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場演講的題目是Beyond E-Learning,講者是知名的數位學習領域專家:Marc J. Rosenberg博士,長度共有七十一分鐘左右,而投影片則可以從之前陳主任所分享的網站中可以下載得到,我建議大家都可以去下載來看看,相信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啟發與思考。
我覺得在這場演講中有許多的概念跟想法其實都相當地重要,不論是在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的分析、知識管理的重要、課程為中心與知識為中心的想法、Web 2.0對Learning 2.0的影響、早期模式與近代模式的比較…等,很多的概念其實我們在早期討論都有提到,但卻缺乏系統性的統整與分析,讓大家都覺得好像很多概念都對,但怎麼都覺得有點散散的、並不是這麼地有連貫性的味道。
而當中我這邊提出我認為對我來說學習到最多的三個部份:「整體學習與成效系統架構」、「學習三階段」以及「不同階段與程度的學習策略」。
1.整體學習與成效系統架構(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architecture)
整體架構是未來真正的混成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狀況,從最小區塊為各個功能的支援,共有八塊:資訊資源庫(Information Repository)、合作社群(Communities of Practice)、專家與專門知識(Experts and Expertise)、成效支援(Performance Support)、線上訓練(Online Training)、顧問與輔導(Mentoring and Coaching)、模擬與遊戲(Simulation and Games)、教室訓練(Classroom Training)。而這八個小區塊的前三個部份,則構成了所謂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的區域;扣除最後三個小區塊則是下一代在數位學習(E-Learning)方面的幾個重點,著重在數位(E)的部份;整個圖上畫了一條垂直些,分成兩邊:左半邊的部份是強調訓練、偏向正式學習(Formal Learning)的部份,也可以說是早期的混成式學習,而右半邊則是強調工作環境上以及比較偏向非正式學習(Informal Learning)的方向。
這張圖最重要的是點出了大環境中從訓練開始,一直到工作上的支援等,做了清楚的分析與各區塊的分類,這樣的一張架構圖讓大家可以知道不同類型的狀況所處的位置,然後可以針對自己本身的需求,去分析規劃看看裡面是不是有缺乏哪個部份?又或是可以補強哪個區塊?讓真正的學習環境有個完備的整體性。雖然這只是作者本身的分析與切割,但是卻相當有說服力地整合了未來發展的一些趨勢如:資源庫、知識管理、社群等概念,並且在圖上找到了其扮演的重要角色。對我來說,這算是比較清楚的釐清了我的想法,還有未來在需求面上更明確的可以做一些定義跟設計。
2.學習三階段:訓練(Training)、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成效支援(Performance Support)
這個表格則是分階段地,對學習的領域在環境或功能的支援上,分成了三個階段性,並做了很多向度的分析與比較,第一個階段是訓練(Training)、第二個階段則是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最後一個階段則是成效支援(Performance Support)。在作者的定義裡面,訓練是最早期的動作,而經過一段時期的訓練後,人們有了些經驗,則是相對的需要知識管理相關的應用,最後則是直接結合成效支援的功能,直接整合支援在工作中,像是Job-aids。
分析這幾個向度,以方式來說,訓練的目標在於教練、指導,目標則是要把某些技能或是知識從專家身上轉移到學習者;而知識管理則是在工作過程中尋找解決方式,然後提供給使用者資源,提升組織學習成效;最後的成效支援則是直接在工作上做結合,輔助提高成效與完成度。而在發生點來看,訓練則是一定是工作之外所做,而知識管理則是小段地在工作上產生暫停,但最後階段則是完全整合於工作中。而從學習的角度來看,訓練的部份是由訓練課程決定學習什麼時候發生,知識管理階段則是使用者決定什麼時候學習(Learning 2.0,Learner centric),最後的階段則是在整個過程中不知不覺發生的學習(內化?)
3.不同階段與程度的學習策略(Multiple levels of mastery require multiple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strategies)
這張圖延續上面那個部份的論調,更精確的把整個狀況從最初的新手,到最後的專家,一路分成了兩個端點的分析。從左邊的新手(Novice)一直往右邊走,變成比較能幹稱職的(Competent),然後變成有經驗的(Experienced),最後變成大師或專家(Master/Expert)。而左手邊給的是推力(Push)、右手邊則給的是拉力(Pull),這兩端代表的應該是學習資源(Content)的驅動力跟方向,早期的新手,是必須我們設定好結構性的學習資源「推」給使用者,而到後期,則是使用者自行決定「拉」出什麼樣的知識跟資訊。而中間則是許多不同的比較與對應,最下方更清楚的描述了一些狀況,從最初的「告訴我怎麼做?」(Show Me How?),一直到最後的「我自己來設計『屬於我』的學習狀況與環境」,相當清楚地解釋了很多我原本的疑惑,也讓我整個對於學習分析,有了更清晰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