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

無雙大蛇二代:魔王再臨

前陣子跟以前實驗室的學長買了台二手的PS2回來打發時間,剛好學弟手邊又有一大堆的遊戲而他最近也沒在玩就借我,於是乎搬了包大概有百片左右的PS2遊戲回來,挑來挑去還真不知道要從哪個遊戲開始下手玩起。其實自己是一個對遊戲不算資深的傢伙,最多只有魔獸世界、魔獸爭霸玩一玩而已,對於一些甚麼即時戰略、RPG、對打等種類的遊戲都不算太熟,甚至以對打型的遊戲來說根本就是超弱,是個大外行,於是乎只好憑著印象選了一片比較沒有難度、日文也不致於太多的遊戲「無雙大蛇二:魔王再臨」來玩。

這個遊戲其實就跟真三國無雙一樣無腦狂殺就是了,而這個遊戲比較特別的點就是它融合了中國的三國時代歷史、日本戰國時代歷史、中國的遠古傳說角色、日本的傳說角色大合集,全部加在一起弄了個大雜燴,很多特殊的角色都可以選擇,除了原本該有的中國歷史人物(魏蜀吳三方的豪傑、太公望、)、還有日本戰國時代的人物(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前田慶次、宮本武藏...亂七八糟的角色)、甚至還有傳說或虛構人物(伏羲、女媧、孫悟空、遠呂智...等),其實因為看不懂日文,否則還真覺得有趣,不知道他們日本人怎麼把這些人物的事件組合在一起的。

整個遊戲大多就是狂殺,但當中也加入了一些其他元素像是武器的融合、升級、屬性調整,或是人物本身的各種特殊技能,更初步有四種難度可以選擇,故事雖然比較固定,但由於人物不同造成角色的攻擊狀態、攻擊的類型都不大相同所以還蠻多樣彈性的,這陣子都在狂玩這個,造成右手大拇指有練起來的感覺,肌肉越來越發達,哈哈哈。可惜台北租屋處房東所附的電視是傳統的電視,大小還算OK,但解析度還有成像實在是都蠻差的,是唯一的缺憾。目前已把遠呂智跟關羽練到九十九級滿,接下來想把孫悟空也練滿,還有其他蠻多個角色都挺有趣的,不知道可以玩多久呢?:P

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

沉靜、放空、成長

這幾天回中壢的家,脫離台北的生活讓自己放空,才重新深刻體驗並稍稍找回從前那學習力、感受力比較強的自己。自踏入社會開始工作後,為了工作上的成就績效,為了感情面的自我安慰,似乎把所有的精神跟空間都填滿了這些汲汲營營的事務。相較於學生時期的我,其實突然發現,這樣子的生活反而抑制了某方面的心靈成長,有點可惜、但卻也有些無力。

今晚的放空讓我想起一個深刻在工作上得到的體會,這句話是以前在工作時發生了某件事,我們組內的主管鎮宇講的一句話,讓我相當受用、也重覆咀嚼著一次次地感受到這句話的道理,這些話語的核心精神是:「當某個人的優點過於誇張,某種面向其實是會變成這個人的缺點;而當這個人的缺點過於誇張,某種面向其實是會變成這個人的優點」

這句話延伸不論是套用在原本我們討論的工作環境上,或是進一步去思索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感情上,真的處處印證了這樣的一番道理,或許我們不大能去很直接地、毫不猶豫地去斷定是非對錯,但唯一能做的只能知道自己喜不喜歡這樣而已。許多的事情有太多的面向,若非窺其全豹,又怎能有把握地去判斷所有的事情?所以似乎只能找很多的想法來安慰自己,讓自己不要一再地去思考、去辛苦,想辦法讓自己好過,但或許這些想法跟理由完全都不是那麼一回事吧。

人的能力、時間有限、可以視為資源是有限且固定的,同樣的資源數量能發展的事務也是有一定的程度,人無完人。

過多直覺式的思考跟批評讓事情單純化、好了解,但也讓討論空間消失、讓成長性破壞。事情的真相可能永遠不如表面般如此,其內涵可能是複雜到無以復加。真理的平衡點很難取捨跟衡量,我唯一認為承接以上所有思惟想法的態度,就是謙遜地去了解、努力地去思考、廣泛地去蒐集、安安靜靜地去實踐,這一連串的流程若是自己能說服自己已經盡全力了,那就相信自己吧。

至少我目前,只能這樣說服自己、讓自己好過...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積木之家(つみきのいえ)

一直以來就很喜歡這種手繪風格的動畫,還有這種裡面隱含著某種淡淡的、卻飽滿地感情的劇情,從早期宮崎駿的龍貓一路這樣下來,每每看完都會有種心靈被觸動到的漣漪層層散開,本來一開始以為這是法國人拍的、結果越看越覺得不像,太有日本人的味道了,後來才發現果然還是日本人的短片…

作者背景資訊介紹:
加藤久仁生(Kato Kunio)的《つみきのいえ》(積木之家,2008)在榮獲國內外一些動畫獎後,在剛宣佈的2009年第81屆奧斯卡拿了最佳動畫短片獎,是對日本獨立動畫的一種極大鼓舞與肯定。加藤久仁生(31)是獨立動畫師,靠幫電視及廣告做動畫以維生。其前作《或る旅人の日記》(一個旅人的日記,2003)已引起人注意其才能,近作《つみきのいえ》是12分鐘的短篇,充滿獨立動畫應有的強烈個人風格及深刻的哲理與感受。(影片在內文)



果然被移除了,給大家另外一個連結,可以連到那邊去觀看喔,連結在此
或是直接看這個:

La Maison en Petites Cubes from dorsumi on Vimeo.

