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2.0 = User driving forces

這是上週六發生的事情...想了想要貼什麼圖,覺得...這是代溝的問題,趨勢持續發展的同時,世代鴻溝的間距也越來越短,從早期的十年、二十年,到現在的三年五年,來貼個 GAP 吧...

我發現「不服氣」跟「生氣」這些情緒是促使我努力寫部落格文章的關鍵因素之一,早上參加了一場科技與教育對話的研討會,在會中聽了不少教授、老師、廠商的想法,從各個觀點去闡述對於「科技化教學」或「資訊化教學」領域的立場,從教學面的成效性問題、教育的經濟產業議題、教育模式的轉變、到科技設備在教育上扮演的新角色等…,收穫很豐富、也了解了許多從不同的專家觀點來看這件事情上的心得。

就目前的趨勢而言,除了很早以前就提及的新學習模式的轉變,例如:Web 2.0對教育面的影響,造就在網路上學習新的模式像是分享(sharing)、共創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t)、長尾效應(Long tail)等,大概在我部落格很早很早以前的文章就已經提過,這大致上大家都是同意這樣的發展狀況。(不過以往的比較強調網路上的學習行為,也就是一脈相傳從e-Learning的角度來看2.0這件事情,所以比較偏重研究於Learning 2.0網路相關方面的應用)

但就現在比較多在討論的想法上,開始漸漸把教育視為重要的「經濟」議題,並不是從產業的角度來看,而是從國家競爭力的角度來研究,且從這樣的經濟議題去延伸更強調所謂的「產能」(productivity)。


從新的美國教育白皮書計畫(NETP 2010,National Education Technology Plan 2010)這份資料中提及,未來將培養學生更高層次的能力如創新、問題解決、協同合作…的方法,將搭配革命性(revolutionary)的教育型態、方式(process)的改變。例如說:現在大多世界各國的教育體制都有比較制式的步驟,以台灣為例就是小學六年、中學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等,但這樣的狀況是死板板的,也就是說今天對於多樣化發展的小朋友來說,這樣規定的死死的階段真的是正面的嗎?

所以,未來在新的教育情境上,可能會發生班級上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教學進度,在NETP 2010中,收斂出來更強調學生的異同性(differentiation)、個別性(individualization)以及個人性(personalization),根據這些不同的向度,給予貼切、適合、符合學生需求與未來發展目標的課程發展規劃、以及評量模式。

但這篇想要講的重點不在上面那篇(不過NETP 2010真的說了很多不錯的觀念,或許有寫心得想法的時候再分享),這篇被氣到主要想講的重點在於:「學生的需求跟動機」。

什麼意思呢?其實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在今天的研討會中有位先進分享了幾個很明確的調查結果,第一:學生整個生活的時間花在遊戲、遊樂上佔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在學習上只有百分之十;第二:學生對於未來,絕大多數學生還是會擔心就業、踏入社會的問題;第三:學生絕大多數了解未來的競爭來自於全球、而不單只是於台灣或中國;第四:多數學生對於學校所提供的教學、課程仍不太具有信心。

從以上幾個調查數據可以很明確的發現,學生其實是有在想事情的,是有在注意現實狀況的,不是只有完全的玩樂主義、享樂主義至上的想法,也就是說,目前這些教授、專家、廠商、業者、政府…所提出的教育解決方案,除了完全無法達到我們希望達到的成效(高層次能力)之外,更嚴重的是學生在教室中根本無法很明確地體現所謂的學習動機(incentive/motivation)。學生不愛上課,慘一點的就是翹課(所以學生認為不上不會影響未來的發展),好一點的去上了,帶了筆記型電腦然後都不會看老師,自己埋頭做自己的事情。

我們從2.0的角度來觀察,它的最大威力在哪?威力不在於那些可見的結果,我覺得威力是在於最根本的「主動性(active)議題」,意思是說,人們會去努力、拼命地使用這些工具,重點是在於它夠有吸引力。

在科技化教學上我們一起強調每個人的參與度/融入程度(engagement),但是最根本的吸引力在哪?如果這個根本問題沒有解決,如何讓學生們融入我們開發的教學過程、模式當中?

