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31日 星期四

第一百篇文章:Blog = Resume

從開始經營部落格開始至今,過了兩百多個日子,幾乎是從開始進入社會、變成上班族一員開始跟著我成長,不知不覺也貼了一百篇文章了,總算進入到三位數。感覺上,慢慢累積的這些文章內容,在十年後、二十年後回頭再來看看,不論是感到幼稚、或是點亮起回憶,應該都會有許許多多不同的感觸吧,所以希望這個Blogger能夠撐久一點,最好以後還提供文章打包的機制,不要讓我這些紀錄付諸東流。

其實我一直都覺得未來部落格會變成履歷的一環,找工作、換工作、推甄學校、研究所等等,直接附上部落格的網址,而這些長官們也可以透過部落格的文章來檢視這個人的個性、內涵、專業能力等,從部落格的文章、長期所累積的成果,來判斷這個人的各向度,應該是個相當值得參考的一個指標性產出。但也因為這樣,我也覺得以後慢慢的,數位版權的機制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大量資訊產生的結果,資訊的內容面到底是由誰所產出、原始作者是誰,變得相當難以去找出來,大量轉寄、轉貼的結果,讓一個知識片段的原始產生者的資訊消失,從黑暗面來觀察,更是讓有心人士可以從中獲取某些不當利益。所以未來一些數位版權的技術應該會漸漸變得重要,對於圖片、影片,或許有類似浮水印的版權機制,但對於文章本身呢?是否有什麼機制可以把文章內容做版權上的保護呢?(但版權機制的存在對人類社會到底是好是壞?又或只是資本主義下的利益分配產物?這些應該可以另外討論)

經營部落格的兩百多天、撰寫文章一百篇、上班族日子三百多天,經驗的累積、實務的學習、生活的體會、感情的經營、人際關係的維持等,點滴在心頭,社會化過程讓我們漸漸變成以前小時候我們眼中的大人,我似乎有點在抗拒著,但這卻好像是不可抵擋之力…。

2008年1月30日 星期三

位置影響判斷

之前曾經提過,各個不同層級的人會有代溝,這代溝不論是從年齡而來、又或是從所處的地位而來,通常都會造成互相抱怨的情形產生,但其實我想,如果在不同的位置上看事情,的確會有不同的角度,就像實際生活上在一樓所看到的景致跟在十樓所看到的景致就差很多,而根據所看到的景致所規劃的做事方法、處理邏輯也當然會有差別,但是怎麼去跳脫所處的位置帶給你的「絕對」影響,在某些狀況下試著去體諒別人不同角度的思考方式,然後做出正確的判斷以及處理方法,相信是大家一輩子都應該學習的重點。

當然在絕大多數的情形中,大家都應該是覺得自己思考的、想做的、認為的都是正確的,但是事實上每個人都有一些盲點,如果剛好這些事情就是盲點所在,真的就很難以去做溝通。其實在社會上也不一定會有很絕對的對錯,有時候兩個人認為重要的東西不一樣,就會產生不同的價值判定,更影響後面的處世方法,所以多聽、多看、多思考,還是最重要的吧。

圖片來源

2008年1月28日 星期一

Metcalfe's Law 

Metcalfe's Law 

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是由全球知名網路設備領商3Com創辦人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所提出的網路效應:「網路的價值,為使用者的平方」,也就是:v=n²,其中 v 代表網路的價值,n 代表連結網路的使用者或節點總數。梅特卡夫定律也常常被拿來跟摩爾定律(Moore's Law)搭配解釋現在的網路世界的發展趨勢。

但仍有討論空間,也有人認為梅特卡夫定律是有問題的,如下網址,
Metcalfe's Law is Wrong

但不可否認的,網路節點數量龐大到現在這個程度,加上如今硬體與網路基礎建設的快速佈建與發展,上面能夠產生的效應或是價值絕對是無可估計的、幾乎可以說是絕對達到天文數字的規模,也創造了更多機會等著我們去挖掘。

參考資料
Wikipedia-Metcalfe's Law

2008年1月24日 星期四

代溝

一個世代與一個世代之間的差異相當大,不論是心態上、生活模式上、習慣上、想法上…,許許多多的面向都會有所不同,時代與科技的進步造成生活環境改變、思考文化不同,培養出來的各個世代當然就會有著不同的邏輯思維與行為習慣。好些年前聽著張惠妹、蔡依林、周杰倫的歌,但老爸老媽在車上總覺得很難聽,總說這些歌手怎麼都像是掐著喉嚨在唱歌似的,怎麼也無法苟同這是個好聽的音樂,但年輕的我們總是也感受不到這有什麼難聽的。最近開始聽了以前高中時期常聽的一些英文專輯,像是Mariah Carey、Savage Garden、Backstreet Boys、Boyzone、Celine Dion等「當時的」流行音樂,現在聽來仍舊是相當懷念、很喜歡的旋律,但也才驚覺,這些音樂在現在的國高中生耳裡,或許又真的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這樣的情況在企業界內部也會有相同的情形發生,每一個世代的主管思考方式都不大一樣,年輕的員工永遠都在抱怨上面年紀較大主管的管理方法,覺得主管很固執、不知變通、腦袋沒彈性、愛壓榨人…,而主管也持續著在煩悶、苦惱著為什麼這些年輕小夥子都不懂我的用心?這些才是真正處理事情的方法,而不是你們想的那樣那樣。自從自己變成上班族的一員後,感覺也比較深刻明顯了,這種現象也不是某個領域特有,似乎任何企業內部、公司裡面,都會有這樣的情形,員工持續地抱怨著老闆,而老闆也永遠地不滿意員工。而以Web 2.0這個科技的角度來看這個文化上的狀況,可以預言的這個情形只會越來越明顯,因為迅速無比的科技造成文化上也跟著做了相當程度的快速變遷,每一段文化都變得較為短暫,除了讓一個人從小到大變得必須彈性的去吸收學習各項新知以適應環境以外,各個世代之間的鴻溝可能會差距相當明顯。

但同樣地,其實或許也沒這麼嚴重,這樣的快速變遷環境反而造就了能快速改變心態、想法、思維、方針的人類,也就是說,透過某些程度的溝通與資訊的交流,反而是讓新一代的人們比起以前早期的人更容易改變並接受新知,反而讓代溝變得不那麼明顯可見,甚至根本不會產生代溝!