上集(隨時可能因為版權問題被移除,快看喔)


下集


【以下有雷】
短短的動畫片裡面卻有很多令人打從心底揚起感受的劇情點滴,不論是一開始煙斗掉進水裡那個「啊!」一聲嘆息失落;一早起來踩入水裡、只好又開始建構起另外一層房子(人生變化?);還有買了潛水衣後一層一層打開回憶的箱子後、過往的人生歷歷在目;到最後的最底層、人生起始的那「小小的」起點…等。太多令人動容的片斷,電影中的水就如同時間一般,不知不覺地開始淹沒著我們的人生,人也持續不斷地探詢著以往的回憶生活著、被現實逼迫著。全片沒有旁白只有音樂,卻讓人心底冒出如片尾這麼多泡泡一般的文字、句子、想法、感受…。

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專業開箱文:Aspire 6935G

上一台筆記型電腦是ASUS的M5,是在2005年買的,十二吋的體積一直是我研究所時期的最佳助手,跟著我家裡實驗室來回跑了好久,寫論文也是靠它,實在是個老朋友了,不過到了現在,XP更新了好幾次,加了一些有的沒的檔案,即使重灌以後整個效能還是很糟,一代Centrino的CPU加上只有768MB的記憶體大小實在是個大恐龍了,於是乎一直想要再買新的筆記型電腦的想法也在我腦海中盤旋了挺久了,考慮著很多面向:Windows 7要出了、筆記型電腦很貴之類的...,不過前幾天心血來潮,跟學弟們討論了一下就立刻根據自己的需求上網衝了這台支持國貨的ACER Aspire 6935G,感覺真好,哈哈。

整體考量上,因為是要放在我台北租屋處的電腦,不考慮買個人組裝電腦因為太大,所以鎖定買大型的筆記型電腦,可以放在我的小和室桌就可以用,所以螢幕大小也不挑小的了,反正這樣也比較便宜,再想到有玩線上遊戲的需求,也要找有獨立顯卡的,看來看去就選了這台四萬多塊的、又有不錯的音響的ACER Aspire 6935。規格上CPU是Intel Core 2 Duo P8600(2.4 GHz,L2 cache 3M)、16" FULL HD LCD(8ms)、NVIDIA GeForce 9600M(512MB Memory)、4GB DDR III RAM(1066 MHz)、320 GB HD、Dolby 5.1、HDMI out。


這台要買的時候跟另外一台掙扎中,價格上一樣,但另外一台是DDR II 633外頻的記憶體、雖然也是4G但速度相對較慢,而且顯卡是9600 GS規格稍低,但是那台的CPU卻是比較新製程的L2 Cache到6M的中央處理器,真誇張。最後還是想說找大一點螢幕、然後顯示卡好一點的,就選這台囉。隔天上班還挺期待的,一直希望YAHOO隔天就送到、每聽到電梯叮的一聲都覺得是不是送貨員來了?結果又是失落...,直到今天早上去拜訪廠商回來後才聽到同事說你的東西來了,已經幫我簽收了,真令人大心啊!

由於難得買了新玩具又算比較特別的機子,於是規畫寫個開箱文,但是是貼在我的部落格而不是Mobile01上,哈哈,就跟學弟借了相機、拍下了以下一個專業開箱文應該有的照片,讓我一一道來。XD

送來的箱子,上面貼著ACER的膠帶。



箱子打開分成兩半邊的物品,一邊是原廠附送的單肩背包,另外一邊就是筆電箱子啦,上面有SoNet ADSL的優惠卷。



附送的包包拿出來了,感覺上比較偏暗色系的還不錯,比ASUS送的稍稍有質感一些。



包包拿出來後下面沒想到藏了它送的另外一個禮物:250G的2.5"隨身硬碟,但外接盒有點遜。



還有一隻ACER的小小爛滑鼠,好難用啊,太小隻了,雖然我手不大、但這也太小隻。



旁邊那個紙箱再打開,裡面才是真正筆電的儲藏箱,外面也有印出這款特別的圖樣了。



打開後上面放的是一張摺好的基本簡單介紹DM。



抽出來後主角出現,用塑膠袋包著,旁邊有海棉夾住保護的大筆電現身!



