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0日 星期四

學習三階段:訓練(Training)、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成效支援(Performance Support)

承襲前篇,或許從知識的轉變過程中,回到這些最原始的資訊知識的分析,了解人們吸收知識的情形,才能更清楚的釐清未來我們開發教育相關的系統、研究創新學習的模式、了解學生未來真正的需求等面向,才能最切實地命中真正重要的關鍵因素,找出需求、了解問題。而這篇則是更清楚地做了這樣的闡述,經過看了前不久舉行的ASTD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Exposition研討會中,其中星期天的一場演講:「Beyond E-Learning」(副標為:「New Approaches to Managing and Deliver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後,對所謂新一代的學習(或稱Learning 2.0),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跟認知。

本場演講的題目是Beyond E-Learning,講者是知名的數位學習領域專家:Marc J. Rosenberg博士,長度共有七十一分鐘左右,而投影片則可以從之前陳主任所分享的網站中可以下載得到,我建議大家都可以去下載來看看,相信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啟發與思考。


我覺得在這場演講中有許多的概念跟想法其實都相當地重要,不論是在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的分析、知識管理的重要、課程為中心與知識為中心的想法、Web 2.0對Learning 2.0的影響、早期模式與近代模式的比較…等,很多的概念其實我們在早期討論都有提到,但卻缺乏系統性的統整與分析,讓大家都覺得好像很多概念都對,但怎麼都覺得有點散散的、並不是這麼地有連貫性的味道。

而當中我這邊提出我認為對我來說學習到最多的三個部份:「整體學習與成效系統架構」、「學習三階段」以及「不同階段與程度的學習策略」。

1.整體學習與成效系統架構(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architecture)

整體架構是未來真正的混成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狀況,從最小區塊為各個功能的支援,共有八塊:資訊資源庫(Information Repository)、合作社群(Communities of Practice)、專家與專門知識(Experts and Expertise)、成效支援(Performance Support)、線上訓練(Online Training)、顧問與輔導(Mentoring and Coaching)、模擬與遊戲(Simulation and Games)、教室訓練(Classroom Training)。而這八個小區塊的前三個部份,則構成了所謂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區域;扣除最後三個小區塊則是下一代在數位學習(E-Learning)方面的幾個重點,著重在數位(E)的部份;整個圖上畫了一條垂直些,分成兩邊:左半邊的部份是強調訓練、偏向正式學習(Formal Learning)的部份,也可以說是早期的混成式學習,而右半邊則是強調工作環境上以及比較偏向非正式學習(Informal Learning)的方向。

這張圖最重要的是點出了大環境中從訓練開始,一直到工作上的支援等,做了清楚的分析與各區塊的分類,這樣的一張架構圖讓大家可以知道不同類型的狀況所處的位置,然後可以針對自己本身的需求,去分析規劃看看裡面是不是有缺乏哪個部份?又或是可以補強哪個區塊?讓真正的學習環境有個完備的整體性。雖然這只是作者本身的分析與切割,但是卻相當有說服力地整合了未來發展的一些趨勢如:資源庫、知識管理、社群等概念,並且在圖上找到了其扮演的重要角色。對我來說,這算是比較清楚的釐清了我的想法,還有未來在需求面上更明確的可以做一些定義跟設計。

2.學習三階段:訓練(Training)、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成效支援(Performance Support)

這個表格則是分階段地,對學習的領域在環境或功能的支援上,分成了三個階段性,並做了很多向度的分析與比較,第一個階段是訓練(Training)、第二個階段則是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最後一個階段則是成效支援(Performance Support)。在作者的定義裡面,訓練是最早期的動作,而經過一段時期的訓練後,人們有了些經驗,則是相對的需要知識管理相關的應用,最後則是直接結合成效支援的功能,直接整合支援在工作中,像是Job-aids。

分析這幾個向度,以方式來說,訓練的目標在於教練、指導,目標則是要把某些技能或是知識從專家身上轉移到學習者;而知識管理則是在工作過程中尋找解決方式,然後提供給使用者資源,提升組織學習成效;最後的成效支援則是直接在工作上做結合,輔助提高成效與完成度。而在發生點來看,訓練則是一定是工作之外所做,而知識管理則是小段地在工作上產生暫停,但最後階段則是完全整合於工作中。而從學習的角度來看,訓練的部份是由訓練課程決定學習什麼時候發生,知識管理階段則是使用者決定什麼時候學習(Learning 2.0,Learner centric),最後的階段則是在整個過程中不知不覺發生的學習(內化?)

