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

資訊、知識、思想、社會關懷


首先引用王丹在自由時報所發表之「給青年一代的第二封信」當中所述:

**************************************
王丹:從知識到知識份子

一個人從掌握知識到成為知識分子,之間其實有很漫長的道路,需要很多的努力。這樣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做為一個學生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任務就是廣泛吸收資訊,增加自己的資訊數量,做為未來發展的一個必要基礎。但是正如我上封信中所說的,我認為僅僅是資訊並不就是知識,沒有經過思考的資訊,往往積累愈多,反倒影響判斷力的形成,因此,我們要進入第二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就是做為學者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資訊經過整合,形成系統性的知識,我們對於撲面而來的大量資訊已經知道有所選擇,也了解了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哪些是沒有必要去掌握的。

第三個階段的任務,就是要把知識變成思想。達成這個目標,需要很多的修養,已經不是大部分學者可以達到的了,因為它要求的已經不僅僅是學習能力,而是人的內在素質。漢娜.阿倫特說過:「與思想聯繫在一起的不是求知,而是為人的方式。」

第四個階段,就是一個具備了資訊、知識和思想的人,他一定要有社會關懷,對正義有不迴避的堅持,對他人有深刻的同情。他的知識和思想,一定圍繞著與現實人類社會的重大問題有關的核心組織與開展。
**************************************

當時父親轉交這篇文章給我閱讀的時候我著實受到了相當程度的震撼,王丹於文中所提及的四個階段,跟我平常在心裡想的基本模型不謀而合,第四階段比較特殊,或許有人覺得有道理、有人認為不是這樣,但是至少前三段的過程演進,我覺得是相當有其根據的,也剛好因為最近仍持續接觸數位學習相關領域,對於學習這塊還是有許多的興趣,想要探究一些人類學習行為或是學習歷程相關的知識,看完這篇文章後,映證我自己的學習感受和與人相處的經驗上,也在許多地方發現很多體認。

這篇文章整個重點在於四個階段的演進:資訊、知識、思想、社會關懷,四個步驟的知識份子演化過程。一開始的資訊擷取很容易懂,如同王丹所講的,從開始當學生的時代即開始,單純的接受老師單一方向的資訊傳遞,除了學前家庭的環境價值觀教育之外,人、這個空瓶子開始裝入東西,而這樣的一個階段,通常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反正就是一直記、持續地去吸收一些純粹的資訊,那些標準、已驗證、絕對的各項資訊,例如數學中的加減乘除、數量,語言、寫字,自然定理、地心引力…這些萬古不變的資訊,而這個階段通常也是最輕鬆、門檻最低的,按照這個階段的需求,大概所有人都幾乎比較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很容易就吸收進去,然後表現出來也都不會太差。

資訊累積到了一定程度,變得開始進入第二個階段,需要篩選需求資訊了的一個階段,有點像是到了高中時期,如果還是有著通識教育的模式,全科學習,也就是說如果還是每一科都要深入研讀,大腦的能力變得開始稍微不夠用了,(當然這邊提的是把極端狀況屏除於外,也就是天才或是腦力有問題的狀況),必須開始篩選所需要的知識,大概也因為如此,才會有分成不同類組的產生,對理工方面比較有興趣的就選擇自然組,對社會人文較為有興趣的則選擇社會組。除了學校以外,同樣地在網路上也有類似的情形在發生,資訊爆炸的時代,配合Web 2.0精神的發揚進而影響傳播速度的加速,透過網際網路,各式各樣的資訊在全球各地「流竄」、「閱讀」、「吸收」、「再傳播」,如此大量的資訊源讓人們不可能將所有的資訊都塞入腦中,也因此,人會根據自我本身需求,例如工作、求學、生活等方面的狀況,來決定所吸收的資訊,哪些該轉變成知識,存在所謂的長時記憶區中,而哪些是不需要的,單純閱讀之後就拋棄,也因此,之前也有人提出如何在爆炸的資訊量中提煉、選擇自己需要的知識的方法論。