塑膠袋拿掉、保護海綿拿掉,哇哇,深藍色是我很喜歡的一個顏色(本身衣服就超多深藍色的),看起來蠻有質感的。



打開電腦螢幕,鍵盤上有張薄薄的黑紗布遮著防塵跟刮傷。



整體工作區域現身,十六吋的螢幕真的比想像中的還大一些,寬螢幕的。鍵盤不是那種霧面處理的,按鍵式比較亮的那種、久了比較不會發生像霧面那種常按的幾個鍵會有磨光打亮的狀況,似乎不錯。



鍵盤左手邊的飛梭區,操縱上有點像ipod那種觸碰式的,可以控制整個劇院音響的功能。



螢幕左手邊貼的小介紹廣告,分別是16:9、WCG廣色域、8ms、FULL HD 1080、DOLBY HOME THEATER、TUBA CineBass Booster、True 5.1 output。



右手邊的DVD SuperMulti燒錄機,很普通的基本配備。



光碟機旁的三個USB孔,USB孔只有右邊有,覺得有點可惜,有時左手邊比較空卻不能插。



鍵盤左上方的總電源開關鈕,白色的地方就是藍光顯示的地方,一開啟就會亮,旁邊有硬碟燈、數字鎖定燈還有CAPS LOCK燈。



鍵盤正上方整個就是喇叭,DOLBY HOME THEATER,目前試聽起來真的很棒,比較有細節、聽爵士樂很舒服。



右上角則是有個ACER的Empower Technology快速鍵,可以叫出ACER的特殊軟體控制一些效能選項、資料備份管理等相關功能。



鍵盤右下角的貼紙區,除了跟螢幕左邊貼的那個有一部分雷同以外,大概就是型號、重要規格等介紹,還有附贈的軟體McAfee(防毒)、Office(60 trail)、dlna(還不知道這是啥)。



鍵盤左下角的貼紙區,則是Centrino 2、Vista、NVIDIA GeForce 9600 GT、DOLBY跟醜醜的五十八分鐘快速完修。



左邊的部分呢,則是(由遠至近)DC IN(電源插孔)、電話撥接線孔、VGA外接孔、網路孔、eSATA、HDMI output、耳機麥克風孔。



旁邊的飛梭控制開機時顯示藍光的狀況。



正前方的不知道幾合一的讀卡機,主要應該只會用到SD吧~呵呵。



螢幕正上方的Crystal Eye攝影機,好像是30萬畫素吧,普通的規格。



正後方的關節處散熱孔,風扇很小聲真是太感人了,我的M5風扇每次開機都呈現隨時要起飛飛走的狀態,實在吵到一個不行。



螢幕蓋上的ACER字樣,背後有做白光處理,開機後會顯示幽幽的白色光芒,超有質感的這部分。



鍵盤右手邊的圖示燈,由上至下有無線網路、網路、信件、藍芽等燈號。



最後是另外一箱使用手冊、保固書、CD之類的,還有它的電源變壓器等物品。



呼,其實有點晚了,本來想要寫仔細的心情都因為想睡覺呈現馬馬虎虎盡力解決的狀態,感覺比起Mobile01上那些專業玩家們還差得遠,而且這次的相機是跟學弟借的,不是很熟、如果用我自己的G9拍起來應該會更美一些,更何況是在公司拍的,常常看到我雜亂的工作環境、旁邊的林志玲,不專業的反射等,大家就將就將就吧。

目前就是用新的筆電上網寫開箱文,整體目前用起來對於它的DOLBY印象深刻很不錯,然後硬體規格也相當完整且算高階,稍微玩了一下魔獸世界可以把特效全開的感覺真好,整個3D世界的細節都很清楚,魔法、各種效果都很漂亮,而且背景音樂也超好聽。唯一的小缺點是鍵盤打起來有點緊,要稍稍用點力量才能打,比起公司發的ASUS那台是稍微累了些,然後飛梭的靈敏度不夠細緻,調聲音的時候比較難微調。以上是目前的心得報告跟使用狀況。

該睡啦,以後有台好的筆電在家,不用背著公司那台很重的十四吋ASUS上下班,真不錯,之後有甚麼心得再來寫在這邊,當作紀錄嚕,如果有人想問問題也可以在意見那邊寫一下,喔耶,有新玩具真開心!

2009年2月22日 星期日

Board Game:卡坦島與卡卡城

前陣子經由學長的介紹,先跑去Always學長家玩了一款經典的國外的桌上型遊戲(Board Game)名為:卡坦島(The Settler of Catan),一玩之下覺得是個相當益智、變化又多的好玩遊戲,於是乎自己跑回台北後,就四方打聽有沒有什麼地方可以買得到,剛好老弟的同事(還是朋友?)有在賣,就特別子砸大錢去買了一套卡坦島以及它的擴充(變成從原本只能四個人玩變成可以五或六個人玩),雖然已經有打折了,但還是不便宜呢。

買回來才發現我買的是新版的卡坦島(如圖),旁邊的海洋變成整塊的,比較好拼湊,整體的圖樣也還算蠻漂亮精緻的,國外的這種遊戲的繪圖我覺得都還蠻有一種歐洲風的味道,所以我也特地買了塑膠封套把這些卡片裝起來,卡片總數還蠻高的、讓我一開始裝套子的時候還真花了不少時間。






(詳細規則請見此部落格文章介紹)

規則看似複雜,但其實介紹一次馬上玩起來就可以上手,然後玩完一場也大概就能抓到這個遊戲的核心精神主軸,下一場開始就比較會有佈局的策略產生。這陣子下來帶著這套遊戲去了國中的好朋友家玩、過年去了清境農場的飯店玩、今晚又跟資策會的同事還有朋友們在台北東區的茶街玩,每次都有不同的心得跟笑點。這樣一個遊戲的變化中,除了每次隨機不同變化的地形與資源,另外還加上遊戲中因為必須跟大家互相換牌、交易的規則,每個人個性、想法、策略都不同而演變得更加多樣,真的算是個比較花腦力、時間的遊戲。每次的遊戲進行一場大概會從四十分鐘左右到一個多小時不等,還挺能殺時間的。




