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7日 星期四

讓美食動起來、更好吃!

今天在公司的討論會議中,在大家腦力激盪的互相溝通時,突然從腦中冒出來想到的一個有趣想法,其實也不知道現在是不是有公司已經在做了?如果沒有,可能是個還不錯的方向,加上現在台灣軟硬體、面板產業已經發展到某程度的成熟狀況,或許對於現在創新式的餐飲業推廣,是個很可以採用的模式。

現在大家應該很習慣的一個狀況,就是去到美食街吃飯的時候,看到店門口都排著五花八門、琳瑯滿目的塑膠食物模型,每個塑膠食物模型都閃著亮亮的顏色,引起人的食慾,而且做得都相當地精緻、漂亮,跟真正的食物本身幾乎分不出來真假,油脂豐富的生魚片模型、熱呼呼的拉麵模型、軟軟地奶油蛋糕、滋滋作響的厚片牛排…,每一家店之前都根據自己店面本身所提供的菜色來做各式的模型,讓每個肚子餓的傢伙在門口流連越久、讓口中的唾液分泌迅速,就此讓客人願意心甘情願快速地從口袋裡的皮夾中,拿出那些鈔票付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日本台一個很有名的節目:「料理東西軍」,裡面的節目是邀請一些藝人來參加,每次節目中都提供兩種餐點,例如:「牛排蓋飯」對決「海膽蓋飯」、「廣島燒」對決「大阪燒」、「乾燒蝦仁」對決「咕咾肉」、「義式海鮮飯」對決「中式炒飯」…。每次看這個節目最痛苦的時候就是肚子餓的時候,因為節目本身製作團隊相當精良,使用的攝影機相信也是相當高價高等級的,而攝影師本身更是相當了解拍攝食品的箇中訣竅,從這兩邊不同的菜色開始烹調開始到最後煮完的整個過程。其中有幾個不同的橋段,例如美食啦啦隊:去到各個店家去拍攝那道菜的烹煮過程,還有主廚吃那道菜的過程;特選素材:深入全球各地尋找特殊高級食材,拍攝製作或採集過程;試吃時間:把那道菜中最好吃的部份弄小小塊的讓現場來賓試吃;攝影師相當厲害地抓到拍攝食物的手法,都能夠把菜色在烹煮的過程好吃的感覺都拍出來,炒飯甩鍋時飯粒在鍋裡慢速轉動飛舞的樣子、牛排在鍋中熱呼呼的發燙、黑鮪魚的大腹肉油亮軟嫩的外觀等,太多的鏡頭都讓人口水像瀑布般爆發,讓人當下真的很想跑去吃。

所以我認為未來這些餐飲業可以做這樣的改革,早期再門口只放了一本菜單,上面只有照片,進步到現在是用塑膠的食物模型,讓大家看得很想吃,更進一步地到現在的科技進步社會,應該是擺一個五十吋的漂亮超大液晶觸碰螢幕,裡面可以讓這些肚子餓的客人,選擇上面列出來的各項菜色,播放相對應的菜色烹煮過程與試吃過程,而且內容必須選用拍攝手法相當高明、內容精緻的短片,把那食物本身好吃的樣子明確地傳達給客戶,而且長度不用太多,十秒、二十秒、三十秒的廣告長度類型,讓人駐足在店門口抉擇時,可以點選幾道菜色讓他有更多的判斷空間,能夠決定吃一個更好吃、更符合自己當下想吃的餐點。(有種望梅止渴的味道,呵呵)

但是這樣的一個狀況目前可能比較適合高價位的餐廳,畢竟有其成本考量,產生短片的整個製作流程牽扯到的領域比較多,必須要跟廣告商或拍攝商做商討,跟廚師們做研究,橋定拍攝日期、決定食物呈現的幾個面向,不像早期只要拍好最後食物照片然後跟塑膠模型工廠談妥即可,成本將比以往高出許多。而且還另外有個重點,就是真正客人付錢後,所拿到的餐點不能跟短片裡面拍出來的樣子差距太大,如果拍得很漂亮、而且還呈現出使用了很多高級食材的樣子,但端出來卻不是這麼一回事的話,可是會引發嚴重抗議的,畢竟,肚子餓的人可是很恐怖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