其實結論就是,不要讓自己習慣於某種文化或環境,而造就一些固定的事物,不論是生活方法或是思考邏輯,要讓自己能夠傾聽、閱讀、吸收、內化很多的想法與知識,不要讓自己變成過於以經驗、歷史來判斷事物的人,這套方式在早期農業或基礎工業的領域上或許是相當重要且有用,但站在這樣全新截然不同的世界上,讓自己更具備彈性,應該也是個相當重要的、該學習的事情,不斷地讓自己保持學習的心情吧。

【後記】附圖本來是想找個什麼大峽谷啊、深谷之類的來代表代溝,後來覺得還是用個比較令人賞心悅目的溝,都是溝,就開心的欣賞一下吧。

2008年1月22日 星期二

Hero

瑪麗亞凱莉(Mariah Carey)和帕華洛帝(Pavarotti)兩個在演唱會合唱英雄(Hero)的片段,我聽的起雞皮疙瘩,從背脊一路麻到頭頂,尤其是帕華洛帝剛開口唱的那兩三句,真是太恐怖了...。推薦大家可以聽一下,再上班時間花個五分鐘聽聽,讓自己放鬆。:) (最近在找一些舊的西洋流行歌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資源可以提供呢?比如說像Mariah Carey、Celine Dion、Linkin Park、Bon Jovi、Eagles...等,拜託了~)



附上英雄(Hero)歌詞:
There's a hero
If you look inside your heart
You don't have to be afraid of what you are
There's an answer
If you reach into your soul
And the sorrow that you know
will melt away

And then a hero comes along
With the strength to carry on
And you cast your fears aside
And you know you can survive
So when you feel like hope is gone
Look inside you and be strong
And you'll finally see the truth
That a hero lies in you

It's a long road
When you face the world alone
No one reaches out a hand
For you to hold
You can find love
If you search within yourself
And the empiness you felt
Will disappear

And then a hero comes along
With the strength to carry on
And you cast your fears aside
And yuo know you can survive
So when you feel like hope is gone
Look inside you and be strong
And you'll finally see the truth
That a hero lies in you

Lord knows
Dreams are hard to follow
But don't let anyone
Tear them away
Hold on
There will be tomorrow
In time
You'll find the way

And then a hero comes along
With the strength to carry on
And you cast your fears aside
And you know you can survive
So when you feel like hope is gone
Look inside you and be strong
And you'll finally see the truth
That a hero lies in you

----------------------------------------------------------------

That a hero lies in me
Remember the songs u chatted with me
Not too much, but enough
HERO, Thank GOd I Found U,
Welcome to My Life,
I Need U, Hollaback Girl
In The Dark, How Do U Do

The song is great
And the meaning u had told me last year
I'll remember that forever!

I know that there a hero lies in me
so, don't worry about me
Just do what u have to do
"Just do it!"
The phrase BOX told me last night
Let's do our best for our dream~

2008年1月21日 星期一

Funny

最近年初工作繁忙、忙著弄計畫一開始的各種規劃工作,另外也有很多事情都不大順利,心情其實呈現好一陣子的無力狀態,一直到最近領了年終、也把訂做的西裝拿到手,又買了NDSL,灌了很多很多很多的遊戲後,才發現有一款遊戲還挺有趣的,這幾天都花了不少時間沉浸在遊戲中,出乎意外的又往宅男完全化的路上邁進了一大步。

西裝在上個星期領年終那天時總算做好了,不過我是過了兩天才去拿,掰個指頭算一算也做了三個多禮拜,應該是那家生意太好了吧,有點傻眼的久。最後去試穿時覺得真的相當合身,整套西裝穿在身上就像是按照著身體的曲線般起伏著、服服貼貼,穿起來感覺很舒服,而深藍色直條紋線條花樣似乎也讓自己身材修長了些。但肩膀的部分還是稍微看得出墊肩有跑出來一些些,雖然並不明顯,可是被我這龜毛的人眼尖看到了,總覺還是有點礙眼、是唯一比較不滿意的地方。

領年終那天則是帶著開心的心情跑去台北地下街去買NDSL,哈哈哈。一開始找了學弟推薦的摩力科(字沒錯吧?),NDSL本機 + Kinston2G記憶卡 + R4卡 + 保護貼 = 6550。問了有一個新的什麼DSTT卡,反而比較便宜,但人就是ㄋㄠ,看到便宜了四五百塊反而擔心,想說為什麼出的新卡會比較便宜,反而R4比較貴?又想到說可能R4用了這麼久,相關資源應該比較多,要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比較好找,因此還是決定買R4。(聽說最新的還有一個什麼cycloDS Evolution的,不過超級貴,所以也沒問)。東問西問至少問了十幾家以上吧,有些不是貴得離譜(比摩力科高個兩三百塊,然後工讀生一臉無奈也不好意思的說:「老闆定的,我也沒辦法改」),或是沒有Kinston記憶卡(只有什麼聯強代理的沒聽過的牌子、或是Sandisk),最後總算問到一家印地安是報價6400,就決定衝了,挑顏色的時候著實想了一下,最後決定買深藍色(黑白兩色太多人有、其他顏色看起來又不好看,不過紅黑色的那款很棒,很有質感,可惜沒有公司貨、只有水貨,而且貴七百塊)。

店員給我們驗了驗機子的螢幕亮暗點、然後確定無誤後也相當細心地幫我們貼了螢幕保護貼(發現螢幕保護貼還蠻難貼的,要來來回回好幾次,還要用上膠帶),因為台北地下街九點半就結束了,我們弄東弄西把店員搞得十點多才結束,還真是謝謝他了(店員看起來蠻斯文,好心帥哥一枚)。回到家以後立刻把手邊有的遊戲都灌了進去,初步玩了些有的沒的遊戲(瑪莉歐賽車、太鼓達人、右腦達人等),想到隔天還要上班,只好乖乖的收起來,早點睡覺休息。

後來玩了幾天,了解了R4的整個大致操作方式,改了自己喜歡的佈景主題(選了個像是iphone的,哈哈),也跟學弟們抓了幾個遊戲後,發現了一個可以讓我沉迷在裡面的遊戲:「雷頓教授與不可思議之城鎮」!這個遊戲是敘述雷頓教授帶著助手到了一個城鎮中幫忙解決一個夫人所委託的案件,遊戲的主軸是可以在遊戲當中解決不少謎題,而整個遊戲繪圖的風格也有點像是宮崎駿那種帶著溫暖的色調,我也相當喜歡,玩著遊戲解著謎題,就像是看著一部有趣的動畫片一樣,可以讓我一下子就一兩個小時飛快地過去,解謎成功也覺得挺開心的。上週回家還跟老媽一起解了其中不少個題目,發現老媽動腦也挺快的,有不少題目是他解得比我快的,當中也有幾題是我們怎麼解也解不出正確答案的題目,當然絕大多數都是日文相關的問題,殘念。囧

最後還是推薦有NDSL的大家去玩這個遊戲(應該很多人都玩過了),然後沒有NDSL的快去買一台吧,瑪莉歐賽車大家一起連線也超好玩的,真的可以殺不少時間。最最後面補充一些認真議題,其實買這個主要也有一部分是為了研究行動學習相關解決方案的,透過NDSL的載具,如果能在上面發展優質的學習軟體遊戲,應該是會有不小成功的機會,可以好好研究這方面的商業模式。

2008年1月16日 星期三

語言階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跟我一樣的感覺,或許在年輕一輩身上可能較不明顯,但在跟我年紀差不多或是更大的人的感受上,不知道會不會也有我這篇想說的,那種語言也有階級層次高低的感受。

其實在台灣這個已經算是某種程度高度開發的社會上,雖然物質層面已經達到某種水平,但事實上公民與社會進步的那面或許離先進國家還有一段路要走,就如同今天想提出來的「語言階級」這個概念上來看,就有相當明顯的現象。大家最清楚可以看得到的例子就是英文與華文的差異。在台灣,大家很害怕講英文,覺得英文講的差似乎是件很令人不好意思的事情,然後看到別人講得一口流暢的英文卻又在心理升起一股複雜的情緒,似乎有點羨慕、但又帶點忌妒的阿Q心態,這樣的心態讓大家不好意思開口講英文(日本人這個現象似乎更明顯),只要有老外來問路、或是在路上看到老外,多少都有點卻步而不敢接近的心情,但另一方面心裡深處或許也很想跟外國人聊天、練習練習英文、或是接觸各國不同的文化(以上都是我個人的矛盾心情,哇哈哈)。