另外老弟與奧莉薇他們則買了也是蠻經典的另一套桌上型遊戲:卡卡城(Carcassonne)如圖,這套在世界上也算是蠻知名的遊戲之一,各式複雜的變化還有擴充套件也讓這個遊戲相當豐富且有趣,玩起來也有互相競爭、陷害的元素在裡面,擴充套件也有公主與火龍擴充、主教擴充、塔擴充、河流擴充、小豬擴充等超多種類,相較於卡坦島則是有另外一種不同的益智意涵,整體來說也算是個好玩的遊戲。

目前接觸過的 Board Game 遊戲也只有這兩套,根據一些比較有經驗的朋友所述,這種 Board Game 遊戲種類相當豐富,台北似乎也有專門店提供玩家可以進去按照時間收費,然後可以任意選擇要玩哪些遊戲,好像生意還算不錯呢。而現在手邊有一套卡坦島以及人數擴充套件,聽說另外還有商人與野蠻人擴充海洋擴充騎士擴充等,想等更深入了解後,如果真的好玩可以慢慢採購入手,讓遊戲更加多變。

Board Game的領域很廣,聽說還有什麼富饒之城(Citadels)狼人(Werewolves of Miller's Hollow),前者比較算是純紙牌性質、而後者跟我們常常用撲克牌玩的心機遊戲或是鬼遊戲很像但卻更複雜(就是用撲克牌隨機決定誰是鬼,鬼要想辦法聯手把不知道誰是鬼的人慢慢一個一個殺掉,然後假裝自己是人的騙人型遊戲),各式各樣的,如果未來有機會,應該是個大家聚會時可以玩的好解悶方式囉。

2009年2月14日 星期六

2009 年資策會教研所春酒


IMG_6233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tchen
今年由於遇到經濟不景氣、金融海嘯的關係,我們資策會似乎各個所都停止舉辦尾牙的活動了,只剩下春酒,而今年2009年的春酒也在昨日13號在紐約紐約六樓的餐廳舉辦,全台各地的教研所同仁都集合在台北一起吃個飯,整個場面還挺浩大的。

這次的活動比起以往似乎抽獎的機會多了許多(感覺上),雖然都不是大錢,大多都是兩三千塊的現金或是禮卷,但從頭到尾感覺都一直在抽獎,還算蠻不錯的,雖然我們中心是教研所最大的中心共有三十多人,但似乎以比例來看,我們中心抽到的人還真少。

這次比較有趣的是主辦單位數位內容學院把Wii搬了來,用Wii的保齡球比賽來讓各中心進行比賽,然後根據名次來抽獎,看到這些中心主任們玩起Wii的樣子還真是令人傻眼,難道他們自己都沒玩過嗎?每個都不大熟悉的樣子,有點不可思議。

聚餐後我們組的大家一起拍了好幾張團體照,加上主辦單位發的每人一支應景的情人節粉紅色玫瑰花,整個氣氛還不錯、跟大家胡鬧拍照的感覺也很有趣,而這次小主管鎮宇還抽到2000塊,也算是不錯的小獎了,而且他願意捐出來當組費,真是令人感動啊。

今天情人節,祝大家每一個人不論單身或是有伴,都能開心喔。(Flickr 中有所有照片可看,我們中心有不少正妹還單身,大家可以猜猜哪些有機會喔~)

2009年2月12日 星期四

Happy Valentine's Day 2009


HVD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tchen
這個星期六,2009年2月14日,就是大名鼎鼎的情人節了,這次的情人節剛好在星期六的週末假日,相信外面一定會有人山人海、滿坑滿谷的「閃光彈」出沒,不論是餐廳、街上、百貨公司裡應該到處可見,對於單身的人來說可真是個很令人刺眼的折磨啊。

不過站在台灣經濟狀況的角度來看,這次情人節在週末不失也是一個很好的刺激景氣的機會,透過大量的情人節禮物、情人節大餐、情人節飯店(羞)等消費支出,應該可以提升個經濟成長率零點零零零零零幾趴吧。

不過老話幾句,這個時候,祝天下有情人都能開開心心,不論現在旁邊是不是有另外一個人、又或是暫時單身,都能夠找到自己的快樂,度過這個美好的周末假期。

Ps. 圖的意思是...又很想養隻貓來跟自己作伴,哇哈哈。

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

蟾蜍與錦鯉的畸戀



這次去清境農場的國民賓館,後面的池子裡看到的奇景,一隻令人傻眼的蟾蜍就死命巴著錦鯉的頭不動,而那隻錦鯉也沒有什麼反抗的激烈動作,乖乖地讓蟾蜍兄黏在臉上,悠哉的游著。

後來聽說有新聞報導,是公蟾蜍發情的季節,加上視力不佳,於是乎把錦鯉誤以為是火辣的母蟾蜍,就貼了上去不願放手,甚至還有錦鯉因為這樣而掛點、嗚呼哀哉。

當下看到覺得還挺好笑的,特別用相機錄下來,在這邊分享給大家看看,希望這隻錦鯉沒有死翹翹,能夠跟這位表錯情的蟾蜍先生相親相愛、當個好鄰居、好朋友,然後快快去找那一段屬於自己真正的戀情吧。