變成知識後通常會有一個現象,就是記得起來,也會講,但卻是膚淺的只是把人家的話或是文章,遇到同樣的案例,再同樣舉出來而已,有時不見得是深刻體認而瞭解的一些知識,在新聞媒體上常常會有這樣的例子發生,評論者口沫橫飛的評論許多事情,舉出很多名言錦句,但有時深思過後,才發現不見得是那麼貼切、甚至搞錯方向,隔行如隔山這句話也有種類似的味道,不同領域的人們,比較沒有這麼輕易地,能夠去深切體認那個專有領域的某些特定知識與經驗,(不免也讓人「由衷」佩服某些評論者可以跨行業的去判斷是非對錯與他人想法)。到了這樣一個階段,進入到目前我的體認中比較難的階段,以兩個字來形容,就是「內化」階段,這些知識儲存在大腦裡面,隨時隨地都可以提取拿出來使用,但是沒辦法去形成自我的「主義」,也就是人本身的一生中、生命裡,所奉行不悖的「圭臬」,這樣的一個過程是複雜且需要時間的,當在生命的進程中,逐漸體會、了解、經歷許許多多不同的事件,在這樣經驗的嘗試體認中,才真正地去映證了某些知識的實質內涵。

舉個我最近的例子來說,直到最近開始比較研究產業、技術相關性,然後開始接觸工作時,我才真正很實際的體認到Amara’s Law:「We tend to overestimate the effect of a technology in the short run and underestimate the effect in the long run.」這句話的貼切性,也才真正的打從心底佩服這樣一個人,能夠如此貼切地以一句話形容這樣的一個產業現狀。所以,我們真的必須認真地去尊敬那些在自己領域行業中有所成就之人,或是技術高超、經驗豐富的人,或許他們有的時候不見得能夠很確切的將他腦中的知識透過言語傳達給你知道,但是很多的經驗跟能力,就如同上段所述,已經內化成他身體的一部分,已經變成他自己的資產,而這些,就是常常聽到的know how,有時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有種進步到「智慧」的領域了。資訊、知識的大量成長與傳遞迅速,也變相地推動了讓人類的分工變成如此細密的催化劑。

最後一個階段是比較值得討論的,真正的知識份子是否要做到所謂的社會關懷我相信是見仁見智的,這可能是王丹個人的「主義」,但就我的觀點來說,我也相當贊成這樣的一個論點,在繁複困難的知識份子成長過程裡,一個人已經成功的到達了某種領域,這樣領域之下,通常這麼一個人是會比較有能力去影響其他人事物的,有這樣認知的人,通常在行為上、工作上、學業上、人際關係上…許多的人生面向中,通常都可以處理得不錯,而這樣的結果也應該會造成他的社經地位(?!有點難聽)較其他人高些,資源豐富的同時,對於這個社會、人群,如果能夠擁有崇高的社會關懷想法,了解到許多的人,不見得能夠享受他能享受的生活、體驗他所體驗的快樂,反而是為了生命在掙扎、在揮汗,然後能運用其影響力,不論是從教育中、從權力上、從物質上,多所著力,這個人類社會,才會往更好的地方走,更有幸福的感覺與味道。(人性惡劣的一面應該也可以列入討論,容後再說吧)

2007年11月14日 星期三

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之我見


最近開始研究行動學習相關的應用情境跟需求,所以開始研讀了一些資料,不論是從硬體的發展趨勢來看,或是以軟體上的開發狀況切入,又另外在考量了人(學習者)的使用習慣看來,都各有一些不同的發展狀況,而在這些資訊的了解中,大概對行動學習這個議題漸漸比較有些概念,大概分享如下。
以剛剛所提到的三點來評估整備度:
1. 硬體發展趨勢
2. 軟體發展狀況
3. 學習者使用習慣

大概剛好是從高到低的三個方面,也就是說目前行動學習整備度最高的應該就是硬體相關狀況,而且剛好在台灣硬體產業蓬勃的發展之下,站在硬體方面的角度來看,台灣在這個部份是相當有其優勢存在的,目前世界上較為先進的相關應用如:WiMax、WiFi、3G…等通訊硬體技術研發,台灣在世界分工上都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之地,不過在整體環境的硬體整備度上倒是不見得有國外先進國家做的完善,也代表台灣現在開始準備進入另類的M型社會(Mobility),甚至是進一步的U型社會(Ubiquitous)是相當必需的工作。不過也因為台灣的硬體研發環境優勢,加上目前各項行動載具的大量生產與突破革新,如:iphone觸碰式螢幕的創新手機、各項寬頻上網的技術與規格問世、手機節電技術發展越來越好等,行動硬體相關的研發可謂相當的成熟與完整。

就軟體面來說,則是由於漸漸大螢幕手機的誕生,配合硬體的高效能,新版本的Windows Mobile 6.0平台上市,綜合以上相關配合,很多原本在個人電腦上面才能運算執行的軟體程式也逐漸可以移植至手機上面,閱讀的模式也對使用者較為輕鬆,不會再只能盯著小螢幕看著窄窄少少的文字或是圖片,但用行動學習領域的角度來看,軟體相關的發展還是必須配合使用者的使用情境才能做研發,而現在行動學習的發展狀況來看,目前還是沒有什麼特殊的運用情境在世界上發展,大多仍是使用ipod下載用聽的教材做練習,也有看到國外的廠商做行動學習的員工訓練,不過使用的是比較偏重像是PDA或是SmartPhone功能比較強大的載具。