另外一個比較隱含的狀況,不知道大家有多少人有感覺,又或是我自己的感受罷了。另外這個狀況則是台灣目前所謂「國語」以及「閩南語」的落差,現今的教育制度開始強調母語的重要性,開始在基礎教育如小學、中學的課程中放入母語,如閩南語、客語、原住民語等相關的語言學習課程,所以或許這種感受以及現象對於新一代的小朋友或許並沒有這麼明顯。但就我們這代之前的人來看,小時候並沒有這樣的觀念,似乎在學校就是習慣講「國語」,週遭沒有人會在學校講閩南語或客家話,一直到大學,同學們私底下才會比較常講。而更早不民主的時期更是有一些在學校禁止說閩南語以及客語的政策,另外也有一個感覺比較明顯的現象就是不論在八點檔戲劇、節目中或是當時的電影中,清楚傳達給別人一種講閩南語的人就是比較低俗的感覺,一個電影裡面,有比較高等想法或是看起來比較有氣質、聰明的人,講的永遠都是一口字正腔圓的「國語」,而這些人通常會去拜訪一些比較基層的民眾、或是比較低俗的壞人、沒水準的傢伙,也都永遠「剛好」地是滿口閩南語、嚼著檳榔、台灣國語很嚴重的形象。

或許這種意念的傳達並不是相當地明顯,並不是那種直接在口中貶低別人、或是區分階級的動作,但是久而久之、時間長了其實多少都會有其影響。至少在我的心情上來看,的確很常時候會覺得閩南語的很多用法「感覺上」「似乎」比較低俗,而在所謂「國語」中也「似乎」比較好些,但事實上若是直接追究那些用字遣詞,應該幾乎都是類似的意指,所以應該是沒有所謂的低俗或是不低俗的層級之分。另外生活中應該也會有許多感覺講閩南語的人似乎就好像比較是下階層的人的那種感覺,大家可以體會經驗看看。

會提出這個感覺就是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因為這樣的狀況,所以未來還是應該回歸本質,判斷一個人不是因為他說的語言是什麼(英文?國語?閩南語?),而應該去聽並了解他說的內容,才根據內容來判斷對一個人的印象。我認為其實在語言或是文化本身並沒有所謂高低之分,只有適不適合現在的社會的分別,但不代表適合現代社會的語言或文化就是比較高層次的語言或文化,然後可以瞧不起低層次的語言或文化,不同的語言與文化之間都應該相互尊重,對於一些傳統文化甚至我們應該抱持著要努力保留的心態,讓一些貼近這塊土地的東西可以保留著,帶著現代化、先進的心情,貼近著土地、了解土地、調整方法去做著「本土化」的事情,這樣的作為對這塊土地才是有幫助的。

圖片來源,推薦,很多漂亮圖檔。(Y)

2008年1月11日 星期五

汪汪喵喵

從小的時候就一直很喜歡動物,也不知道為什麼,對各種各式各樣的動物都還蠻感興趣,哺乳類、爬蟲類、兩棲類…,一直到現在最喜歡、也最常轉到的頻道也是動物星球頻道。回頭想想,為什麼對動物這麼有熱情,可能是喜歡動物的那份單純吧,尤其是貓跟狗,除了單純,更多出了一份貼心(因為比較聰明),很沒有心機(即使有心機也是那種很好笑的心機,為了食物,但一眼就被人類看穿的心機)、很容易了解(只為了食物、只為了一個單純安身立命的家)、對人類無私的付出(這點狗比較明顯)…,貼個超可愛的連結給大家看,就是之前日本貓咪鍋的影片。



最後不免俗的還是要呼籲一下注重環保、愛護地球,好好跟這個綠色大地上的生物相處,那些,才是人類最根本的、永續的、真正生命的初始。

2008年1月9日 星期三

味道


之前看過小說以及電影版的香水,當時對作者在書中描述主角葛奴乙所擁有的、世上獨一無二靈敏的鼻子,可以精確的分辨空氣中帶有的各種味道因子,進而可以聞到許多醉人香味時的心境。同樣地,在我的體認中也有類似的想法,一個人身上的味道對我來說我會相當地重視,因為一個好的味道不但可以讓人不會排斥跟這種人相處,更是在剛見面時就會在第一印象上大大地加分。一個大美女需要有個好聞的味道來襯托,一個帥氣的男生如果擁有個清新的味道,相信對女生來說應該也是蠻必殺的吧。

而且探討到味道這回事,我覺得應該跟生理學應該綁在一起講。感覺上,味道的散發根本就是費洛蒙的傳遞,走在路上、工作場合中,有時就容易被瞬間的一個味道所吸引,而突然感受到心兒一跳,回頭仔細找尋那群人中、那位跟你在斑馬線上擦身而過的傢伙。而如果一個女生身上擁有一種令你魂牽夢縈、在心中徘徊不去、久久不會散開的味道,這個女生通常對你來說也是一個不會太糟、多少都會帶點好感的人。所以感覺上,味道的喜好似乎跟人的喜好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畫上等號,更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某些人的味道也只有某些人會喜歡,你覺得這個人的味道好聞,但另外一個人來聞卻不一定是這樣,可能覺得很不喜歡、甚至很討厭。辛曉琪的歌「味道」中也寫出了這樣的體認:「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襪子,和你身上的味道,我想念你的吻,和手指淡淡煙草味道,記憶中曾被愛的味道。…」

而味道的來源則是有許多種,外在的從沐浴乳、洗髮乳、香水、乳液…一直到所處的環境所影響等等,而從內部來看,就比較沒有特定性,因為就是看每個人的體質、遺傳、習慣等,都會在身上組合出各種不同、千變萬化的味道出來。通常身上基本的味道幾乎比較難以改變,平常吃的東西或許有影響、遺傳也會有差、這類型的味道定了下來之後,想要改變不是簡單的事情,就像一些很愛打球、愛運動的男生一樣,身上那股味道恆久不變,而打完球時更是相當的明顯,可是即使是流汗後,每個人身上味道也不大一樣,有些人是刺鼻的酸味,會令人討厭,但也有些人是會散發出費洛蒙般的男性味道,也可以讓一些女生心醉神迷,常常有句成語形容女生運動完「香汗淋漓」也是同樣的,女生大部分在運動完後的味道不至於太恐怖,有些女生還因為運動而散發出勾人的氣息。

但是這種自身發出的味道就像是基底一樣,是味道的基礎,而再根據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在外部加上各式不同的味道,香水啊、洗澡啊等等,這些加上去的味道有時會掩蓋掉大部分自己的味道,但仔細聞的話,還是會發現這些外部味道其實並沒有完全掩蓋,細細的去了解其實會發現只是做了某些綜合的動作而已,(除非灑上恐怖劑量的香水),變成另外一種全新的味道(不論是香是臭,因人而異),世上獨有。這種味道就是人跟人交往的一個重點環節,好的味道可以吸引人,壞的味道就會讓人敬而遠之,而再更進一步的討論到男女朋友的交往上,則也有頻率的關係,同樣頻率的人喜歡類似的味道,就會被某種特定味道的人所吸引,油然而生一種愛慕之情,男對女、女對男都應該會有相同的狀況,人家說,醉人的味道我覺得形容的相當貼切,一個心儀的、有好感的、性感的、喜歡的、火辣的、令人動心的女生身上的味道,常常真的都是中人欲醉的,聞到後腦中呈現昏昏沉沉的狀況,舒服卻又搞不大清楚週遭的事物,喝了上帝給的一杯人性的美酒一般地醉醺醺。

