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年資工系的每個人剛好符合著台灣目前社會的人力資源需求,所以大致上每個人都順利找到工作(除了一些剛退伍的),有幾個甚至當年研究所畢業就直接國防役了(包含我也是),也有不少在知名企業服務的,大家各展本事,開始在這個社會上拓展自己的人生,以前在班上大家各有各的強項,有些人實作能力很強、技術高超、寫程式一級棒又快,有些人人際能力佳、從以前開始就是大家的開心果、在聚會上東繞西串,有些人規劃實力好、統籌事情有條不紊、作風沉穩,…。相信這些特質都沒有改變,每個人進去公司後,或許也會因為這些特質而漸漸走出自己的路,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扮演好一個分工的角色。
人生走到此大約三分之一,但卻是正要大展身手的一個時刻,從學生轉變到社會中堅,未來可能要再進一步地往社會的帶領那端邁進,這些過程似乎是每個人必經的路,但是等到自己面對了、踏入了,那種屬於自己的獨特感也才特別有所感觸,似乎人生做了一個很大的轉變,想起當年大一的第一個生日,我就被丟學校的水池,然後這群人中的好幾個帶著我去宿舍沖熱水(十月天,有點冷了),遞毛巾、衣服、洗髮精、沐浴乳給我,笑著、鬧著的那些大男生的表情仍印象深刻,這些回憶會持續地陪著我,成為重要的一部分,也相信大家都是。

這次的聚會最小的屆次就屬我跟另外一個同學,而這個聚餐,相較於前個大學同學聚餐,更特殊的是,這些學長姐大多都剛成家,小朋友還很小、或剛出生、甚至還有在肚子裡的,這幅景象也有著另外一種感動,以前在研究室帶著我們開會、嚴肅地劈著我們的報告、認真規劃系統分工、搞笑的打線上連線遊戲(星海爭霸、魔獸爭霸)、到後來的線上遊戲(魔獸世界)的這群學長姐,現在變成是抱著小孩在手上、然後開心地跟小朋友:「來!親一個!」、「要不要吃青菜?」、「笨蛋在哪裡?」的軟性大男人了。這個情景有點讓人覺得時間飛逝的感覺,變化的好像很快,當年談著系統、技術、遊戲的那傢伙,轉身一變已經扛起經濟重擔,跟其他的學長聊著貸款、房子公設比、孩子經…,臉上的笑容仍是一樣,但更成熟,也多了點家庭的溫暖味道。
在這群學長姐中,我曾經當過某某人的婚禮招待、當過誰誰誰的婚禮司機,更吃過好幾個的婚宴,從人生一個階段跳到另外一個階段的過程,都見證到了,或許總有一天也會輪到我要找學弟們當招待、當司機,以前實驗室的一些傳統,在畢業後也成為另外自然而成的特殊傳統,這個線、這根棒子,應該會一直傳下去吧,當然前提是:「老師要一直收人才行」。
人是不段成長,唸書時代、出社會打拼,然後結婚生孩子。循環不息,若令人懷念定是校園曰子啊!!!
回覆刪除每一段時期的煩惱各不相同,學生有學生的憂愁、長大了進入社會更有許多不同的磨難,學生時期的確是一個讓人一再回味的日子。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