反而是在使用者習慣上,行動學習目前並沒有標準的應用情境或是模型出來,國內各家廠商都想在手機上開發一些相關的學習應用,來敲開行動學習的市場,但是都有點散彈打鳥,盲目的開槍的味道,久而久之有點陷入了為了行動而行動的開發學習模式,忘了真正的學習應該是使用者為中心,行動學習四個字的重點應該是在後面兩個字,而非前面兩個字。但雖然知道重點為學習,使用手機的重點應該是能夠幫助學習者在學習行為或是學習模式上能有所突破跟助益,學習者為中心的最高指導原則應該還是不會改變的,但以國內各數位學習相關業者的規模與能力,在這方面較無研發產能。

另外還要考量的一個重點是台灣的在地性(Localization),台灣國內與外國的手機使用文化不盡相同,從美國黑苺機(Blackberry)的盛行可見一斑,國外的手機使用上可以比較不在乎大小問題,但我想這應該還是跟人的習性有關,應該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小手機,但以人口總數來看,從國外這麼多使用手機的人數中,只要有一小部分的人能夠接受大螢幕大尺寸的手機,在整個市場的規模上來說就還蠻大的,而在大螢幕手機上,要實現某些學習性的學習模式會較為簡單,例如透過大螢幕來閱讀相關的文件或學習資源就變得比較沒這麼吃力。相對於台灣國內市場,雖然手機的普及率有這麼高,但能接受大尺寸手機的人口比例相對較少,而這樣的比例規模仍不足以養起行動學習相關的市場,這就是整個文化性與國外比較不同的地方。也因此,若要移植國外的成功經驗來台,並不完全重點在於是否有可用的學習模式,更要看看在地化的文化習慣等因素之配合,透過某種程度的轉換,才是個能夠符合台灣市場需求的一個產品或解決方案。

就我的角度來看,從台灣這樣一個手機使用文化來說,或許我有以下幾個考量點,首先先去考量,我們要將手機視為一個輸入(Input)或是輸出(Output)的裝置?通常數位學習廠商會直覺式的,去思考說,如果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在公車上、火車上、計程車上,由於有那麼多零碎的時間,如果能夠透過手機播放一些教材片段,讓人可以觀看手機而學習,不是很好?這樣的意思也就是說,他們把手機視為一種輸出裝置,但是這樣會遇到一些剛剛稍微有點提到的限制(constrain),例如說:手機螢幕的大小、不友善的輸入法、硬體效能較低、作業系統環境不同、教材標準與手機規格不相容…等相關的問題,反而造成學習者的痛苦與門檻,不利於學習本身之成效發展,所以除非克服那些問題,否則這些模式不大可能有機會推得起來。

因此,反向地思考,我覺得是不是有機會把手機視為另外一種輸入的裝置,也就是不把手機當作閱讀之工具,反而是考量其他的方向:第一,手機可否視其為一個發號司令之裝置(Command Center),透過手機的便利性,在生活中遇到任何相關問題或是需求時,透過手機做紀錄,讓這些學習需求能夠累積,而真正的學習行為則是回到家裡、去到學校後,才透過某些模式把剛剛那些紀錄提取出來,進一步地運用傳統的學習法或是搭配數位學習來達到某種功效,而不是將學習過程那段直接放在手機那邊。第二,把手機視為一個環境感知器(Context Aware),由於手機的形影不離、便於攜帶,手機隨時隨地都跟你這個人黏在一起,而現在衛星定位與環境感知的各項技術又相當成熟,透過這樣的一個關係,是否能夠紀錄某些學習環境或是地點之資訊,然後再透過某些分析或是模式,把這些紀錄轉換成有價值的學習資源或是對學習者有幫助的資訊。第三,把手機視為學習紀錄儲存器(Learning Log Recorder),這跟第二點其實有點類似,透過手機來達到紀錄相關學習行為的裝置,運用手機現在上面能夠錄音、照相、錄影等相關功能,來做學習,並將學習紀錄傳回伺服器端,在正式的學習之前或之後,做前置的學習,把素材做蒐集,然後再執行真正重點的學習動作。