我幾乎可以體會香水書中作者形容葛奴乙想要保存味道的心情,有的時候一個好聞的味道可以讓人沉醉地一聞再聞,像吸毒一樣上癮。小的時候我很愛聞米的味道,喜歡把頭整個埋進米缸、米桶中聞著白米的香氣,那時心裡還想說為什麼市面上都沒有賣米味道的東西,如果有的話我一定要買之類的。長大了比較少機會聞到米的味道,不過那個味道一直藏在記憶深處,到現在有時回家還是會打開米櫃聞聞,而反而是在路上常常會聞到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味道,但因為不是持續在聞,所以味道忘記得也特別快,只記得常常聞到超好聞、很想大聞特聞的味道,卻無法形容出是怎樣的一個味道了。
(貼完這篇大家會不會覺得我是變態呢,真糟糕)

圖片來源

2008年1月7日 星期一

帽子化台灣

以前的文章曾經說過,華人世界的科舉文化持續影響著現代社會,帶來的缺點就是過於重視學歷背景,大家都為了考試而考試、而非為了學習成長而考試,造成所培養出來的「高學歷」人才不見得在其領域是有相對應的高能力,而單純只是在其領域有考試能力的,一個人的專業不是來自最重要的興趣,是當下社會看起最賺錢的行業,人們沒有主動的活力、沒有熱誠,生產力、創造力相對低落,在這個冷冰冰的都市叢林中,過於強調考試至上的文化更會帶來許多文明的心理疾病,人們對自己的工作沒有熱情,生活沒有重心,心理疾病越來越多、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嚴重。而在現在這個網路發達、資訊爆炸的時候,漸漸地,這個現象會越來越矛盾,常可以發現學歷越來越不代表實力,而真正的實力判別更是沒辦法只靠學歷即可了解。

這篇文章名稱為帽子化台灣其實有兩個比較想要探討的重點,在意象上都跟帽子有相當大的關係,首先要談的就是一種蓋大帽子的問題解決模式。

長期以來常常不論在生活週遭或是在新聞上,都可以看到這樣子的大帽子模式,當有兩個不同的意見在討論時,通常其中一方就會給另外一方扣上一個大帽子,而這個帽子通常是個反面的帽子,然後給帽子的一方再根據這個大帽子,來否定對方所有的言論。最常看到的例子就是會有一種話語出現:「那個人自己都怎麼樣怎麼樣,他說的話最好是有理啦。」,也就是說,通常判斷一個人的話語有沒有道理,不是依照話語內容,而是先入為主判斷一些其他的事情。其實在這種情形下很多事情都變得沒有討論空間,或是就失去了機會把事情做更好,其實是很可惜的。或許在某些狀況下,的確這個人是有些問題存在,但不代表這樣的人說出來的話就沒有聽的價值,而只是說可能自己在聽的同時,要知道這個人的立場跟想法,另外特別地去注意是否有因為這些預設立場而所做出的推論跟意見,造成較為沒有參考價值的內容,才決定這個人的意見值不值得參考,而不是一開始就因為他的立場跟你不同,就全盤否定對方的想法跟建議。

另外一個帽子文化,跟上面那種愛蓋人家大帽子的行為又不大一樣,但也是大帽子的一種。就是台灣人很愛看著人家戴著大帽子來講話,說白話一點,就是說台灣人很喜歡掛一些有的沒的頭銜,然後根據這些頭銜來判斷他講的話有沒有道理、是不是有說服力。也就是說,在台灣,很多的時候,大家會看你年紀輕輕、沒幾根鬍子,或是你沒有什麼顯赫的背景,就比較不會注意你的發言(其實我也不大確定國外這種狀況嚴重不嚴重),所以在某些情況下,年輕人要出頭變得會有比較多的努力要做、必須克服比較多的難關,即使這個傢伙可能是很有一些想法的。記得有一個比較印象深刻的案例,不知道是哪個知名的部落客要上電視台,亮相之前節目的執行製作才臨時問他,說是否能夠提供一個漂亮的職稱,例如某某顧問、某某老師之類的,這樣才能說服觀眾。

這種例子很明顯的表現出台灣人在文化上的某些盲點所在,而這樣的盲點其實在於對事情的處理或判斷上,應該容易造成誤判或失去某些絕佳機會的結果,我想,很多事情不是單純地就能得到答案、或是簡單的就能判斷結果,如果沒有投入一些資源或付出一些心力,從表象上或是簡單資訊中就下定論,很容易就沒辦法好好掌握一個應得的機會的。

圖片來源。

2008年1月2日 星期三

新年快樂

這個篇名大概是全世界所有的部落客在這幾天最常使用的關鍵字吧,在這個Web 2.0風潮漸趨明顯的態勢下,每個人都成為出版商、都成為電台的播送員、都成為「自己教義派」的教祖,每天不同的知識、心得、經驗在網路上分享傳播,這樣的模式影響了人的生活行為,不論在學習的習慣上、經驗的累積上、資訊的擷取上,許多的面向都跟以往不同,速度、數量飛快的成長演進,知識片段化、縮小化(最近發現知名部落客Mr. 6的文章也有變短的趨勢,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因為開始體認到這個Web 2.0精神,發現長篇大論通常不見得能達到相對應的功效。但文章的長度到底多少才是最好,或許也有其他探討空間,找機會可以想想、寫寫),在新的2008年又會有什麼樣的風潮誕生?

今天在公司讀書會的時候,討論到一個特殊的單字,叫做「Organic Business」,亦即「有機事業」,這種所謂的有機事業不是指說栽種有機植物來販售,或是提供有機食物給現在的都市人,而是所謂在Web 2.0的浪潮中,好的企業都會擁有的一個特性:「Organic」。會中大家針對了這個單字提供了不少各人的想法,有些人覺得在事業體中導入顧客回饋(Customer Feedback)機制,則算是一個有機的狀態;也有些人認為有機體能夠吞噬不同食物來達到不同的效果,如同企業中導入各類不同的模式(Model)來達到企業成長的目的等。

我想這些應該都各有各的道理,而在這邊我提出我的想法跟見解,我認為的有機事業(Organic Business)是因為Web 2.0的原因而起,如同以前常提到的,新的資訊爆炸時代來臨,基礎建設網路的普及化、加上漸漸在網路這個管道上流通的資訊越來越多,高流量的知識透過網路傳達到世界各個角落,漸漸地造成在許多資訊或知識的擷取上,人們不再是透過學校、不再透過專家、不一定要詢問鄉里間的耆老、也不見得必須請教領域的達人,來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樣的情形下,環境跟資訊變遷也更加的快速,這種速度縮短了某些知識傳遞的週期,早期一個技能、一個概念、一項知識,可以傳承運用相當長久的一段時間,但現今這個社會卻不然,許多的知識概念流通迅速,馬上就過時、隨即就被大家所知悉,很多知識不再是專有獨門絕招,更開放的網路空間帶來更開放的知識變遷,而這樣的知識變遷速度就造成了有機事業不得不誕生的因素。