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

過年惠蓀林場與清境農場之行


IMG_6068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tchen
過年的時候,跟著家人還有爸媽的老朋友好幾家人(一共四家共十七個人),一同去了南投的惠蓀林場、清境農場、鹿谷的姑婆家、嘉義的爺爺家,四天三夜的行程,其實沒什麼休息到,但卻是很充實的,除了很久沒有跟家人一起出去玩以外,另外也跟這些叔叔阿姨們聚會聊天小喝酒,跟很久沒見到的姑婆(爺爺的妹妹)、還有爺爺吃飯。

第一天去惠蓀已經是晚上,隔天早上的惠蓀令人驚艷,美麗的紅色櫻花盛開,加上很好的天氣因而襯著藍色的天空,真的很美;而第二天的清境農場同樣的也因為天氣很好,整個山景盡收眼底,完全沒有過年時節冷颼颼的感覺,住在還算不錯的飯店,青梅竹馬的大家聊天到凌晨五點才悻悻然去睡覺,整個很拼。

第三天跑到接近溪頭的鹿谷找姑婆,吃著用炭火炒出來的菜、煮出來的米粉,還有高粱酒燒烤出來的烏魚子,平凡的家常菜卻有著不平凡的美味,喝了些紅酒,躺在姑婆新蓋好的小鐵屋中,立刻就沉沉睡去(但也是深夜一點左右了)。


IMG_6000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tchen

最後一天跟大家分開只剩我們一家人殺回嘉義後潭老家,爺爺難得見到三兄弟同時出現在老家,笑得合不攏嘴,晚餐時刻帶著爺爺還有叔叔一家人、姑姑去接近東石的海鮮餐廳吃飯,一家過年團圓的感覺才漸漸湧現,真可惜今年爺爺沒上來跟我們一起吃年夜飯。回到老家逛了小時候印象很深刻、後來也比較沒機會去逛的老家旁的夜市,好幾攤老攤販仍然賣著那些一看就知道是成衣工廠批發出來的衣服、一整排整齊的各式鞋子、五花八門的散裝零食攤等,勾起了不少回憶,但最想玩的打彈珠,卻已消失不見只留淡淡的痕跡在心中了。

一趟充滿著美景、舊時回憶的旅程在感覺飛逝的時間中結束了,一年一年這樣旅程的累積,回家後整理著照片、看著以往出去的照片,比對著相片裡每張臉上一道一道歲月痕跡,那種深切的時間戳記感受,則是提醒我珍惜當下的重要課程。也希望未來每個日子,也都能保持著知足踏實的心情過著,新年快樂。

照片前兩張是在清境農場的淳境飯店(老闆娘的小女兒蠻可愛,未婚喔)、第三張則是在去清境的路上的霧社所拍,其他照片請見我的 Flickr,很美喔。


IMG_5958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tchen

2009年1月22日 星期四

梁靜茹:屬於



屬於

填詞:陳沒,作曲:鴉片丹,編曲:WAVE G

我堅持的 都值得堅持嗎
我所相信的 就是真的嗎
如果我敢追求 我就敢擁有嗎
而如果 都算了 不要呢

或許吧 或許我永遠都不會遇見他
或許吧 或許我太天真了吧

屬於我的昨天之前的結局
我決定我的決定
屬於我的明天之後的憧憬
我迷信我的迷信
屬於我們點點滴滴的傷心
我們要各自忘記
屬於我們閃閃發亮的愛情
我們再一起努力
我們還要努力

屬於風的 那就去飛翔吧
屬於海洋的 那就洶湧吧
屬於我們的愛 該來的 就來吧
為什麼 不敢呢 不要呢

是他吧 命中早就注定了的那個他
是他吧 他原來就在這裡啊

2009年1月20日 星期二

掙扎、脫出


無聊畫了張圖,用公司提供的繪圖板,效果還不錯,Flash真是好物,感覺以後下班沒事就來畫畫、寫寫文章吧。

拆開假面、再成長

生命的複雜度遠比想像中的來得高,以前在大學、研究所的時期,雖然已經自認在很多事情已經有不少的體悟,但卻隱隱約約覺得好像問題仍在,直到現在才真真切切地面對,發現事實上還有很多需要學的。這段日子以來生活上有了很大的變化,從中體會了許多不一樣的經驗跟想法,如果要往更高的地方走去,這些似乎是避免不了的痛跟體悟,應該要好好剝開一些外頭的假面、來成長。

前年的年底失去了一個交往七年的感情,算是開啟這段不一樣旅程的起步點,七年的日子實在很長,當習慣某種模式的相處後,就這麼單純地忘了最初的愛情應該是長得什麼樣子的,忘了愛情剛開始的那種轟轟烈烈、那種灼烈地會燙傷人的溫度。

習慣當乖乖牌的我,從小的時候就已經感覺得出來自己不是個堅強的人,雖然是家中的老大,照理來說應該比小弟們更堅強許多,但後來發現事實卻不是如此,遇到許多的難題、困難,容易還是嘗試著想逃避、不要面對,所以其實國中時期有段日子曾經不想上課、躲在家裡,那段日子著實讓爸媽擔心了不少,很不應該。

