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好因為Google Sites這個網站已經成熟到一定程度,而以這個網站所提供的功能上來說,似乎也是個必然的趨勢,而當然也就被Google這種網際網路拓荒者來做掉了。因此這陣子正想對這個網站做一些初步的介紹,因為有注意到這個網站將會帶來的一些隱隱約約的變革與影響。
而之前四月份的文章曾提及Google所公佈的App Engine計畫,在計畫中特別強調一些Hosting Service將由Google自行免費提供,所造成的衝擊是相當可觀的。而這次想提到的Google Sites則是在軟體面更往前跨了一大步,關於Google Sites的基本介紹有部落客有寫了,我們就發揮Web 2.0精神不再寫一次,請見這個網址、這個網址、教學則見這個網址、這個網址。同樣的思維,在Web 2.0的精神中,有個很清楚的架構:「早期的網站架設能力只掌握在大企業、大公司的手中;而現今的Web 2.0則將這樣的權力下放到個人」。但是,這樣的現象在前陣子仍舊是處於「人人都可以透過一些網站提供的功能,方便的建立『部落格』」的狀態,也就是說,現在的架站其實只是暫時代表每個人都可以輕鬆地建立「部落格」,而不是真正的「網站」。
進一步闡述,其實就是說在建立網站的這個工作上,還是一直都存在著一些技術上的門檻需要學習,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輕鬆愉快地建立自己專屬的網站,而只是暫時處在一個可以建立自我個人專屬文章、心情、心得發送的區域(部落格)而已,即使是在部落格上添入其他網站所提供的功能(Mash-ups),如:RSS Feed、訂閱、瀏覽人次…這些,如果原本系統上沒有提供這些功能,則對於普通沒有程式背景的人來說,仍舊是件痛苦的事情。但也就光只有如此,就已經造成Web 2.0的現象在大肆發酵。而在Google Sites的這個系統上,則是完全地朝著最終極目標走去:「人人都可以建立網站!」,而不只是部落格而已。
顧名思義,Google Sites其實就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平台,讓一般沒有程式底子的使用者,也能夠透過幾道很直覺的設定、文字的編輯、類似Word文件編輯的方式,來規劃設定自己專屬的網站,而此網站還提供了共同編輯者的功能,讓一群人可以輕鬆地利用權限設定的機制,來達到互相整合資訊、編輯環境的功能。而這樣的模式也創造出另外一種使用法:「類維基(Wiki)系統」使用。意思是說,其實利用Google Sites提供的功能,它創造了另類的維基系統使用法,原本許多的維基系統其實有某種程度的門檻,需要學習一些語法或設定,而Google Sites則是由於簡易的共同編輯的功能、輕鬆直覺的設定,變相地可以達到維基的效用,或許在企業內部若對於企業維基有相關的需求同時,Google Site可能是個可以考量的系統。
回歸到主題,其實在Google Sites的目標上,是讓使用者能夠迅速直覺地整合建置網站,不需要學習很艱深困難的程式語言、語法,雖然離專業性的網站仍有相當大的一段距離,無法去符合所有完整的需求(一些IO處理、動態網頁等),但至少已經跨出第一步了。而這樣的應用情境,在數位學習領域又會有什麼樣的衝擊跟影響呢?就我自己的研究領域中,一直都認為彈性化、個人化、簡單易用的這些精神,應該同樣地也可以套用在學習上,想法是,早期LMS的功能是固定的,如知名的Moodle,所支援的功能相當的龐大完整,但對於一般教師來說,其實是某種程度的負擔,或許一般老師想要運用數位學習,但卻不需要如此複雜的功能,也用不到這麼多的功能,在這樣的狀況底下,也讓LMS的市場拓展變得相當不易,除非是相當專業頂尖的課程需求或老師能力,否則鮮少教師會願意多花許多時間去建立相關的數位學習輔助環境。
如圖所示,是否能夠以這樣的情境為目標,讓老師能夠登入系統,而此系統則可提供一些簡易的模組,不需要相當嚴謹,但卻至少可以符合以下的條件需求:
1. 最重要目標:單純、直覺、簡易之操作環境與功能
2. 彈性的功能搭配選擇 (Mash-up)
3. 無限制的社群創建與加入功能 (Group)
4. 詳盡的個人資訊 (Learner-centered)
5. 豐富且免費的課程資源 (Repository)
6. 基礎合作學習功能 (Collaboration)
7. 專家定位網路(Expert Location Net)(之前文章有介紹過)
然後進一步地,讓老師可以根據本身的需求組合個人化的教學環境,符合不同的價值觀背景,雖然不嚴謹,但卻能夠透過一些簡單的變相操作來取代掉LMS複雜且門檻較高的使用模式,在減低老師負擔的同時,也才能真正地將數位學習這樣的市場試著敲開來。
在這樣的背景下,現在Google已經提出了類似的解套方案,但卻是較為General的系統,但站在同樣的角度來看,我們是否能夠提供給老師一個解決方案,是能夠整合教學流程、學生的需求、虛擬教學的環境等狀況,營造一個讓老師不會太難上手,卻能夠有相當幫助的一套系統,讓老師直覺地去建構能夠輔助他教學流程的數位學習功能,讓老師減輕教學負擔,進一步地也相信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