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0日 星期四

從知識到知識份子 - 資訊、知識、思想、社會關懷

這篇其實是我以前所寫的文章,同樣的是老文重貼,內容或許跟數位學習與Web 2.0等議題看起來比較沒有關係,但這篇主要目的是為了做下一篇文章的伏筆,或許這樣閱讀過後,大家會比較有感覺一些。

首先引用王丹在自由時報所發表之「給青年一代的第二封信」當中所述:

**************************************
王丹:從知識到知識份子

一個人從掌握知識到成為知識分子,之間其實有很漫長的道路,需要很多的努力。這樣的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做為一個學生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任務就是廣泛吸收資訊,增加自己的資訊數量,做為未來發展的一個必要基礎。但是正如我上封信中所說的,我認為僅僅是資訊並不就是知識,沒有經過思考的資訊,往往積累愈多,反倒影響判斷力的形成,因此,我們要進入第二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就是做為學者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資訊經過整合,形成系統性的知識,我們對於撲面而來的大量資訊已經知道有所選擇,也了解了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哪些是沒有必要去掌握的。
第三個階段的任務,就是要把知識變成思想。達成這個目標,需要很多的修養,已經不是大部分學者可以達到的了,因為它要求的已經不僅僅是學習能力,而是人的內在素質。漢娜.阿倫特說過:「與思想聯繫在一起的不是求知,而是為人的方式。」
第四個階段,就是一個具備了資訊、知識和思想的人,他一定要有社會關懷,對正義有不迴避的堅持,對他人有深刻的同情。他的知識和思想,一定圍繞著與現實人類社會的重大問題有關的核心組織與開展。
**************************************


當時父親轉交這篇文章給我閱讀的時候我著實受到了相當程度的震撼,王丹於文中所提及的四個階段,跟我平常在心裡想的基本模型不謀而合,第四階段比較特殊,或許有人覺得有道理、有人認為不是這樣,但是至少前三段的過程演進,我覺得是相當有其根據的,也剛好因為最近仍持續接觸數位學習相關領域,對於學習這塊還是有許多的興趣,想要探究一些人類學習行為或是學習歷程相關的知識,看完這篇文章後,映證我自己的學習感受和與人相處的經驗上,也在許多地方發現很多體認。

這篇文章整個重點在於四個階段的演進:資訊、知識、思想、社會關懷,四個步驟的知識份子演化過程。一開始的資訊擷取很容易懂,如同王丹所講的,從開始當學生的時代即開始,單純的接受老師單一方向的資訊傳遞,除了學前家庭的環境價值觀教育之外,人、這個空瓶子開始裝入東西,而這樣的一個階段,通常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反正就是一直記、持續地去吸收一些純粹的資訊,那些標準、已驗證、絕對的各項資訊,例如數學中的加減乘除、數量,語言、寫字,自然定理、地心引力…這些萬古不變的資訊,而這個階段通常也是最輕鬆、門檻最低的,按照這個階段的需求,大概所有人都幾乎比較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很容易就吸收進去,然後表現出來也都不會太差。

資訊累積到了一定程度,變得開始進入第二個階段,需要篩選需求資訊了的一個階段,有點像是到了高中時期,如果還是有著通識教育的模式,全科學習,也就是說如果還是每一科都要深入研讀,大腦的能力變得開始稍微不夠用了,(當然這邊提的是把極端狀況屏除於外,也就是天才或是腦力有問題的狀況),必須開始篩選所需要的知識,大概也因為如此,才會有分成不同類組的產生,對理工方面比較有興趣的就選擇自然組,對社會人文較為有興趣的則選擇社會組。除了學校以外,同樣地在網路上也有類似的情形在發生,資訊爆炸的時代,配合Web 2.0精神的發揚進而影響傳播速度的加速,透過網際網路,各式各樣的資訊在全球各地「流竄」、「閱讀」、「吸收」、「再傳播」,如此大量的資訊源讓人們不可能將所有的資訊都塞入腦中,也因此,人會根據自我本身需求,例如工作、求學、生活等方面的狀況,來決定所吸收的資訊,哪些該轉變成知識,存在所謂的長時記憶區中,而哪些是不需要的,單純閱讀之後就拋棄,也因此,之前也有人提出如何在爆炸的資訊量中提煉、選擇自己需要的知識的方法論。

變成知識後通常會有一個現象,就是記得起來,也會講,但卻是膚淺的只是把人家的話或是文章,遇到同樣的案例,再同樣舉出來而已,有時不見得是深刻體認而瞭解的一些知識,在新聞媒體上常常會有這樣的例子發生,評論者口沫橫飛的評論許多事情,舉出很多名言錦句,但有時深思過後,才發現不見得是那麼貼切、甚至搞錯方向,隔行如隔山這句話也有種類似的味道,不同領域的人們,比較沒有這麼輕易地,能夠去深切體認那個專有領域的某些特定知識與經驗,(不免也讓人「由衷」佩服某些評論者可以跨行業的去判斷是非對錯與他人想法)。到了這樣一個階段,進入到目前我的體認中比較難的階段,以兩個字來形容,就是「內化」階段,這些知識儲存在大腦裡面,隨時隨地都可以提取拿出來使用,但是沒辦法去形成自我的「主義」,也就是人本身的一生中、生命裡,所奉行不悖的「圭臬」,這樣的一個過程是複雜且需要時間的,當在生命的進程中,逐漸體會、了解、經歷許許多多不同的事件,在這樣經驗的嘗試體認中,才真正地去映證了某些知識的實質內涵。

舉個我最近的例子來說,直到最近開始比較研究產業、技術相關性,然後開始接觸工作時,我才真正很實際的體認到Amara’s Law:「We tend to overestimate the effect of a technology in the short run and underestimate the effect in the long run.」這句話的貼切性,也才真正的打從心底佩服這樣一個人,能夠如此貼切地以一句話形容這樣的一個產業現狀。所以,我們真的必須認真地去尊敬那些在自己領域行業中有所成就之人,或是技術高超、經驗豐富的人,或許他們有的時候不見得能夠很確切的將他腦中的知識透過言語傳達給你知道,但是很多的經驗跟能力,就如同上段所述,已經內化成他身體的一部分,已經變成他自己的資產,而這些,就是常常聽到的know how,有時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有種進步到「智慧」的領域了。資訊、知識的大量成長與傳遞迅速,也變相地推動了讓人類的分工變成如此細密的催化劑。

最後一個階段是比較值得討論的,真正的知識份子是否要做到所謂的社會關懷我相信是見仁見智的,這可能是王丹個人的「主義」,但就我的觀點來說,我也相當贊成這樣的一個論點,在繁複困難的知識份子成長過程裡,一個人已經成功的到達了某種領域,這樣領域之下,通常這麼一個人是會比較有能力去影響其他人事物的,有這樣認知的人,通常在行為上、工作上、學業上、人際關係上…許多的人生面向中,通常都可以處理得不錯,而這樣的結果也應該會造成他的社經地位(?!有點難聽)較其他人高些,資源豐富的同時,對於這個社會、人群,如果能夠擁有崇高的社會關懷想法,了解到許多的人,不見得能夠享受他能享受的生活、體驗他所體驗的快樂,反而是為了生命在掙扎、在揮汗,然後能運用其影響力,不論是從教育中、從權力上、從物質上,多所著力,這個人類社會,才會往更好的地方走,更有幸福的感覺與味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