3.不同階段與程度的學習策略(Multiple levels of mastery require multiple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strategies)

這張圖延續上面那個部份的論調,更精確的把整個狀況從最初的新手,到最後的專家,一路分成了兩個端點的分析。從左邊的新手(Novice)一直往右邊走,變成比較能幹稱職的(Competent),然後變成有經驗的(Experienced),最後變成大師或專家(Master/Expert)。而左手邊給的是推力(Push)、右手邊則給的是拉力(Pull),這兩端代表的應該是學習資源(Content)的驅動力跟方向,早期的新手,是必須我們設定好結構性的學習資源「推」給使用者,而到後期,則是使用者自行決定「拉」出什麼樣的知識跟資訊。而中間則是許多不同的比較與對應,最下方更清楚的描述了一些狀況,從最初的「告訴我怎麼做?」(Show Me How?),一直到最後的「我自己來設計『屬於我』的學習狀況與環境」,相當清楚地解釋了很多我原本的疑惑,也讓我整個對於學習分析,有了更清晰的洞察。

從知識到知識份子 - 資訊、知識、思想、社會關懷

這篇其實是我以前所寫的文章,同樣的是老文重貼,內容或許跟數位學習與Web 2.0等議題看起來比較沒有關係,但這篇主要目的是為了做下一篇文章的伏筆,或許這樣閱讀過後,大家會比較有感覺一些。

首先引用王丹在自由時報所發表之「給青年一代的第二封信」當中所述:

**************************************
王丹:從知識到知識份子

一個人從掌握知識到成為知識分子,之間其實有很漫長的道路,需要很多的努力。這樣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做為一個學生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任務就是廣泛吸收資訊,增加自己的資訊數量,做為未來發展的一個必要基礎。但是正如我上封信中所說的,我認為僅僅是資訊並不就是知識,沒有經過思考的資訊,往往積累愈多,反倒影響判斷力的形成,因此,我們要進入第二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就是做為學者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資訊經過整合,形成系統性的知識,我們對於撲面而來的大量資訊已經知道有所選擇,也了解了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哪些是沒有必要去掌握的。
第三個階段的任務,就是要把知識變成思想。達成這個目標,需要很多的修養,已經不是大部分學者可以達到的了,因為它要求的已經不僅僅是學習能力,而是人的內在素質。漢娜.阿倫特說過:「與思想聯繫在一起的不是求知,而是為人的方式。」
第四個階段,就是一個具備了資訊、知識和思想的人,他一定要有社會關懷,對正義有不迴避的堅持,對他人有深刻的同情。他的知識和思想,一定圍繞著與現實人類社會的重大問題有關的核心組織與開展。
**************************************


當時父親轉交這篇文章給我閱讀的時候我著實受到了相當程度的震撼,王丹於文中所提及的四個階段,跟我平常在心裡想的基本模型不謀而合,第四階段比較特殊,或許有人覺得有道理、有人認為不是這樣,但是至少前三段的過程演進,我覺得是相當有其根據的,也剛好因為最近仍持續接觸數位學習相關領域,對於學習這塊還是有許多的興趣,想要探究一些人類學習行為或是學習歷程相關的知識,看完這篇文章後,映證我自己的學習感受和與人相處的經驗上,也在許多地方發現很多體認。

這篇文章整個重點在於四個階段的演進:資訊、知識、思想、社會關懷,四個步驟的知識份子演化過程。一開始的資訊擷取很容易懂,如同王丹所講的,從開始當學生的時代即開始,單純的接受老師單一方向的資訊傳遞,除了學前家庭的環境價值觀教育之外,人、這個空瓶子開始裝入東西,而這樣的一個階段,通常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反正就是一直記、持續地去吸收一些純粹的資訊,那些標準、已驗證、絕對的各項資訊,例如數學中的加減乘除、數量,語言、寫字,自然定理、地心引力…這些萬古不變的資訊,而這個階段通常也是最輕鬆、門檻最低的,按照這個階段的需求,大概所有人都幾乎比較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很容易就吸收進去,然後表現出來也都不會太差。