自然環境的生態法則,進化論、淘汰機制、弱肉強食,造成了生物的多樣性與進步性,雨林、沙漠、極地、高山、深海…,不同的自然環境生態造就了底下不同的生物型態,但這種自然界的演進是相當長期的,一個生物物種的演化是以幾千幾萬年在計算。到了今日,所談及的不是自然環境,而是目前的知識環境,這樣的知識環境變遷速度遠遠超越了自然環境的變遷速度,而這樣快速轉變的知識環境中,所培養生存的,無非就是那些在環境中求生存的企業、在企業中工作的人們,整個事業體有機化了,變得不得不跟著知識爆炸的速度來演變,今天公司的文化是這個樣子,可能到明年就完全不一樣,因為明年資訊跟知識以及市場脈動,已經完全跟現在預測或是遇到的是全然不同的狀況。

所以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我所認為的有機事業(Organic Business)應該指的就是這種特性,而按照這樣的想法或是分析理論來看,事業規劃未來十年的願景同時,幾乎無法相對應的去產生固定且絕對的執行方向或模式,企業必須變得類似且戰且走、隨時精密快速地調整企業的生存模式,改變內部的文化、更替員工的職能、使用不同的策略…。更進一步的分析到個人,人們除了基本的知識、基礎的理論以外,所需的不再是工作上的某種特殊技能,而是必須培養另外一種學習能力,能夠隨著時間的演進修正自己的心態或是表現的學習力,而這種學習能力又是建構在哪種教學模式之上呢?這或許是站在數位學習領域的我們,可以好好想想思考的。

圖片來源:http://www.versiontracker.com/

2007年12月27日 星期四

訂做西裝試身

上次同事的婚宴當天,除了在青山洋服買一套西裝外,還特別跑到了福華飯店樓下的豪柏登選了布料、量身訂製了一套西裝,而上星期五,則是去做了第一次的試身(不是沙西米刺身喔!),這星期二又去做了第二次的試身,而此次畢竟是我人生第一次訂做西裝,所以感覺很新鮮、特別,蠻有趣的。

整個訂製西裝的流程是這樣子的:第一次去時,師傅會先請你選擇西裝布料,面對滿牆的西裝料子,從咖啡色、藍色、深藍色、淺灰色、深灰色…各式色樣應有盡有,還真是眼花撩亂不知該從何下手,還好師傅當時果然有經驗,知道我們不知道怎麼挑,選了當季幾款比較受年輕人喜愛的花色給我們看,我們也很快地就找到自己中意的布料與花色,決定了兩塊150織的深色嵌有淡淡直條紋的料子,作為我們人生第一套訂做西裝的基本材料。

接下來師傅就開始幫你量過身材各個部份的長度寬度,(胸圍、腰圍、臀圍、肩寬、上半身長度、下半身長度、手圍、腿圍、「該邊」高度…等),當師傅量到大腿跟該邊時,還真有點害羞。量好後師傅會先粗略地跟你討論一下整個西裝的款式,根據最近的西裝款式流行,似乎是兩顆釦子當道,然後不像以前的西裝褲一樣、在兩條腿的褲頭前方會有打折的部份,然後以年輕人的款式來看,也偏向較為合身貼身的大小,墊肩也不會太厚,其他的大概就像是褲子背後的口袋要兩個還是一個、西裝後面尾巴是剪一刀還是兩刀、側邊褲子口袋要斜的還是直的等。等所有都決定好後,付了訂金,就約定下次試身的時間、先回家去了。

所謂的試身就是在西裝整個做好完成之前,利用半成品在製作過程中大略先做幾次的試穿,也就是布料裁減都大致進行到一定程度,師傅會先用簡單的針線將幾塊布接合在一起,製作成西裝與褲子最原始的版型,陽春的半成品讓顧客做試穿,然後再根據顧客試穿的狀況還有反應的意見,作為修改的依據,繼續做西裝的修正。所以在試身的過程中,大概就是穿上一件長得像是乞丐裝的西裝與褲子(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布料上面都是缝線穿來穿去、完全沒有遮蓋,相當的明顯,就看起來很像乞丐裝的補丁一般,見圖,褲子的部份更像是兩個布料管套起來而已),然後師傅就會用一堆大頭針先把幾個部份折起來穿過去,讓整件西裝更符合你的身形,靠師傅的感覺先調整好全部狀況後,師傅會再問你覺得哪裡需要修改,你就可以跟他討論,比如說袖子可以再短些啦、褲頭的位置啦、釦子的位置啦、褲管可以再窄一點之類的,如果他覺得不適合或是會影響動作他也會跟你說,提供專業的意見,最後兩個人達成一致共識後,大致上就完成了一次的試身。

試身的過程就可以體會以前國王貴族們,有著專屬的裁縫師的感覺,看著師傅專業地穿著西裝背心,脖子上掛著皮尺、嘴中咬著幾個大頭針,真的很有達人的味道,希望最後拿到西裝的時候,能夠合身漂亮,穿出去能夠表達男人的知識、知性、有內涵的感覺,哇哈哈。

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冬至

每年冬天幾個重要節氣,母親總是會去弄一些吃的來應景一下,例如補冬,就會燉煮補品,像是當歸排骨啊、藥膳羊肉爐、燒酒雞之類的,讓大家在冷颼颼的冬天補補身子、強健體魄;而冬至到了,則是一定會煮個甜滋滋、熱呼呼的湯圓,溫暖了全家人的味蕾還有心情。今年冬天的冬至,則是我第一次在外地,沒辦法跟家人一同吃著燙口的湯圓,心裡還真有點遺憾跟酸酸的感覺,冬天的天氣與那帶著灰色的天空,總是讓人心底浮起想家的心情。

22日星期六剛好是今年的冬至,放假日子早上就狠狠地給他睡了個長覺,補了補本週雖然不忙、但也卻因為明年計畫案關係花了不少規劃與思考的精神,約中午時分,才悠哉的揉著眼睛、抓著蓬亂的頭髮,整理整理、梳洗梳洗,一個人懶懶散散地出門吃了個中餐(點了個羊肉麵,沒想到還真是有夠難吃,湯頭有點像是喝著有些油味的白開水一般,只有羊肉還堪吃),勉強地吃飽喝足了還租了些漫畫回家看,打定主意今天整天就是變身完全的宅男型態,看漫畫、電視、電影、上網…。

就這樣時間也飛快地到了晚上,想起今日是一年一度的冬至,也還真想吃個湯圓,於是乎騎了個車去台大旁的台一牛奶大王看看,想說買個湯圓吃吃,沒想到果然如預期一般…還真是有很多應景卻又懶惰的傢伙啊!(還是說也都是外地人一族呢?),一長串的人龍從台一的門口開始往右方蔓延,至少初步算一算也有六七十人以上吧!我的天,根據前進的速度算了算,八成也要排個半個小時以上,天氣又這麼冷,實在很不想排隊,但卻又想吃湯圓。當下靈機一動,乾脆自己來煮湯圓算了!雖然家裡沒有電磁爐、瓦斯爐,也沒有鍋子、湯杓,但,我還有前陣子才剛買的熱水瓶啊!大略在心中盤算了盤算,應該是可以煮沒問題,於是乎就立刻騎車直接殺去您最方便的好鄰居小七買湯圓去。

跳入第一間小七時,直奔最後方的冷凍櫃,東看西看只有蝦餃、蛋餃等火鍋料,找不到湯圓,問了問店員也才知道今天湯圓早就被買光了,大家還真的很愛跟著潮流耶!(自己還不是一樣),還好台北什麼不多,就是小七、全家便利商店最多,去了另外一家小七就立刻找到了夢想中的湯圓,噹、噹、噹、噹!桂冠花生湯圓!

