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4日 星期三

行動學習(Mobile Learning)之我見


最近開始研究行動學習相關的應用情境跟需求,所以開始研讀了一些資料,不論是從硬體的發展趨勢來看,或是以軟體上的開發狀況切入,又另外在考量了人(學習者)的使用習慣看來,都各有一些不同的發展狀況,而在這些資訊的了解中,大概對行動學習這個議題漸漸比較有些概念,大概分享如下。
以剛剛所提到的三點來評估整備度:
1. 硬體發展趨勢
2. 軟體發展狀況
3. 學習者使用習慣

大概剛好是從高到低的三個方面,也就是說目前行動學習整備度最高的應該就是硬體相關狀況,而且剛好在台灣硬體產業蓬勃的發展之下,站在硬體方面的角度來看,台灣在這個部份是相當有其優勢存在的,目前世界上較為先進的相關應用如:WiMax、WiFi、3G…等通訊硬體技術研發,台灣在世界分工上都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之地,不過在整體環境的硬體整備度上倒是不見得有國外先進國家做的完善,也代表台灣現在開始準備進入另類的M型社會(Mobility),甚至是進一步的U型社會(Ubiquitous)是相當必需的工作。不過也因為台灣的硬體研發環境優勢,加上目前各項行動載具的大量生產與突破革新,如:iphone觸碰式螢幕的創新手機、各項寬頻上網的技術與規格問世、手機節電技術發展越來越好等,行動硬體相關的研發可謂相當的成熟與完整。

就軟體面來說,則是由於漸漸大螢幕手機的誕生,配合硬體的高效能,新版本的Windows Mobile 6.0平台上市,綜合以上相關配合,很多原本在個人電腦上面才能運算執行的軟體程式也逐漸可以移植至手機上面,閱讀的模式也對使用者較為輕鬆,不會再只能盯著小螢幕看著窄窄少少的文字或是圖片,但用行動學習領域的角度來看,軟體相關的發展還是必須配合使用者的使用情境才能做研發,而現在行動學習的發展狀況來看,目前還是沒有什麼特殊的運用情境在世界上發展,大多仍是使用ipod下載用聽的教材做練習,也有看到國外的廠商做行動學習的員工訓練,不過使用的是比較偏重像是PDA或是SmartPhone功能比較強大的載具。

反而是在使用者習慣上,行動學習目前並沒有標準的應用情境或是模型出來,國內各家廠商都想在手機上開發一些相關的學習應用,來敲開行動學習的市場,但是都有點散彈打鳥,盲目的開槍的味道,久而久之有點陷入了為了行動而行動的開發學習模式,忘了真正的學習應該是使用者為中心,行動學習四個字的重點應該是在後面兩個字,而非前面兩個字。但雖然知道重點為學習,使用手機的重點應該是能夠幫助學習者在學習行為或是學習模式上能有所突破跟助益,學習者為中心的最高指導原則應該還是不會改變的,但以國內各數位學習相關業者的規模與能力,在這方面較無研發產能。

另外還要考量的一個重點是台灣的在地性(Localization),台灣國內與外國的手機使用文化不盡相同,從美國黑苺機(Blackberry)的盛行可見一斑,國外的手機使用上可以比較不在乎大小問題,但我想這應該還是跟人的習性有關,應該大多數人還是喜歡小手機,但以人口總數來看,從國外這麼多使用手機的人數中,只要有一小部分的人能夠接受大螢幕大尺寸的手機,在整個市場的規模上來說就還蠻大的,而在大螢幕手機上,要實現某些學習性的學習模式會較為簡單,例如透過大螢幕來閱讀相關的文件或學習資源就變得比較沒這麼吃力。相對於台灣國內市場,雖然手機的普及率有這麼高,但能接受大尺寸手機的人口比例相對較少,而這樣的比例規模仍不足以養起行動學習相關的市場,這就是整個文化性與國外比較不同的地方。也因此,若要移植國外的成功經驗來台,並不完全重點在於是否有可用的學習模式,更要看看在地化的文化習慣等因素之配合,透過某種程度的轉換,才是個能夠符合台灣市場需求的一個產品或解決方案。

就我的角度來看,從台灣這樣一個手機使用文化來說,或許我有以下幾個考量點,首先先去考量,我們要將手機視為一個輸入(Input)或是輸出(Output)的裝置?通常數位學習廠商會直覺式的,去思考說,如果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在公車上、火車上、計程車上,由於有那麼多零碎的時間,如果能夠透過手機播放一些教材片段,讓人可以觀看手機而學習,不是很好?這樣的意思也就是說,他們把手機視為一種輸出裝置,但是這樣會遇到一些剛剛稍微有點提到的限制(constrain),例如說:手機螢幕的大小、不友善的輸入法、硬體效能較低、作業系統環境不同、教材標準與手機規格不相容…等相關的問題,反而造成學習者的痛苦與門檻,不利於學習本身之成效發展,所以除非克服那些問題,否則這些模式不大可能有機會推得起來。

因此,反向地思考,我覺得是不是有機會把手機視為另外一種輸入的裝置,也就是不把手機當作閱讀之工具,反而是考量其他的方向:第一,手機可否視其為一個發號司令之裝置(Command Center),透過手機的便利性,在生活中遇到任何相關問題或是需求時,透過手機做紀錄,讓這些學習需求能夠累積,而真正的學習行為則是回到家裡、去到學校後,才透過某些模式把剛剛那些紀錄提取出來,進一步地運用傳統的學習法或是搭配數位學習來達到某種功效,而不是將學習過程那段直接放在手機那邊。第二,把手機視為一個環境感知器(Context Aware),由於手機的形影不離、便於攜帶,手機隨時隨地都跟你這個人黏在一起,而現在衛星定位與環境感知的各項技術又相當成熟,透過這樣的一個關係,是否能夠紀錄某些學習環境或是地點之資訊,然後再透過某些分析或是模式,把這些紀錄轉換成有價值的學習資源或是對學習者有幫助的資訊。第三,把手機視為學習紀錄儲存器(Learning Log Recorder),這跟第二點其實有點類似,透過手機來達到紀錄相關學習行為的裝置,運用手機現在上面能夠錄音、照相、錄影等相關功能,來做學習,並將學習紀錄傳回伺服器端,在正式的學習之前或之後,做前置的學習,把素材做蒐集,然後再執行真正重點的學習動作。

上面這些思考的重點在於,手機的學習行為並不是整個學習歷程的重點部份,而是站在「輔助」的角色,讓整個學習過程更完備,而非要取代整個學習的重點,相信這應該是數位學習業者常常看不出來的盲點,若能突破這些思維,或許能夠發展出另一套創新的行動學習混成式學習模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