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地先引用Rosenberg的這張表格,這張表格很明確地把學習分成三個不同的階段,而這三個不同的階段其實在學校會發生、在企業內部也同樣會發生,從最左邊的訓練(Training)一直到右端的(Performance Support),剛好就是人在學習某件事情時,會發生的進程,這不份就不再贅述,請參考之前的文章,最近資策會教研所站在這樣的角度與思維來研究,其實發現很多的學習廠商或是研究專家,常常都是把注意力跟焦點放在這張表格的左手邊,也就是傳統訓練的那塊,因為大家已經習慣於那個部份,也發展很久了,所以站在數位的觀點上就會想把數位的優勢來輔助這類型的訓練與情境。
但我們反過來想,在Web 2.0的發展之下,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同樣運用數位科技,來輔助右半段的部份呢?是否可以站在Performance的角度,來發展一些系統、技術,來提高員工在工作時所謂的績效(Performance)、提升效率、增加產出,而這樣的系統,也是某種數位學習,不是嗎?
因此,最近的我們除了辦了兩場新興科技研討會以外,更針對這樣的一個狀況開發了一個對應的系統,我們期望能夠將這樣的系統初步導入企業內部,透過企業內知識工作者的工作環境支援,能夠整合這樣片段性的學習在工作中,主要的目標是提升知識工作者的產出效率,而透過一些Profile的設計,甚至進一步地做到企業內部的社群網絡(Social Network)的建構,而這樣的網絡架構更可以延伸應用去搭配企業內部的需求,達到真正的全面性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lication)效果。
主要的內容請參考我們研討會的投影片,要將當中所有的概念都在這篇文章內講清楚的難度頗高,但重點主要就如同投影片後面的幾張所講到的,那些產業的應用價值、還有結論,希望對大家能有一些幫助。
冠廷你好
回覆刪除前幾周在研討會上聽到你的簡報覺得相當受用,可惜沒有機會多了解你所製作的績效支援系統。
請問有Demo站台可以參考嗎?
您好:
回覆刪除目前此系統持續在增加功能與模組中,
所以暫時沒有展示與試用的網站,
但大致上可能在之後會有一個比較完整的版本,
屆時如果有最新的消息,將會再跟大家公布,
但如果有什麼需要討論或交流的,
則隨時歡迎,我的Mail:ktchen[at]iii.org.tw
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