資訊累積到了一定程度,變得開始進入第二個階段,需要篩選需求資訊了的一個階段,有點像是到了高中時期,如果還是有著通識教育的模式,全科學習,也就是說如果還是每一科都要深入研讀,大腦的能力變得開始稍微不夠用了,(當然這邊提的是把極端狀況屏除於外,也就是天才或是腦力有問題的狀況),必須開始篩選所需要的知識,大概也因為如此,才會有分成不同類組的產生,對理工方面比較有興趣的就選擇自然組,對社會人文較為有興趣的則選擇社會組。除了學校以外,同樣地在網路上也有類似的情形在發生,資訊爆炸的時代,配合Web 2.0精神的發揚進而影響傳播速度的加速,透過網際網路,各式各樣的資訊在全球各地「流竄」、「閱讀」、「吸收」、「再傳播」,如此大量的資訊源讓人們不可能將所有的資訊都塞入腦中,也因此,人會根據自我本身需求,例如工作、求學、生活等方面的狀況,來決定所吸收的資訊,哪些該轉變成知識,存在所謂的長時記憶區中,而哪些是不需要的,單純閱讀之後就拋棄,也因此,之前也有人提出如何在爆炸的資訊量中提煉、選擇自己需要的知識的方法論。

變成知識後通常會有一個現象,就是記得起來,也會講,但卻是膚淺的只是把人家的話或是文章,遇到同樣的案例,再同樣舉出來而已,有時不見得是深刻體認而瞭解的一些知識,在新聞媒體上常常會有這樣的例子發生,評論者口沫橫飛的評論許多事情,舉出很多名言錦句,但有時深思過後,才發現不見得是那麼貼切、甚至搞錯方向,隔行如隔山這句話也有種類似的味道,不同領域的人們,比較沒有這麼輕易地,能夠去深切體認那個專有領域的某些特定知識與經驗,(不免也讓人「由衷」佩服某些評論者可以跨行業的去判斷是非對錯與他人想法)。到了這樣一個階段,進入到目前我的體認中比較難的階段,以兩個字來形容,就是「內化」階段,這些知識儲存在大腦裡面,隨時隨地都可以提取拿出來使用,但是沒辦法去形成自我的「主義」,也就是人本身的一生中、生命裡,所奉行不悖的「圭臬」,這樣的一個過程是複雜且需要時間的,當在生命的進程中,逐漸體會、了解、經歷許許多多不同的事件,在這樣經驗的嘗試體認中,才真正地去映證了某些知識的實質內涵。

舉個我最近的例子來說,直到最近開始比較研究產業、技術相關性,然後開始接觸工作時,我才真正很實際的體認到Amara’s Law:「We tend to overestimate the effect of a technology in the short run and underestimate the effect in the long run.」這句話的貼切性,也才真正的打從心底佩服這樣一個人,能夠如此貼切地以一句話形容這樣的一個產業現狀。所以,我們真的必須認真地去尊敬那些在自己領域行業中有所成就之人,或是技術高超、經驗豐富的人,或許他們有的時候不見得能夠很確切的將他腦中的知識透過言語傳達給你知道,但是很多的經驗跟能力,就如同上段所述,已經內化成他身體的一部分,已經變成他自己的資產,而這些,就是常常聽到的know how,有時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有種進步到「智慧」的領域了。資訊、知識的大量成長與傳遞迅速,也變相地推動了讓人類的分工變成如此細密的催化劑。

最後一個階段是比較值得討論的,真正的知識份子是否要做到所謂的社會關懷我相信是見仁見智的,這可能是王丹個人的「主義」,但就我的觀點來說,我也相當贊成這樣的一個論點,在繁複困難的知識份子成長過程裡,一個人已經成功的到達了某種領域,這樣領域之下,通常這麼一個人是會比較有能力去影響其他人事物的,有這樣認知的人,通常在行為上、工作上、學業上、人際關係上…許多的人生面向中,通常都可以處理得不錯,而這樣的結果也應該會造成他的社經地位(?!有點難聽)較其他人高些,資源豐富的同時,對於這個社會、人群,如果能夠擁有崇高的社會關懷想法,了解到許多的人,不見得能夠享受他能享受的生活、體驗他所體驗的快樂,反而是為了生命在掙扎、在揮汗,然後能運用其影響力,不論是從教育中、從權力上、從物質上,多所著力,這個人類社會,才會往更好的地方走,更有幸福的感覺與味道。

2008年7月8日 星期二

值得紀念的一刻-Tony Karrer逛到這來了?!