長大了,大學、研究所的時期,自己全副的心力跟時間都投在感情的經營上,有個生活重心的我、習慣了這樣的溫室,一直都沒有傷害地躲在這個空間、經歷著這段日子。而當這樣的感情一結束,張開雙手我發現我的手掌心空空如也。

一直以來,個性是對什麼都有興趣,但也都不會有很深很深的興趣,如此的個性有好、有壞,好的是喜歡了解的事物多,想的面會比較廣,創意部份或許會比一般人來得多,規劃設計時會有比較好的點子可以提供;壞的部份則是樣樣都不精通,無法深入地去掌握核心的重點,也因為這樣發現自己沒有個真正觸動心底深處靈魂的興趣。

這些感受是相互影響、牽扯的,這段日子以來因為失去了一段感情,經歷了幾段深刻的刺激,讓我自己似乎不得不去面對了。想起媽媽常常的叮嚀,要我不要對別人太好、只為別人想事情,這句話說來好聽,但事實上就是我的個性缺陷,心底的我是沒有自信的,工作上的小成長無法反應到真正的現實生活中變成我成就感的來源,而平凡的生命中卻又找不到一個興趣。因此我變得只能靠著朋友、親戚、同事們的回饋來汲取那涓涓的細泉,一解我的渴。

其實寫這些心情在部落格上是我一直想要做的事情,誠實地了解自己、面對自己的問題,把這些自以為傷癒的瘡疤揭開,新生的皮膚才能復原成長,「先了解自己的愚蠢,才能畫出自己更高的天空」。但一直躊躇的原因主要還是知道爸媽會來看自己的部落格,不想讓他們擔心而已,所以也在這邊跟爸媽說一聲:『別擔心』。這個時期的我雖然痛、卻是快樂的,痛楚的同時嘴角是掛著微笑的,覺得自己學習到了不少事情,以後人生相信會更開闊些,請別為我擔心。

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

學習與成長

人在各種情境之下學習,有些事情可以從錯誤中嘗試、有些事情卻不適合,但若沒有跌過跤,又怎麼能切膚地知道跌倒的難過與痛楚,某種觀點來看還挺兩難的吧,怎麼去確確實實地嚐過酸甜苦辣、卻又不會就此跌落無底深淵無法繼續前進,這應該是比較好的情況吧。

而這些學習又很必須,每個人因為遇到的情形不同、價值觀不同、背景狀況不同,也會有著各式各樣的學習經驗跟感受,一年、兩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堆疊起來的心得,交織建構了這複雜且多彩多姿的社會,只希望自己在體會的同時、能夠保有某部份的純真,雙眼能持續散發著光芒。

沒有這些起伏、人生也稍嫌單調無趣吧。

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新年的老梗文章

2009年不知不覺悄然的來到,也突然很訝異這工作的兩年這樣就過去了,2008的去年後半段,部落格呈現長蜘蛛網的狀態,一方面是因為工作繁忙、二方面也是因為Plurk這傢伙的誕生,讓我很多想法心情都在Plurk這邊就分享、討論掉了,自己不大有時間來寫較為長篇的文章,前兩篇的技術文章還是因為計畫工作的關係而寫的,著實有點心虛。寫部落格的確還是要有龐大的熱情,並且要能在其中有些成就感,否則做起來還真的很沒動力,但想想自己一開始的初衷,希望這裡變成自己未來十年後回頭看看的電子日記本,所以我想我還是會持續寫部落格,但可能字數就會做個縮減,希望還是能踏實地記錄自己的想法跟成長歷程。

去年的2008年,實在是工作上很忙的一年,開始要處理一些計劃中比較重要的事情,負責幾件專案性的事務,到了今年更是開始有新的計畫,更負責其中的一個分項,累的同時、也還挺欣慰地覺得自己的表現至少不會太差,才會有這麼多事情飛過來,算是比較樂觀、正面、積極的去思考這累人的狀態。

今年2009年,也邁入國防役的第三年,除了覺得當初選擇資策會教研所這邊,遇到一群很好的同事、做了些自己很喜歡的事情以外,這陣子更慶幸自己在金融風暴中,剛好躲在國防役的庇護傘底下,好像比較不用煩惱被減薪、裁員的恐怖,希望在這年裏面,在新的計畫裡面也能有好的發展、能有一些成果,實踐自己的同時,也期待這個計畫對台灣的教育、科技產業能有所幫助。其他的願望當然就是希望週遭的親朋好友都能夠順順利利、健健康康地生活,這樣就夠了。:)

大家,新年快樂。

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

技術地圖撰寫 - Social Network

二、社會性/社交網路(Social Network)

1.相關標籤或關鍵字

合作(Collaboration)、實踐社群/實務社群(communities of practice)、社會性軟體(social software)、標籤(tagging)、Web 2.0

2.定義與解釋
  
  最初的社交網路理論是指人與人之間、或是人與組織之間,透過人際關係、社會關係等關係的連結,所形成的一個網路性的型態結構,相互之間的關係從親密到疏遠、從同樣興趣的聚落到各式各樣不同的領域,如此所產生的結構通常為相當複雜且龐大的。理論基礎上的社交網路包含以下幾個元素:節點(Actors)、連線(Ties)、關係(Relations)、網路(Network)。(Haythommthwaite, 2005)

