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新世代企業管理?

最近的工作其實遇到一些瓶頸,瓶頸不在於工作本身內容的問題,而是在於在管理上面臨的議題,其實在前幾篇的文章中大概隱約也有提及類似的狀況,總之,今年新的一年做了些組織上的變革、整個管理的狀況也大為調整,而我也持續在這樣的調整中找尋新的定位,如果這麼難找,搞不好國防役最後這一年也會變成我在目前工作崗位的最後一年也說不定...(sigh)。

我們先從這篇 Cheers 雜誌文章「五年級生VS.工作新世代」來看起(雖然我不盡同意裡面的觀點),但其實從這樣的文章之中至少不難發現早期的員工跟現在年輕的員工差異已經越來越大,而這樣的差異有些是正面的、有些是負面的。但同樣的回歸到我們在學習上研究的狀況來比較,同樣的現在的學生跟以前的學生也不一樣了,為了面對未來更不明確、生命週期快速轉變的世界,培養下一代的方法必須去重新定義,既然在「教學」上都已經有大幅的轉變了,憑什麼在企業內部的「管理」模式上仍然承襲以往、完全沒有任何調整?


回歸企業經營的本質,無非是創造價值,這個價值不論是勞力上的、知識上的、名聲上的...各種不同的面向,而這樣的價值創造,如果用舊式的管理模式與思維,有辦法成功擷取出來嗎?

我認為(再次強調「我認為」,可能有錯)在新的企業管理模式思維上有幾個部份是相當重要的:
1. 年輕世代的成就感不再只是經濟議題:
首先要談的是年輕世代的心態問題,我自認我是個六年級尾巴思維、七年級頭年紀的社會新鮮人,到目前為止排除以往學生時期打工經驗,在真正踏入社會工作也只有三年多的時間,雖然我經驗不夠,但我對我工作的熱忱是相當豐沛的,因為我在學生時期就接觸這個領域、也持續認為這個領域有所發展性,因此在這份工作上說實話我並不會特別在乎待遇、福利問題(但不代表不在乎、而是不是 first priority)。

我相信這個狀況對絕大多數台灣這一代有著比較充足資源的年輕人都是這樣,家中並不需要你一肩扛起所有的經濟重擔,基本上養活自己就夠、甚至家裡還可能有經濟上的支援都沒問題,也因此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年輕世代在工作上在乎的會更廣泛,像是:工作的成就感、與同事之間相處的開心程度、主管的管理模式、工作壓力大小、公司是不是能拿出去有面子...這些範疇,不再只是經濟議題。

也因此,假設在這些其他非經濟因素上,這公司有幾點是絕對負面因子,對於年輕世代將是相當大的考量因素,這件事情可以分成正面、負面觀點來看,負面的是說在管理上必須考量更多、管理起來更為複雜,但正面的卻是只要管理打中年輕世代認為的「甜蜜點」(Sweet Spot),年輕人同樣會為了這些而賣命、不需要在資本上有很大量的支出。

(私人小記:我要的不過是尊重、口頭上正面的誇獎、可以讓我去做的空間罷了)

2. 企業在扁平化過程中與管理制度上下有別的衝突:
世界是平的,人人朗朗上口,在學習領域上也發現教室也變平的,老師跟學生的分界變為模糊,都變成學習者(Learner)的一份子,老師會的學生不一定會、學生會的老師也不一定會,學生問出來的問題漸漸越來越多不是老師能夠回答的。

同樣地,在企業中我相信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企業在扁平化的過程中將會發生什麼事情?我相信在未來,厲害、聰明的年輕一代將會充分網路世界的優勢,廣泛、深入地取得可用的資源,來彌補與上一代之間的經驗差距,甚至因為這樣更超越上一代,而且這個差距會越來越明顯,因為上一代如果僵化不懂得跟上腳步,一代被一代淘汰的速度也將加速,前浪死在沙灘上的機會越來越高。

也就是說,好的管理模式的決戰點將在於如何有效運用前輩的經驗、結合新世代的創意與能力,把事情做到最完美,甚至我認為以後在研發、思考解決方案、創造新產品的原始團隊,將會以年輕一代做為主力,主管們則成為促進者(Facilitator)的角色(跟老師在教學中扮演的一樣),透過經驗的幫忙提供加值價值(add-on value),讓事情更臻完美。