回到家,拆開了湯圓擺在旁邊先初步退冰,看了看水量,嗯,OK,按下了再沸騰的按鈕,稍微想想該怎麼煮,就在旁邊期待了起來。因為水一直保持在保溫的狀態,很快地水就滾了,興奮且開心地叮叮咚咚把十顆湯圓全部都丟了下去,聽著叩叩湯圓撞到熱水瓶底的聲音,雖然擔心這樣亂煮會搞壞熱水瓶,但也來不及了,哇哈哈哈!十顆圓滾滾的湯圓就這樣靜靜地躺在瓶底(見圖一),而溫度顯示也相當盡責地從原本的一百度跳回了八十五度,我熟練地將蓋子蓋上,再次按下了再沸騰鍵,繼續乖乖地做著等待的動作。

大概過了三分鐘左右吧,效率超高的熱水瓶又響起了表示沸騰的音樂聲,我打開了熱水瓶蓋,呼!滾燙的熱水翻著,氤氳的蒸氣瞬間朦朧了我的眼鏡,摘下眼鏡看見湯圓還呆呆地躺在底部,反應快速的我立刻拿起細長的攪拌湯匙,一顆顆地把自閉的湯圓摳起來,叫他們來水面上呼吸,也因為熱水瓶打開後就沒有持續加溫,在把每一顆都挖起來以後,又立刻地蓋上瓶蓋,繼續按下再沸騰鍵。

而這次沸騰後不讓它跳掉,直接持續地按著再沸騰鍵讓熱水瓶保持著煮沸的狀態,過了一分鐘打開蓋子,哇!十顆湯圓正舒服地泡著熱呼呼的按摩浴缸、跳著舞、轉著圈、搭配著旋轉的氣泡與撲面而來的蒸氣,還真讓人有種開心的感覺。(見圖二)

迅速地用洗乾淨的馬克杯撈起十顆湯圓,(沒辦法,沒有長的大湯匙,小湯匙又怕撈破,花生餡跑出來鑽進管線裡,會把熱水瓶搞壞掉),哇!好棒喔,整碗熱呼呼、燒滾滾的湯圓大功告成!看看十顆應該吃不完,還特地分了三顆出來給住在斜對面間的房客(那位愛唱歌的帥哥不在,可能回家吃湯圓去了),一起分享冬至這溫暖的感覺,(沒想到那傢伙還給我穿著四角內褲來應門,真帥氣)。

這樣一個冬至,雖然是個獨立一個人在外過的冬至,沒有跟著父母一同吃著湯圓,但透過這樣一個有趣的活動,也暖了自己的心情、也跟別人分享了暖意,這個冬至,也同樣是個舒服溫暖的日子。

後記:後來熱水瓶先生也相當爭氣地沒有壞掉,只有瓶底的部份黏了幾坨湯圓的軟呼呼殘骸,用餐巾紙擦掉後,再用水沖一沖,整個熱水瓶就大復活,回到他原本的崗位:單純煮熱水之工作。此次還真辛苦他了,謝謝他一個晚上的努力,讓主人能夠舒服地吃著好吃的花生湯圓,也沒有罷工讓窮主人白白損失了三千六,大家未來如果想煮湯圓,手邊又沒有其他工具只有熱水瓶的話,或許也可以試試看喔!哈哈。

常識分享:冬至:是個很重要的節氣,也是個重要節日。這一天的白晝最短,夜晚最長;民間以「冬節」「至節」「亞節」「長日」稱呼它。曆書記載:「斗指戊,斯時陰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也。」台灣有一句俗諺說:「冬至大過年」,是說這天與過年同樣重要。過冬至節,最要緊的是搓湯圓。民間的冬至湯圓分紅、白兩種,老輩人說:「不吃金丸(紅)、銀丸(白),不長一歲。」可見人們對冬至湯圓的重視。(資料來源,教育部學習加油站

2007年12月20日 星期四

綽號

絕大多數的人多多少少都有個綽號,尤其是在求學時期,幾乎人人都會被其他朋友同學冠上一個特殊的名稱,一直到了工作,週遭的同事比較客氣了,才會直接用名字來稱呼你,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否?自己以前求學時期的不同綽號呢?而這些綽號產生的原因又是什麼?背後有沒有什麼有趣的故事或糗事?

我的綽號大致上有兩個,都是國中時期開始的,其中一個綽號我其實始終沒有弄清楚他的產生原因,但這個綽號也是跟了我最久的一個綽號,直到了大學研究所,到現在國防役開始工作了,才幾乎比較少聽到這個熟悉的詞彙在我耳旁響起。國中的時期第一個綽號是:「小陳」,第二個綽號是:「小龜」,其實這兩個綽號的使用期間是有重疊的,在國中三年中,有人叫我小陳,也有人叫我小龜。

小陳這個綽號的由來是這樣的,當我從國小的超級小蘿蔔頭升上國中的小蘿蔔頭時,國中安排了個抽籤儀式,讓所有入學的同學抽籤來決定班級,但實際上其實那些籤都私底下安排過,根據學校的調查,將國小成績較好的同學們、或是有背景的都分在同一份,而這些比較有背景成績較好的同學們就容易被分在同一個班級,其實也就是現在不被允許但當時相當盛行、所謂的能力分班。當天的我不知道什麼原因缺席了,就沒有參與到抽籤的活動,而是隔天才去補抽籤,隔天母親帶著我到了學校,看了裝著便條紙折成小籤的信封,裡面也只剩下一張籤了,拿出來一看:七班…於是,毫無選擇地就定下了升上國中所加入的第一個班級,一年七班。

開學那天,懷著既緊張又害羞且興奮的心情來到了班上,除了一兩個有著熟悉臉孔的國小同學以外,全班都是不認識的傢伙,相當嘈雜、亂哄哄。第一節課開始,我們的級任導師也出現了,是個看起來也挺嚴肅、但也算是斯文,帶著眼鏡的男生,專教數學。開學的第一堂課第一個活動就是點名,確定所有的學生都沒錯,於是乎老師就一個一個開始唱名,然後底下的蘿蔔頭們就答有。吳政達、有!范炘倫、有!莊琬婷、有!莊敏君、有!朱銘祥、有!…陳婷婷、有!史玉芬、有!鄭良安、有!陳冠廷、有!有!(!?),老師先露出了一個疑惑的表情,又念了一次:陳冠廷?有!有!(!?!?)一樣是兩個聲音的回答!我也悶了,誰啊?難道跟我名字念起來這麼像嗎?老師說,兩個都給我到前面來,當下的我也就納悶著摸摸鼻子站起來,懷疑地看著另外一個同學,一起走到台前。

到了講台前面,老師問,誰叫陳冠廷?我說我是,沒想到另外一個同學也說他也是!老師大概也是第一次遇到如此有趣的狀況吧,仔細重新從頭至尾看過點名單後才發現,還真的有兩個陳冠廷,而且姓名完全一模一樣,連字都一樣!也就因此,我從國中時期就發現,原來,原來我是個菜騎啊名字……。直到大學聯考查榜單時更有感覺了,全台灣大概不下十個以上的陳冠廷,實力還頗不錯的,都考得挺好,人數可能還跟那些什麼婉君、志明有得拼。