  而社交網路在網際網路上的應用技術或精神直至今日則分為廣義的解釋與較為狹義的解釋兩種,大略分述如下,廣義的來說社交網路指的即為目前網際網路上的上億個節點型態所構成的網路結構,這些節點同樣地有著原始社交網路的型態,也就是可能代表著個人、代表著組織、公司、團體,而這些節點透過網際網路的連結串連在一起形成一個網路形態,當中的關係不單指現實物理上的網路線的連結,更代表了其中某些特定關係的存在。
  
而廣義的社交網路則可以透過許許多多不同的應用方式存在,例如:
  溝通連結的軟體或應用,如:Email;即時訊息(Instant messaging)像MSN、Yahoo Messenger、ICQ等;簡訊傳送(SMS)
  分享類型軟體或應用,如:部落格、照片分享網站、社會性網路標籤網站、P2P軟體
  交友網站,如:網路交友網站、約會網站、社群網站


  而較為狹義的認知,社交網路(Social Network)網站則代表了某種交友網站的新型態,代表一種新的交友型態,不只從使用者的觀點出發,讓個人自訂各自的資訊、資料、版面以外,更延伸讓使用者可以自成群組,使用者可以根據本身的需求、興趣,在這樣的社交網路的網站上進行群組的創建、加入等動作,進一步地群組本身也將延伸各式自己的活動與相關的應用情境。例如:你現在正在找一個工作,但你週遭的朋友並不一定有這樣的工作機會可以提供,但經過社交網路的連結,你可能透過比爾的朋友凱文、凱文的朋友喬治、喬治的朋友麗莎,發現麗莎那邊有個工作機會提供給你,也就是說,早期的社交網路型態由於沒有網際網路的支援,變得較為隱晦不明、且資訊傳遞較難、不易有效益出現,而透過社交網站的運用,則可以讓這樣的連結更加清楚且方便,並且達到迅速有效的資訊傳遞、知識傳播、同儕分享的目的。

3.國外現況

  以整個國際現況來看,其實整體的網際網路世界早已形成一個複雜且龐大的社交網路架構,除了透過網際網路的連結以外,各式的通訊連結也同樣呈現這樣的結構,全球各地每個人透過MSN互相自成群組、透過部落格串聯成大大小小的團體、透過電話作人際溝通…等,也因為如此,人可以接受的資訊量日趨龐大、觸及的範圍也逐漸拓展至全球各地每個角落。

  就社交網路較為狹義的定義來說,目前國外最知名的社交網路網站有兩個龍頭:分別為Facebook與MySpace,而這兩大網站分別介紹如下:

MySpace:



  MySpace若以簡單的定義來說可以視其為一個擁有完整Web 2.0元素的交友網站,裡面提供了各式各樣的功能模組如:個人資料(personal profile)、部落格(Blog)、群組(group)、相簿、音樂、影片分享、互動功能…等。這類社交網路類型的網站比起傳統的交友網站多了許多2.0的概念,就如一些從使用者角度做出發點的朋友邀請、群組建立等,並且可以多樣化地設定個人的版面、內容、常用功能等,讓使用者擁有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MySpace在2003年8月成立,在2005年被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以5.8億美元所買下,總部設在加州,在2006年9月份的統計,MySpace上已有超過一億的使用者賬戶,且每天以23萬新註冊使用者的數字成長中,其平台共約有十五種不同的語言。



Facebook:



  Facebook也是全球知名的社交網站,成立的時間為2004年2月,較MySpace晚,但在今年的調查報告中,Facebook的每月使用者造訪數首度超過了MySpace,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龍頭,根據ComScore的數據顯示,Facebook在2008年五月份的每月使用者造訪數為1.239億人次,網頁瀏覽量為506億次;而MySpace在同月份則為1.146億人次與454億次網頁瀏覽數。Facebook是於2004年由哈佛大學的研究生Mark Zuckerberg所創立,目前提供了超過20種語言版本平台。



  Facebook的中心內涵與MySpace相同,皆為一社交網路類型的網站,提供各式的功能模組讓使用者自行設定、建立資訊等,但Facebook較MySpace不同的、也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點為「開放平台的精神」,此點的精神主要與網路巨擘Google一樣,Facebook開放了其網站的系統平台規格、並提供相關的應用程序界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讓全球各地的使用者可以透過這樣開放式的技術來撰寫可以在Facebook上運行的功能模組或小程式。透過這樣的模式,2.0開放的精神為Facebook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流量與成長,此後Facebook更開放了翻譯計畫,直接邀請使用者為Facebook的網站進行語言的翻譯,運用相同精神的操作手法來進行網站規模的拓展,且收到了令人驚奇的效果,足見Web 2.0的趨勢與衝擊。



