最常看到的例子就是會有一種話語出現:「那個人自己都怎麼樣怎麼樣,他說的話最好是有理啦。」,也就是說,通常判斷一個人的話語有沒有道理,不是依照話語內容,而是先入為主判斷一些其他的事情。其實在這種情形下很多事情都變得沒有討論空間,或是就失去了機會把事情做更好,其實是很可惜的。或許在某些狀況下,的確這個人是有些問題存在,但不代表這樣的人說出來的話就沒有聽的價值,而只是說可能自己在聽的同時,要知道這個人的立場跟想法,另外特別地去注意是否有因為這些預設立場而所做出的推論跟意見,造成較為沒有參考價值的內容,才決定這個人的意見值不值得參考,而不是一開始就因為他的立場跟你不同,就全盤否定對方的想法跟建議。
另外一個帽子文化,跟上面那種愛蓋人家大帽子的行為又不大一樣,但也是大帽子的一種。就是台灣人很愛看著人家戴著大帽子來講話,說白話一點,就是說台灣人很喜歡掛一些有的沒的頭銜,然後根據這些頭銜來判斷他講的話有沒有道理、是不是有說服力。也就是說,在台灣,很多的時候,大家會看你年紀輕輕、沒幾根鬍子,或是你沒有什麼顯赫的背景,就比較不會注意你的發言(其實我也不大確定國外這種狀況嚴重不嚴重),所以在某些情況下,年輕人要出頭變得會有比較多的努力要做、必須克服比較多的難關,即使這個傢伙可能是很有一些想法的。記得有一個比較印象深刻的案例,不知道是哪個知名的部落客要上電視台,亮相之前節目的執行製作才臨時問他,說是否能夠提供一個漂亮的職稱,例如某某顧問、某某老師之類的,這樣才能說服觀眾。
這種例子很明顯的表現出台灣人在文化上的某些盲點所在,而這樣的盲點其實在於對事情的處理或判斷上,應該容易造成誤判或失去某些絕佳機會的結果,我想,很多事情不是單純地就能得到答案、或是簡單的就能判斷結果,如果沒有投入一些資源或付出一些心力,從表象上或是簡單資訊中就下定論,很容易就沒辦法好好掌握一個應得的機會的。
圖片來源。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