級任導師朱老師也是第一次遇到如此有趣的狀況,當下只好決定,那時身材較為高大的另外一個陳冠廷為「大陳」,而嬌小瘦弱的我就是「小陳」了(當時國小畢業,身高……148公分……),而另外更好笑的狀況,是後來發現,班上還有個陳建志…跟我老爸名字一模一樣,完全命中,3A,原來,菜騎啊名字也是會遺傳的………。

小龜這個綽號是在國一下學期出現的,而原因我實在不知道是為什麼,而這個綽號因為更有親切性,也受到某些有特定喜好、愛搞笑的同學之愛用,當初的我對這綽號也沒什麼覺得討厭或難聽的,想想烏龜也是個可愛的生物,除了偶而牠用來控制全身、思考的部位容易被拿來用做某器官比喻以外,其實對於這個綽號並沒有特別厭惡的感覺。上了高中,也是因為剛好有同個國中的同學,特地故意殺到我們班外面,叫著小龜小龜,也因此讓這個綽號持續延續使用了下去。一直到後來還因為自己愛畫畫,想說反正綽號都是這個了,就利用小龜這個綽號畫了個小漫畫圖示,當作自己的簽名,不論是簽畢業紀念冊或是畫漫畫時,都會留下這個小烏龜的圖示,連到了國防役新訓三個月結束,大家互留簽名時,我也在其他人的照片背後,畫上一隻有著大大的頭的小烏龜,很多我的朋友或同學回去翻翻畢業紀念冊應該都可以看到這隻有著可愛水汪汪大眼睛的小烏龜吧。(見圖)

綽號之於人生,似乎是個密不可分重要的一個部份,也是回憶中相當重要的一個部份,從一個看起來眼熟但卻想不起來他是誰的人叫你的綽號,大致上就可以猜測出這傢伙是你什麼時期的朋友,然後腦子中才調出那個時代的檔案資料,想著當時有趣的學生生活,笑著與朋友聊著、談著……。

2007年12月19日 星期三

工作狂人

最近看了菅野美穗主演的日劇:「工作狂人」,在日劇中,女主角松方弘子(菅野美穗飾)所主演的雜誌社編輯是一個相當投入工作的女性,每當工作上有任何事件發生或是採訪必須執行,他都全力以赴地投入,將百分之百的精神與元氣都放在工作上。例如已與男朋友約好一起共煮一頓晚餐,但卻可以因為工作的事情決定告訴她男朋友取消這個約會,而回到工作崗位上,即使兩人已許久不見;也例如爲了工作可以半夜兩三點接了電話就立刻去採訪當事者,然後再回到公司繼續將稿子寫完,即使男朋友才剛跟他說想要分手;許許多多工作上的事情,都不問辛勞地全力以赴,在這種故事背景描寫下,一方面感覺菅野美穗真的擁有相當好的演技,將這個女主角演活了以外,另外一方面也覺得,工作上與生活上,該如何去取得一個平衡,好像並不是這麼簡單的課題。

自己工作也已經即將屆滿一週年,在工作的這段日子中,也看了各式各樣不同的人,在工作上不同的心態與表現,屏除一些對於工作沒有熱情、失去興趣的人不討論,這些人們可能只求能夠有個平穩的生活、正常上下班即可,工作的事情不應該帶回家繼續、更不可能影響他的其他事務,工作擁有不會擺在第一位。但在人的職業生涯上,如果自己有個明確的目標想要達成而必須努力於工作、或是對於工作內容上相當有熱情的人們,若是遇到私生活上、其他領域發生與工作衝突的事情時,該如何取捨呢?

舉個工作狂的這部日劇裡面的劇情來說好了,當你在跟一個相當重要的客戶應酬中,喝著酒、聊著天,但若此時女朋友打電話來跟你說她家遭小偷,她現在相當地害怕、無助,面臨這樣的困境,當你如果決定去陪女朋友,這個生意可能就談不成,對於公司是幾千萬的損失,而若你決定留下來,你對你這個心愛的、彼方的女朋友,難道又不會心疼她孤單一個人嗎?再舉一個例子,當妳身為一個雜誌的編輯,今天有個線民要跟妳爆料,爆的料可以影響這個雜誌的銷售量,甚至登上新聞頭條的版面,但這個時候妳已經與妳許久不見還因為工作有所不安、爭執的男朋友約好今晚要一起煮頓晚餐吃,而這樣的情形下,妳的選擇又是什麼?

我想這或許是沒有一個確切答案的問題吧,如何去兼顧工作與愛情或私生活,人人心中都有一把自己的尺,衡量孰重孰輕,或許有比較好的解決方式,比如說先緩一緩其中一方,先處理某方面的事情,但如果真的遇到這麼棘手、似乎沒有一個能夠兩全其美方案的時候,每個人內心的尺,大概就會發生作用了吧?哪個東西對你比較有價值?哪個東西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或許有人會把感情放在工作之後,但這樣能說他錯嗎?說她現實?說他無情?說她狠心?

把握住自我人生重要的課題與中心思想,踏實地、努力地往前邁進,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別人的觀感與觀點,只是參考罷了。(不過前提我想當然是對社會沒有害、不犯法的狀況下才成立)

後記:工作狂人日劇由日本漫畫所改編而拍攝,女主角為菅野美穗,當中還有速水茂虎道這位帥哥一同主演,劇情其實還蠻有趣,也蠻有一些可以深思的點,推薦大家可以看看。:)

2007年12月18日 星期二

心痛的感覺

心痛就像是在呼吸道之間裝了個彈簧床,吸進去的空氣與味道、看到的事物與顏色、聽到的聲響與音樂,撞到彈簧床又反彈了出來,透不到心的最深處。全身上下連最末端的指尖,都靜靜地透著無力,嘴角沒辦法牽動,腦中似乎是空、卻又不然,而心正在此時悄悄地結冰中…

甜蜜的紅色炸彈

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真是個炸彈滿天飛的時節,大概也是因為年紀差不多了吧,週遭的人不論是同事、朋友、或是以前的同學、學長、學姐一個接著一個排隊結婚了,從上個星期六開始一直到明年的年初,目前大約已知要參加的婚宴就一共有五場,而且每場幾乎都必須參與,不是好同事、就是好同學好學長,掰著指頭算了一下,五場下來的花費,還真是個大開銷,不過看著喜宴上新郎新娘開心地建築著自己的人生里程碑,其實也蠻替他們高興的。

上個星期六,公司的好同事主管鎮宇結婚,在台北補請婚宴,地點就再臺北的世貿中心大樓三十三樓的俱樂部,看著他與另外一個同事永鑫(另外一個年初要結婚的同事)兩個在今年年初開始就忙東忙西、準備東準備西地籌備著自己的婚禮,從找飯店、拍攝婚紗照、決定喜帖、弄訂婚、準備喜餅、聯絡人…等,一方面替他們高興的同時,也覺得結婚還真的是件挺隆重且麻煩的事情。一場婚禮,在東方變成兩個家族的問題,不單單只有新人雙方,通常是連雙方家長的意見都需要顧及與考量,人多嘴雜的結果下,就是忙碌地如蜜蜂一般,多了不少事情出來。

原本預計星期六當天白天要與另外一位同事永孝一起去台北各西裝店走走看看,準備砸大錢訂做合身的西裝來當作出社會的第一套戰服。但在星期六婚禮的前一天下班前,鎮宇臨時告知我希望我幫忙伴郎的工作,突然接到消息的我,還真傻了一下,因為在台北並沒有非常正式的西裝可穿,而訂做的西裝根本不可能當天可以拿,還真讓我著實煩惱了一個晚上。