  最後介紹一個屬於較為小眾,但卻也是社交網站上一個獨特應用的網站,名為Linkedin,在眾多社交網站中,Linkedin特別不一樣,使用族群鎖定在商務人士、也就是在商業(Business)的領域,其服務核心在於提供一個拓展職場人際關係的虛擬平台,因此在Linkedin上交朋友的目的通常皆有其目的,不論是找工作、或是找人,相較於前面所述的MySpace與Facebook鎖定族群為大眾族群有相當大的不同。Linkedin在2003年5月正式成立,直到2007年時每個月已經有320萬的造訪人數,相較於2006年,成長了485%,而在2008年10月份的調查中,Linkedin上已經有超過三千萬個註冊使用者,且領域涵括150種商業類型。



  嚴格來說,Linkedin與其他交友網站所提供的功能上主要沒什麼太大的不同,但其中為了其特殊的商業性質,Linkedin導入了一個特殊的應用模式:介紹人的機制(referral system),使用這樣的機制,讓人跟人不能完全直接透過網站上的搜尋功能互相聯繫上,還是必須透過人來介紹人,也就是說,假設你今天在上面想要找一份工作,你可以搜尋出提供這些工作的一些人,但卻沒有他們的聯絡資訊,只有很基本的資料,因此無法直接去取得這樣的工作機會,而是必須透過認識的友人帳號,經由朋友的介紹才能取得資訊。這樣的模式其實就跟現實生活中類似,透過朋友的介紹來取得工作的機會、或是找到適任職缺的人才等。

  相較於大多數網路應用服務都是建立在快速、直接的特性上,來吸引大量的使用者,Linkedin回到其鎖定領域的特殊需求:「幫企業找最有價值的專業人才」上面,表示Linkedin一開始相當清楚的市場定位。Linkedin創辦人霍夫曼(Reid Hoffman)說:「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我們將網路的特性和人際關係互動結合起來,Linkedin就此誕生。」也因為這樣,Linkedin成功了為美國的企業人力就業市場開闢了另外一條特殊的管道,讓較為專業的人士可以透過其平台並運用其社交網站的模式來找到人、或是找到工作。就筆者參與美國數位學習研討會的經驗看來,這些專業人士至少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皆有Linkedin的註冊帳號。


4.國內現況

  就廣義面的角度來說,國內的社交網站類型可以把funP、無名小站、pixnet、Yahoo部落格、中時部落格、UDN部落格…等,皆屬類似的範疇,擁有著「社群」、「社交」等元素。而就狹義面來說,國內社交網站類型的應用較無一個很成功的應用典範範例,無名小站算是相當知名的範例,但卻最早是由相簿分享型態發跡,直到目前為止更整合了多樣化的功能在網站中,雖可視為社交網站的類型之一,卻與國外的以社交為中心的概念有些許的不同,但仍在此做介紹如下。



  無名小站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很早BBS盛行的時期,1999年當時由交大的研究生使用學校的網路資源所創立,那個時候只要在交大無名小站BBS註冊的使用者,皆可以免費使用網路相簿的功能,也因此吸引了相當大量台灣的網際網路使用者。直到2005年,無名小站脫離交大的支持出來自行開設公司獨立運作,到2006年年底,無名小站正式被台灣Yahoo奇摩收購,並整合兩方面的帳號,相繼提供各式各樣的服務在無名小站上。



  早期無名小站是以個人相簿為出發點,每個人可以上傳自己擁有的數位照片至伺服器上,並做分類、管理,然後透過好友功能將這些相簿做連結,已有隱含社交網路的概念,而目前無名小站上共提供如:相簿、部落格(網誌)、影音分享等主功能,還有許多互相連結的好友功能在其中,已為目前台灣最受歡迎的相簿分享網站、以及部落格網站,並藉由其所提供的平台,造就了許多網路界的名人如:彎彎、輔大猴、九把刀等。商業模式除了廣告經營以外,註冊其基本會員雖為免費,但有許多的空間限制,因此有付費類型的銀卡、金卡會員等機制,提供大量、無限制的伺服器空間供使用。

5.未來趨勢與發展建議

  社交網站在全球的發展曲線仍持續向上,Web 2.0的趨勢在前兩年將這類型的網站帶到最高峰,而目前前幾大社交網站的流量、註冊使用者仍還算成長,但卻比較趨於和緩。在網際網路的基礎建設持續進展的今日,雖已有相當大量的電腦透過網路做連結,但這樣的發展仍舊持續地成長下去,就分析圖表來看,全球在2010年的網路互相連結的節點量將達五億,這樣驚人的數字所建構出來的網際網路,其複雜的程度已經超乎人類想像,而當中所產生的機會更是可以預見。站在台灣數位學習產業的觀點來看,未來透過社群網絡(Social Network)的方式所聯結起來的電腦,使否能在上面發展創新的學習模式,不同與目前單純只應用在交友的模式,在學習上,如何透過社群網絡的連結,來即時地鎖定這網絡上的專家、解決當下的問題;搜尋到這網絡上的資源、達到教材製作的目的。社群網絡的影響將改變傳統數位學習「單機」支援的思維模式,如何讓台灣的數位學習產業了解社群網絡(Social Network)的「多機」連結的型態,發展相對應的學習工具與平台,一定是發展的重要項目之一。



6.實際範例網址
MySpace:http://www.myspace.com
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
Linkedin:http://www.linkedin.com
hi5:http://hi5.com
Orkut:http://www.orkut.com
無名小站(Wretch):http://www.wretch.cc
痞客幫(Pixnet):http://www.pix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