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8日 星期三

切切切,小分子比較容易吸收

以前就曾經體會過這樣的感覺,總覺得社會上很多的觀念、應用、價值觀、道理的演進跟革新,慢慢都有點殊途同歸地往類似的型態走,分析其背後的結構跟理論,好像都冥冥之中有著同樣的狀況,而在目前Web 2.0或e-Learning 2.0的發展進程下,也慢慢地有相同的情形。

如果我們把知識(Knowledge)或資訊(Information)這兩種無形性的東西視為類似食物的狀態來觀察,食物的吸收,是經由口腔的咀嚼加上唾液分泌就開始做分解,然後再經過胃部的胃酸消化,到達小腸做主要的吸收,大腸再做剩餘價值的汲取。也就是說整個食物吸收的過程中,最大的食物本身(如:麵包、米飯、水果、蔬菜、豬肉、牛肉)並沒有辦法直接被人體所吸收,而是必須透過層層的程序,讓最大的食物分解成小分子(如:葡萄糖、澱粉、醣類、胺基酸、維生素)的狀況後,才有辦法被各個器官各司其職地吸收進去,然後轉變成對人體有用的能量,促進人體健康、保持活力。

而知識的吸取似乎也很明顯的開始有這樣的狀況,也就是說在現在網際網路發達的狀況底下,網路上擁有著龐大且多元的知識與資訊,而這些知識跟資訊卻暫時沒有經過任何的處理,就像是食物中一堆很大的實體一般(如:麵包、米飯、水果、蔬菜、豬肉、牛肉),若是數位學習(e-Learning)只是單純的抓到這些知識塊或資訊塊,對於每個人來說還是太大,無法吸收。另外,在e-Learning 2.0的發展中,我們也會發現,就現在的各個教師而言,他們最需要的是素材,而不是課程。也就是說,真正需求的是豐富的小元件,而非體積龐大的課程。教師必須根據使用者的需求,或是使用者必須根據本身的需求,選取適合的各個小分子,組合成一個適合自己體質的小分子結構,然後再吃進去,真正地被大腦所吸收。

因此,在這樣的狀況底下,Web 2.0或e-Learning 2.0的發展,也難怪變成真正地回歸到從使用者出發、或使用者中心(Learner Center、User Center)一般,貼近使用者的需求,提供這些小分子(就如同Mash-up的概念中的各個應用小元件、小插件(widget, gadget)),不要預先定義使用者要的是什麼(Web 1.0或Learning 1.0),而是讓使用者自己決定想吃什麼、想吸收什麼,自己用「簡單」、「直覺」、「方便」與「貼近日常生活」的方式,組合出自己想要的「知識的分子結構」,然後使用或食用。

這些這種社會上的現象、應用,好像漸漸有種跟自然界暗合的很多例子,也像是很多人常常會運用一些實際上的自然狀況,來形容一些社會現象一般(生物界中的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就如同商場上的競爭;整個食物鏈的分工,也如同商界上的分工)。而這樣的趨勢也似乎是一種不變的真理,許多的事情到最後都會慢慢萬本歸宗地往同一個方向發展,未來,或許「個人化」這三個字會漸漸發展至極致,以後的生活中,除了每個人的虛擬網際網路應用環境不同以外,每個人的房間完全也會都不同,格局、布置、大小、價格、方位…,而且,隨時可以變換!其實,還挺有趣的。(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