因此現在趨勢在闡述所謂的產能(productivity)這件事情上並沒有錯,但我認為在教育上這件事情是個終極目標,在這個步驟的前一步,還有更重要的參與度問題亟需解決。目前大家都在想,怎麼樣新的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可以提高產能,可以提高成效,提高的成效如何評量,新的成效又是注重高層次能力的成效,而高層次能力的成效又該怎麼評量…等,這些我認為應該必須搭配所謂的主動學習(Active Learning)這件事情來進行才有機會。

今天在與教授、專家們分享心得的同時,就有教授說:「你點出重要的問題,這些我們都知道,大家想要交友所以很願意上Facebook、很主動的用,但是學習這件事情不有趣,*&^@$!#%&^$~,今天沒辦法跟你談...」,四五句話就打斷了這個可能的討論、我小小的分享(雖然可能真的沒什麼?),還有我的心情(氣)。

我必須很不客氣的說,這些所謂的專家、教授如果看到一個年輕面孔、或是小朋友上台說話、分享,然後就覺得應該沒什麼好聽的、好學習的,或是聽沒幾句就打斷,然後或許因為自己是專家所以姿態放很高的認為應該沒什麼的話,我只能很嚴重的覺得「你們不知檢討、倚老賣老、自我感覺良好」,更遑論這種心態可以想出什麼了不起的解決方案來,這是我的心得與想法。

2.0的時代每個人都是專家,專家的領域、規模、範圍都不甚相同,年輕一輩的思維邏輯比你快、比你清楚、比你豐富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年紀與經驗漸漸不代表一切,更慘的是,如果連Facebook、Twitter、Youtube、Delicious、Plurk、MSN…平常都沒在用的,要說能多貼近2.0、多了解趨勢,我認為都只是半桶水。

「教育真正的使用者是誰?不是老師!而是學生!」,想很多的法子如果沒有顧及到學生主動學習(Active Learning)的重點,應該非常難以成功。更退一步想,先不論年輕人說的話對不對、重不重要,一個「叫獸」如果給人的感覺就是高高在上、堂堂了不起、經驗豐富,然後讓年輕人感覺自己不受尊重、好像自己都是錯的,這樣的互動狀況,新時代的學生,能認同嗎?能買單嗎?還是你覺得這是年輕人不受教?哈哈。(還真的很有自我感覺良好的意味在)

總之,在2.0的時代趨勢裡面,從Learning 2.0比較從自學的角度、從網路學習、網路應用的角度來思考解決方案,開始漸漸轉變到從教育現場、教學即時的支援、模式轉變的角度來思考,要稱為Education 2.0或Teaching 2.0都行,第一步我認為還是要解決學生主動性的問題,讓學生參與度提升不是只有遊戲性的有趣、快樂,只是甜甜糖衣(也是某某教授說的)、而無成效性。

更何況,我認為積極主動不完全等於有趣,有趣只是其中一種動機,也有很多人用2.0的工具不是因為有趣、不是因為要交友,而是有其他的驅動力,怎麼從這些誘因著手並與教學/學習做連結,這是最難的、但也是最根本核心的問題,接下來才去強調怎麼提升成效、怎麼評斷、怎麼修正到最好,你不是專家、教授、很有經驗、很有理論嗎?這些是你可以有機會比我更容易想得出來的吧!只覺得誘因只是交友、有趣,跟學習矛盾?

今日心情:氣氣氣氣氣(五個氣),氣死我了,我都不敢對我年紀小很多的人自認多了不起、多專家了,你是多了不起…,真的再講一次,華人文化「人」的因素太重(還是東西都一樣?或許還是有程度上的差異,但可能真的都有),現場讓我不能很直接的就跟那位教授說出這樣他聽了一定很刺耳的心聲、還要回來用部落格抒發,真的無法完全就事論事,負面的因子拖累進步與發展的速度,唉唉。(不過畢竟是人,如果是我或許也會覺得刺耳,會不會因為這樣而在心裡扣這個頂撞我的人的分、或是之後某個場合伺機報復,或許也會吧,真可怕的價值觀跟文化框框,希望我以後老了不會這樣!切記切記!這是我持續進步的動力!不要倚老賣老,接受新觀點、新趨勢、新想法、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