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經許久沒有看日劇的我,前一部比較有印象的、有從頭到尾看完的日劇大概就是部落格之前提過的「工作狂」,由菅野美穗主演一個在雜誌社工作的女工作狂,當中職業的點點滴滴、還有遇到的各個事件所帶來的啟發與感動。而今天在看完這部由木村拓哉、阿部寬、深津繪里、寺尾聰所擔綱的關於日本「政治圈」的日劇後,其實心裡也有幾個心得與感觸。
幾個想法裡面,事實上並沒有包含被「劇情內容」所感動的成分在裡面,畢竟由我自己的角度與觀點來看,我認為的政治並不可能如此的單純與理想化,每一件事情發生起來,一定是錯綜複雜、交織不已的狀況,並不大可能如劇中木村拓哉所飾演的主角「朝倉啟太」一般,有著熱情、純真、努力,就能夠完全解決所有事情的,以一人之力,要撼動整個日本政界長期以來所累積下來的各項弊病、舊習、常規…,我想以日劇只有十集的內容來看,仍稍嫌不夠。
好聽的片尾曲,Madonna: Miles Away,
但劇中在顧及這樣的收視觀感下,除了仍舊帶給觀眾某種程度「天真型」的感動外,最主要的,我還是從中感受到一個日本人拍攝日劇時,那種用心、以及劇本內容情節編排的認真。我從以前大學時期開始接觸日劇到現在,雖然不敢說看過很多很多的日劇,但卻也不算少,而為什麼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常常看著日本每季新出的日劇呢?(我想台灣有相當大的日劇族群,隱藏在我們週遭,不論是學生、工程師、OL等,而且不分男女)

就是這樣的感受,常常在我看日劇的時候發生,而這樣的一個感受出現後,才更讓我回到我自己現實上想到我們自己,為什麼我們自己做不到呢?比起來,我相信站在我們的職業上來看,真的拍出日劇、寫出劇本的這些日本人們,一定可以也拍出這樣一個感動人心、激勵人們的情節。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大家真的能夠對工作有熱情有信心,我相信一定也能夠去創造、飾演出一個屬於自己的人生,而這樣的人生,必定也能相當正面、有收穫。
回頭看看台灣的這些戲劇,似乎大多仍在停留探討「愛情」、「粗糙權謀」、「害來害去」的階段,而這樣的劇情也能屢創收視佳績,或許也代表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民也還有某些進步空間,或許偶而應該好好想想,我們真的人生更深層的意義是什麼?是不是我們台灣,能夠製作出如日本這樣,讓人看完後,能夠有所感動、感觸,讓我們會回味好好想想的影片,而不是笑一笑後,隔天回到工作崗位上仍舊是怨天尤人、想著賺錢、想著不吃虧、想著計較小地方的原本模樣。而我們的國民也能夠真的對這樣的一部戲能夠支持,而不是習慣於那些如綜藝節目般的重口味新聞、沒有內涵的許多戲劇節目,然後對週遭的事物關心、對政治關心、對環境關心、對人關心,真正成為一個現代化國民應有具備的基本水準,再進一步去追求經濟上的平衡發展。而非整天就只注意經濟成長率、賺錢、工業大國,而忽略了這些根本道理的尋求。

同樣地推薦大家可以看看這部戲,或許政治並沒有戲中那樣的單純、簡單、善良,但裡面所表達出來人性正面、正義、富涵哲理、人生真正道理的那些點,仍舊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體會的,我相信這些事情,才是我們該學的、該注意的,我們了解內化後,才能把自己視野放寬、高度提升,更寬廣、更成熟地去體會我們自己的人生,知悉哪個東西才是重要的,這樣的狀況底下,我們也才不會到了年紀大的時候回頭看看,才發現原來我們自己失去了那麼多重要、寶貴的東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