(私人小記:Junior 就 Junior、Fresh 就 Fresh,還不知道我們獨當一面能力的時候,就不要一開始就只會批評與攻訐,沒有尊重)

3. 附加價值高的知識工作與勞力榨取模式的不同:
台灣從早期勞力密集的模式漸漸轉變為服務密集、腦力密集的社會型態,大大小小的企業強調的是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合作能力的提升,這種模式的企業與以往以勞動力作為營收價值創造主要來源的狀況有相當大的不同。

以往台灣企業管理的思維就是:壓榨、壓榨、再壓榨,因為時間就是勞力,你花在公司的時間越多、能產出的勞力越多,即使你很累,但一點、一滴的累積都會成為公司賺錢的來源。可是反觀現在企業模式,當一間公司以研發、創新為導向,如果一個知識工作者持續地被要求加班、上班、延長工時,先不論產出是否有產出,這樣的模式是有效果的嗎?更別說更掉入了第一個議題中,讓知識工作者的向心力失去,甚至是反效果。

所以在新的知識型企業組織中,可能還是必須遵循著國外大型企業的模式,在工作中開放出一道空間讓員工能夠自由發揮,創新思維、知識型的工作除了給予多元的刺激外,更該賦予發揮空間,不能以傳統加班式、壓榨型的思維來操作,而紅蘿蔔跟棍子的兩面手法要用得更精緻。而台灣的企業如果持續在以這種文化框架來做事,或許可以造就所謂代工業龍頭,但我相信,也就這樣而已了。

(私人小記:不要找我們週六日開會,更何況這種會不是因為我們事情沒做完,而是其他一些詭異的原因!甚至,還是星期五晚上才告知?!而且,只是告知、不是詢問意見...)

後話,總之,會抒發這些意見想法也是因為工作上面臨的問題,寫在部落格裡面似乎不是好事,或許會有人說,主管嘛、會這樣是正常的,何必寫在部落格裡面,搞不好被他看到還會出什麼事情,甚至搞不好有人覺得是年輕世代承受不了壓力、草莓族、愛抱怨之類的(雖然我很不同意這點,每個世代都有草莓族,少從這些上位者的角度來看事情、找藉口來壓榨欺負年輕人,而且我同意年輕人需要磨練,但不是這樣錯誤的模式),總之,就是想寫!哼。

【睡不著的補充後後話】想想後特別有感覺到一個心得:
「華人文化中那種因為外在條件而無法就事論事的狀況是造就無法快速進步的元兇之一」。
意思是說,由於上下關係、從屬關係、利害關係...等因素,造就討論會議上無法深刻地探討事物本質的問題,雖然不甚同意卻只能好來好去、點頭來點頭去,相對來說就是大幅降低企業提升步調的成效,浪費內部成本與資源。

也因此,企業領導者如何能夠創造一個讓員工主動、投入熱忱產出的工作環境(突然發現,這不就是 Web 2.0 精神?!),並且擁有能接受批評、檢討自身錯誤的雅量,進而造就溝通、深度討論、就事論事的空間,將是新時代領導者當仁不讓的任務,更是避無可避的責任,否則不能算是一個優質的領導者。(希望自己能永遠記住這句話)

4 則留言:


  1. 如果我是你的主管,我會非常高興有這樣真誠的同事,且能提供如此睿智的爬梳年輕人的觀念、想法呢,所以不用擔心會有主管、大人...等看了此文章的反應,不管怎樣,家人都與你為榮^^。

    回覆刪除
  2. 沒錯, 個人相信這麼有見地的人未來的發展必很寬廣, 屆時希望你還記得這時的心情.路人甲.

    回覆刪除
  3. 謝謝爸的安慰,也謝謝路人甲的厚愛,
    有的時候也真的覺得或許主管在某些點也是不得不,
    管理一間公司或是企業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社會真的太複雜了,要學的東西好多,
    總之,加油就是,謝謝。OTZ

    回覆刪除
  4. 不用擔心,還有我在呢!!!

    這篇好文章我就收下啦!!!

    ^^ 一起加油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