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樣一個傢伙的作品(見圖),其實讓我感受到了這個有趣的課題,怎麼樣的一個作品才能稱之為藝術?所謂的藝術有沒有領域之別,會不會因為領域的問題而無法成為藝術?藝術的影響範圍又是什麼,一定是曲高和寡的才稱為藝術,又或是大眾通俗也是?
早期人家說,那種文藝藝術的電影,就是看你進電影院時,多久可以睡著的程度來界定,越早睡著的就是越藝術的。這樣的一個現象狀況,是不是可以推論是,一般藝術是普通人無法領會而感到無趣的?而村上隆的爆乳系列作品,卻又可以引起龐大的動漫族群、御宅族群的共鳴,也被稱之為後現代藝術?但卻也遭受各種不同的撻伐與討論。

在我慢慢想過這樣的一個問題後,我覺得所謂的藝術,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純粹是看不同的人所評斷,大眾很容易就把藝術這樣一個詞彙拿來標定一個物品或事情,如果一個東西被許多人歸類為藝術,則大家就會覺得:「嗯嗯,好像真的蠻了不起的,應該蠻有一回事,需要好好琢磨琢磨、學習學習」,而當另外一個東西被歸類為非藝術範疇,則就會變成:「沒水準、搬不上檯面、沒什麼好去深入了解學習的」(即使是個回家很常拿出來偷偷看的色情片)。

也就是說,我覺得如村上隆的小花系列一樣,看了這個作品,你會從內心真正地感覺到快樂,並且被當中的微笑感情所傳染,開心地莞爾;從幾米的一些圖畫中,可以體會出無助空虛的寂寞之感,然後有所共鳴與思考;從一個故事中可以體驗出作者所要描繪出的不論是波瀾壯闊的一生或是社會現實的表徵,進而觸動心底深處;從一幅畫中感受到畫家溫暖的筆觸、活靈活現的故事剪影,體現人生的經歷;這些都可以稱為藝術。而這樣的一個感覺,卻又因為個人的價值標準不同而有所不同,對於同樣一個東西,可能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也因此,藝術可以是曲高和寡的巨匠孤僻之作、更可能是大眾通俗的快樂感染小品,不論是歷史久遠、或是現代裝置。
但在這樣的一個資本主義社會中,有一個東西是百分之百可以確定的,只要是被大多數人歸類為藝術範疇的作品,都是價值連城、要花不少的銀兩才能去擁有,但是如果單純只是要觀賞的話,站在Web 2.0時代洪流中的我們,倒是可以去隨意且快樂地慢慢欣賞許許多多的賞心悅目之創作。

村上隆相關作品與網站:
1. 公司官方網站
2. 作者與作品介紹
所有圖片與連結版權屬於作者原公司,若有侵權請告知,我會立即將其移除。
我同事買了一個村上隆笑臉花系列的抱枕,花了7000元。
回覆刪除我猜想那個抱枕大概是大陸製的,然後被大量複製販售。想必成本一定很低。
我了解定價不是取決於成本,而是取決於市場的需求來訂定價格。
我不太懂的是,7000元真的是其藝術價值?還是商品美學下刺激出來的假性需求?
我只知道村上隆是個任何事都算計的人,簡直沒有一處不用心機的。
就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商品有兩種價值,一個是實用價值,另一則是商品價值,在資本主義大鳴大放的現今,有時甚至不必靠市場需求即可決定其商品價值。
回覆刪除我想問題點還是回歸於大眾界定的「藝術」二字定義吧,若經由炒作而讓大家認為其真的是「藝術」,那他到底是不是藝術?宣傳手法與本質的差別,最後還是價值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