剛剛開會完來看了一下自己的部落格,沒想到在右下角的MyBlogLog的功能區塊上看到了一個數位學習領域鼎鼎大名的部落客兼名人:Tony Karrer!

這個部落客算是美國數位學習領域的名人,常常被邀請至各地演講,他本身是一家數位學習領域公司的CEO兼CTO,自己也經營了一個部落格:「eLearning Technology」,我常常到他的部落格拜讀他的文章,也常常在各處發現他的資訊,像是此次美國ASTD大會他就有被邀請去演講,然後常常可以看到各地引用他的投影片。而我在之前的文章也曾經寫過他的一些分析,從e-Learning 1.0到e-Learning 1.3到e-Learning 2.0的表格、圖等,都相當地精闢且有見地,從他那邊我得到不少相關的概念、成長了許多。

而今天看到他不知怎麼樣地也繞到了我的部落格看看,對我來說算是一個不小的鼓舞吧,一方面證明了自己的研究跟文章或許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被人家找到的,二方面也更證實了整個 Social Network 的 Web 2.0 威力!Tony本身不知道是透過什麼樣的管道找到我的部落格,有可能是透過 Google 的搜尋、也有可能是透過 SlideShare 的搜尋、透過其他人的部落格的連結、透過他網路上朋友的介紹(這個機會比較低,畢竟我的是中文的部落格內容)...,太多太多的可能。但也就是因為今日 Web 2.0 的無遠弗屆的影響力,也才造就這樣的機會,讓世界兩端的人,可以透過網際網路讓彼此連結,甚至進一步做合作,這是早期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甚至也是 Web 1.0 時代做不到的。

呵呵,突然覺得自己有點像追星族,看到這樣一位名人來逛自己的部落格而感到相當地開心,會太膚淺嗎?哈哈。

2008年7月7日 星期一

Life - 中島美嘉(Mika Nakashima)



又是一首覺得很好聽的歌,分享給大家聽聽,光旋律就很療傷系,最近因為同事愛聽日文歌,也分享了不少首給我聽,都很不錯,希望大家聽了也都有充電的感覺喔。:)


中島美嘉-LIFE

そう気づいてたのに 誰もが知らないふりしてた
もうすべて终わって しまえばいいと思ってた
あー 降り止まない 雨の中 何も言わず
そっと 君が差し伸べた その手が勇気としたよ

果たしなく 遠い明日へ 僕たちは 息をきれして向かう
ずっと長い間 生きてきた気がするけれど まだ届かなくて

ねぇ もしも痛みが この胸の奥に みじていても
綺麗なものを 綺麗といえたらいいのに
君はほかの誰かじゃなく 君のままで
迷い続けた記憶を 大事に両手で抱きしめ

目の前に広がる 世界に 意味の ないものは一つもなくて
いまかけらける日々 僕たちは 思い出すだろう 
いつの日にが きっと

心開き 命は歌う ALL LIFE ALL LIFE
生きるために 生きてゆくの ALL LIFE

果たしなく遠い明日へ 僕たちは 息をきれしてを向かう
白い光の中 輝きに道が朝が きっと待ってるから

中譯:
雖然一直注意著,但是誰都假裝不知道
一愜意經結束了吧,結束就好
默默無語站在下個不停的雨裡
你暗暗伸過來的手給我帶來了勇氣

沒有終結的遙遠的未來,我們屏息前往
雖然感覺自己的人生已經歷經了很長,但是還是無法到這

如果傷痛沉滯在胸
美麗的東西就說美麗吧
你就是你,不是別人
那一直迷惑的記憶,用你的雙手鄭重的擁抱

眼前寬廣的世界,任呵東西都是有意義的
現在的每一天,我們一定會記起

打開心扉,用生命歌唱,ALL LIFE ALL LIFE
為了活著而活下去,ALL LIFE

白色的光芒中,閃耀的道路和未來,一定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