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五資策會教研所這邊舉辦了一個新興科技的研討會,會中主要除了推廣資策會教研所數位學習中心這邊的相關新興科技研發能量以外,也邀請了清華大學的張智星教授、中央大學的劉晨鐘教授,兩位國內研究的頂尖學者做相關的分享,參與的報名者也約達七十人左右,會中也創造了不少討論與影響。
其中第二場的場次,則是由我為大家做分享與報告,題目為「當Web 2.0遇上e-Learning」,副標為英文「Trend of open architecture and its impact」,在這約五十分鐘的報告中,從一開始我簡單提及了所謂的Web 2.0相關的成因與影響,再一路帶到其與數位學習(e-Learning)還有最後與企業的關係以及造成的一些變革,最後則提供了相關企業導入Web 2.0的發展方向與考量重點。(可以參考我放上SlideShare的投影片,在本部落格右邊邊欄上)
在數位學習的部份,其實以現在Web 2.0的發展狀況下,雖然e-Learning 2.0(或說是學習2.0)有了不同的一些面向、也創造出了新的學習習慣,但實際上卻並不代表說學習2.0將完全取代傳統的學習1.0。在某些考量下,像是在企業內部、正規教育本身,評估成本、基礎的知識學習,一些正式的、固定的教學或學習模式還是必須存在。但以現今這樣的學習2.0的革新,在學習中必定是佔有一定的角色,且也必定會有所影響,因此,目前面臨的問題不是「學習2.0是什麼?」,而應該更進一步變成是「學習2.0的狀況中,傳統與創新的混成搭配,該怎麼配?」
在早期的教育理論裡面其實就已經有提到所謂的鷹架理論,在維基百科裡面的鷹架理論解釋如下:
鷹架理論,又名支架式教學(Scaffolding Instruction或 Instructional Scaffolding),指學生在學習一項新的概念或技能時,通過提供足夠的支援來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準備。這些支援包括:
˙資源
˙一項激發興趣(compelling)的任務
˙模版及指導
˙認知及社交技巧方面的指導
當學生發展了自主學習策略,提升了認知、情感和動作技能學習技能與知識時,這些支援會逐漸取走。
其實我覺得在新一代的學習2.0的混成式教學中,或許就是考量類似鷹架理論的解釋,原本的正式學習(Formal Learning)模式仍就固定且執行,但透過Web 2.0或e-Learning 2.0的精神上非正式的(Informal Learning)部分,來做為鷹架,輔助學生在正式學習之外,自行選擇適合的輔助鷹架結構,來提升原本學習的成效性。
也就是說,鷹架理論中提到的支援包含:資源、指導等,如果站在教學者的立場觀察,老師的教學目標不是完整的告知學生知識的內容跟答案,而是提供一些基本的概念跟最普及性(General)的想法,然後讓學生自行發揮解決問題的能力或是找尋解答的能力,來尋找相對應的答案(或知識),而在這樣的過程中,前一步的基本概念教導,是使用傳統的正式學習模式,然後丟出一個問題或概念,讓學生自行協同合作去找尋合適的資源來解決。
例子:老師告訴學生說:今天要學習的是魚缸的生態系統,魚缸裡面大概會有的元素會有魚、蝦、水草、打氣機、石頭與土、燈…等生物與設備,然後這些物件的基本外觀大概是什麼樣子,如何運作等基本先備知識。而學生則是透過網際網路的資訊、或是特定資源庫所搜尋的資訊,甚至是透過去訪問水族館的老闆等教學活動,來建構最後水族箱裡生態系統的各項知識。而當中在學習活動的過程裡,我們是否就可以提供完善的、支援度高的網際網路資訊搜尋系統,或是完善的教學資源庫系統,又或是豐富的專家知識網絡,讓學生能夠在這其中,找到他們所需要的各項知識片段,建構腦中的知識網路,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且老師更可以在一步一步的階段性中,從一開始提供相當豐富的資源,也就是完整且密佈的鷹架結構,讓學生可以輕易地找出問題的解答,一直到後期慢慢地拆除鷹架,漸漸地減少所能提供的幫助,讓學生在一次一次的練習中,自己慢慢建構出屬於自己的一套學習模式。這樣子的模式,或許在現在Web 2.0發酵的時代,這種訓練方式,才是對這些面對未來變化更多、更快環境的孩子們,更適合的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