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媽媽就訓練我們要環保、節省能源、珍惜資源…許許多多的觀念,媽媽本身都會少在外面拿塑膠袋跟免洗容器、餐具,吃飯的時候都盡量吃乾淨、拿取能吃得完的分量,用水、用電都會注意不要浪費。也因為如此,其實小的時候我們都已經習慣這樣的生活模式,所以在外面的時候,也容易反應這樣的行為方式,所以去超商買東西、去小吃店買吃的、去麵包店買麵包的時候,能不要拿塑膠袋時就不會拿,能不要買太多包裝的食品就盡量不要買,看到有些喜餅用了很多的包裝紙、鐵盒等還會覺得很生氣,覺得真的很耗費資源。
不過現在進入社會了,在台北這個現代化的城市裡面,發現雖然生活品質還有資源已經達到某一定程度,但實際上在於地球公民的這個角色上,台北市民其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或許可以說台灣人民也還有很多東西應該有體認。
從早期的京都議定書協議,一直到名人高爾開始強調全球暖化危機為一個較明確的起始,其實這一段日子漸漸地大家也開始重視這個議題,地球的資源量有其限制,石油的蘊藏量更在估計上更呈現可能在四五十年內即面臨短缺的危機,加上醫療發達,地球人口呈現不斷膨脹的趨勢,造成人口過剩,糧食不足的問題等。很多的現象都明確地顯現出其實生存在這個地球上的人類已經馬上面臨到一個相當嚴峻的環境,以及急需面對的一大挑戰。
但資本主義的影響力卻也持續發威,全球各地的國家都深受資本主義的思考邏輯所影響,不斷地消耗著資源來製造著許多對生活不是直接必要的物品,例如高單價的包包、奢華的建築、耗能的環境建設等等;又或是大量地耗損著資源,如石油、海洋生態的濫捕、高級的牛肉養殖、礦產開發等。而這樣的方向又造成地球社會的分工,落後的國家一開始雖然擁有著天然無污染的環境,卻為了龐大的利益而承接污染性高的工商業,而污染了原本美好的土地。高消費性質的先進國家更享受了地球絕大部分的資源,海洋生物所製作的美食造成的濫捕、畜牧養殖業的資源投入…。
地球比我們想像中的脆弱,在我們每天埋頭工作的同時,卻鮮少抬起頭,站在比較高的地方來看看這個我們生長的環境,每天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好像習慣了讓大家對這些事情沒有感受,持續著想著怎麼讓自己生活過得更舒適、消費力更高,卻也是更耗費地球資源。這種問題其實突然變得似乎近在眼前了,原本或許可以欺騙自己這一代不會遇到,完全沒有考量下一代的人類們,忘了替他們著想,顧著眼前的享受。
不知道地球是不是有個門檻值(Threshold),會不會一超過那個臨界點就整個大崩潰、大崩盤,環境倏地變遷,變得人類完全不能適應?又或許有天真的人們認為科技的進步能克服一切呢?誰知道這樣的一刻什麼時候會來臨?資本主義的甜美永遠都是少部分人能享受的果實,若這樣的情況來臨,卻又是全人類來承擔、也把那些美麗的生物、環境們拖下水。之前看TVBS的101高峰會訪問到李遠哲,他也曾提起,這樣的課題變成新一代的人類領導者應該正視的問題,如果能真知灼見地看到這問題,進一步地找出一條解決的新康莊大道,就是他會選擇的領導者。這樣的康莊大道可能是徹底顛覆了資本主義的思維,更可能讓全人類回到原點思考自己所要的是什麼,缺少的是什麼,而不是一味的自以為高等生物般的往前邁進、傲慢無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