上面這些思考的重點在於,手機的學習行為並不是整個學習歷程的重點部份,而是站在「輔助」的角色,讓整個學習過程更完備,而非要取代整個學習的重點,相信這應該是數位學習業者常常看不出來的盲點,若能突破這些思維,或許能夠發展出另一套創新的行動學習混成式學習模式。

2007年11月13日 星期二

超可愛監獄兔寶寶

監獄兔寶寶官方網站連結



日本的動畫製作真的達到一個很神奇的境界,從學長的BBS版上看到這樣一個監獄兔寶寶的動畫,沒想到已經出了不少集數,更令人佩服的,是能夠靠單純的這樣一個情境也可以發展出這麼多好笑的故事出來,而且動畫內容相當精緻,再次看出日本人認真、實在的工作態度,真不簡單,分享給大家。

監獄兔寶寶短篇電影,超可愛的,每個故事都有其笑點,扭來扭去的主角普京還有惡狠狠的紅兔老大,加上搞笑的監獄門,以及其他許多的小配角,真的很令人莞爾,目前有二十三集了,還挺多的呢。
短篇電影完整收錄,官方網站好像有些電影沒有開放給別人看,這個網址是比較完整的,但也只有二十集,並不是所有的都有。
監獄兔寶寶的小遊戲,其實就是打字遊戲,由右打到左,還蠻難的呢。

感情濃湯

人類的情感、生活、關係、環境、人際...許許多多的面向,都相當地複雜,也因為這樣,所以即使你看再多的偉人傳記,也不見得會變成偉人;看再多的企業成功案例,經營公司也不一定就能成功;看再多的感情故事,身陷愛情時也很難能夠面面俱到。每個人的不同性格與內涵,加上複雜的人際網絡關係,更造就出幾何倍數的複雜性,構成這全球的人類社會,如此一來,很難歸類出一套固定的成功法則,但也因為如此,才造就人生的不可確定性,讓人的生命不會太單調、太一般,每個人都可以過出一個自我特色性很高的生命。

許多的心情感受,有時候用生活上的經驗來比喻,會有蠻貼切的情形,有時也因為這樣,更容易去理解,最近的生命中,比較深刻的感受是,人際、生活、情感的經營,就像煮一鍋濃湯一般,有著類似的感覺。

當你跟親人、朋友、情人開始建立起之間的一段關係時,就開始了這鍋湯的熬煮,兩個人都各有各的口味與愛好,互相為這鍋湯持續加入各式各樣不同的調味料,不論是在過程中一起吃頓飯,一起出去走走,一起聊聊天,一起分享某些事情等...,都在在為了這鍋湯添加了一些味道進去。這鍋湯會根據兩個人的習慣來影響增加味道的速度,某個人快速了加了很多的調味料下去,另外一個人沒辦法跟得上,一下子這鍋湯對另外一個人來說太濃了、味道太嗆了,這段感情可能就這樣停止在此,或是這個人再努力地添入一些清水,將調味空間再放大一些。

而又或許,兩個人慢火溫燉地煮著湯,味道香濃,裡面放了許許多多的酸、甜、苦、辣,這鍋特殊的湯也逐漸形成符合兩個人口味的一鍋世上獨一無二之湯。順利的話,或許這鍋湯可以一直煮下去直到人生盡頭;但若中途有人感覺到這鍋湯的口味慢慢習慣了,認為沒有想要持續煮湯的心情已浮現,或是覺得湯中的某股味道開始越來越不喜歡,那股味道的感覺越來越重,本來沒有這麼強烈的感覺,卻在腦中不斷地放大那個味道,每次喝湯都覺得那個討厭的味道越來越重,都會影響這段關係的持續建立。發生這樣的狀況,其中一方可以選擇不煮了,直接放棄這鍋湯,另起爐灶。或是想要加入其他的調味料,丟了一些其他平常不會加入的食材進去,如此一來當然會有許多種可能,可能會加速這鍋湯變得越來越糟的速度,味道變得不可控制,當然也有可能讓湯有了另外一種新口味,一鍋兩個人都喜歡的口味。

每個人在人生中,相信都常常跟別人一起煮著一鍋希望他能持續美味的濃湯,時間的長短似乎變得不見得是最重要的,好不好喝?適不適合兩個人?或許才是真正重要的地方,一鍋大家都覺得的好湯,不見得適合兩個人的口味,一鍋大家都不認為的臭湯,不一定就是這兩個人之間最愛的味道,口味的價值觀,旁人給的意見參考成分居多,如何熬出一鍋所謂的好湯,就看大家人生火侯的拿捏、調味料的豐富性、食材的多寡、手法的高明低下、還有這個與你一起熬湯的傢伙,是不是有著跟你一樣的味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