隔天按照預定計畫,根據之前網路上找的資料,選擇了青山之洋服與嘉裕西服兩家成衣西裝販售店面來先看看有沒有可能找到很合身的西裝,結果到了中山北路跟南京西路交叉口的青山洋服試穿後,還真的找到一套很合身覺得不錯的直條紋西裝,看了看整體感覺、側面、背面,除了後臂的部份有些不是相當合身以外(根據店員說,那是因為要留點空間給你整隻手臂移動旋轉之用,不會這麼不舒服太緊身),其他都還蠻滿意的,價格上也還算可以接受。可惜永孝找不到一套適合的西裝,比較傾向用訂做的,於是在掙扎煩惱的同時,也決定先去訂做西裝的地方看看先,再決定要不要回來買這套。

一行三人(還有一個女同事盈如,負責提供意見的)殺到了福華飯店樓下的豪伯登西服店(也是網路上人家相當推薦的),果然看見狹窄的店面擠了不少人,牆壁旁一整排堆的都是人家訂做的襯衫,裝在大概上百個提袋中吧,光看到這樣就讓人放心了許多,表示至少品質應該是值得信賴的。等了一陣子後師傅才有時間招呼我們,師傅請我們先挑西裝料子,決定何種質料與花紋的西裝布料,看了整面牆壁滿滿的深色淺色西裝料,一時之間還真不知如何下手,而師傅了解我們第一次訂做西裝,也大概也知道我們沒什麼概念,還推薦了幾款當季幾個國際知名品牌都類似做過的花色與紋路,果然有經驗就是有經驗,所拿出來的料子都相當地年輕、也不失穩重。永孝當下馬上就決定了其中一塊布料,然後請師傅開始量起身材,決定訂做了,倒是我在當時龜毛了許久、想了很多,看到布料花色也蠻心動,也決定做了另外一塊布料的西裝。而且兩個人挑的布料都是150織的布料,還算蠻高級的,也讓我們兩個大失血不少。

量完身材、決定大致的版型、付完訂金後,走出福華,想著今晚還要當伴郎的工作,雖然覺得有點超出預算,但還是決定殺回青山洋服去買那套試穿覺得還挺合身好看的西裝,很不好意思地又拖著另外兩個同事回到中山站,買了西裝,永孝也趁機買了三套襯衫還有一條領帶,馬上換了,就直奔婚宴會場而去。

大約五點半到達婚禮會場時大家已經差不多準備了一個段落,擺好花、新婚照片、謝卡、收禮金的,鎮宇也向我跟永孝介紹了總招待(除了當伴郎,還當招待,永孝只當招待),告訴了我們今天各桌座位的安排後,就陸陸續續有賓客到了。預計六點開始的場子因為大家都姍姍來遲的結果下拖到了七點左右才開始,我跟永孝忙著接待客人也有點累昏頭,看了看,雙方新人面子都還不小,一些相當資深的主管級人物(我們教研所所長、台灣松下的董事長與總經理)或是鎮宇以前的指導教授們(蘇豐文教授、還有一位忘記名字的教授)都到場,喜宴也即將開始。

兩位伴娘與另外一位伴郎都在門外等好,我也把招待的牌子拿下來以後就到門外準備,兩個伴娘一個比我高、一個比我矮,當然就沒得挑地跟那位身高比較適合的站在一起,其實還蠻剛好的,勾起手,聽著婚禮安排的人員告訴我們要怎麼去走、速度大致多少後,聽到司儀說:「歡迎新郎新娘進場~」,門就敞開、由第一對伴郎伴娘先行入場,其實當下看著第一對進場還真有點害羞與緊張,等到前面兩位走了一半後,總算換我們了,旁邊的伴娘勾著我的手,開始邁步進場,一開始還走太快,被後面的工作人員提醒:慢點!慢點!雖然以前已經有一次的伴郎經驗,但當時看著全場注目著我跟旁邊那位伴娘,還是令人挺害羞的,走到後面同事的桌子旁時,還爆出笑聲與掌聲,讓我還不自覺得吐了吐舌頭,倒是旁邊那位伴娘走到後半段時似乎很想提早結束這個令人害羞的走紅毯行程,走得還挺快速的,一直拉著我往前狂衝,挺有趣的。

整場婚禮舉行過程,還有新郎獻唱然後去牽著新娘上台的橋段,也有祝福小卡片抽獎的節目,而我竟然被抽中了!拿了個精緻糖果小禮盒,還真覺得幸運。婚宴都相當順利且甜蜜,菜色也都不錯、很好吃,真的有賓主盡歡的感覺。整場下來我們同事也聊天、搞笑、拍了不少有趣的照片,整個很令人開心。

這個婚禮算是我在台北工作以來第一個參加的、工作上同事的婚禮,從今年初以來,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能夠進入這麼一個單位,因為這個單位組內的同事們、或是其他比較熟的同事,大多都是國防役的,年紀相近,每個人都相當的好相處,個性都超好,幾個男生也都很有內涵、甚至都挺帥的,可惜都有女朋友了,否則還真想介紹給自己的幾個女性朋友,畢竟肥水不落外人田。而這個婚禮也相當開心,算是個很不錯的經驗與回憶呢。

隔天上班從幾個同事帶著相機中把照片傳出來整理好,其中也有同事幫我拍的根伴娘一起走紅毯的照片,看了看才發現原來伴娘身材還真不錯、也長得蠻可愛的,應該算是我賺到吧,呵呵。

2007年12月17日 星期一

曲高和寡與大眾通俗

上個星期台灣來了一個所謂將現代藝術商業化相當成功的日本人:村上隆,還在台灣造成了不小的風潮,不少名人都慕名去聽他的演講。根據此人的背景,小時候的村上隆就知道藝術必須與金錢做結合,否則無法成功去支持藝術所造成的龐大開銷,而他也成功地將許多動畫、漫畫的相關元素運用進他的創作中,而造成了日本的一種後現代新的藝術形態,常常被人家拿來舉例的,例如他的為LV所設計的櫻桃包;他在2003年所創作的「Miss Ko2」巨乳短裙美少女,以50萬美元在紐約賣出,2004年的跳繩噴乳美少女「HIROPAN」也以49萬美元售出,今年更以類似米老鼠變猙獰之作品「727」,賣出114萬美元的天價。

這樣一個傢伙的作品(見圖),其實讓我感受到了這個有趣的課題,怎麼樣的一個作品才能稱之為藝術?所謂的藝術有沒有領域之別,會不會因為領域的問題而無法成為藝術?藝術的影響範圍又是什麼,一定是曲高和寡的才稱為藝術,又或是大眾通俗也是?

早期人家說,那種文藝藝術的電影,就是看你進電影院時,多久可以睡著的程度來界定,越早睡著的就是越藝術的。這樣的一個現象狀況,是不是可以推論是,一般藝術是普通人無法領會而感到無趣的?而村上隆的爆乳系列作品,卻又可以引起龐大的動漫族群、御宅族群的共鳴,也被稱之為後現代藝術?但卻也遭受各種不同的撻伐與討論。

同樣的繪畫對象是裸女,有些是藝術的表現,卻也有些被歸類於色情的範疇;同樣的一個模特兒走秀,有的是為了藝術的裸露,有的是色情的肉體販賣;同樣的電影交媾情結,有的是藝術的犧牲,有的是色情的慾望;這樣的一套標準似乎不是一個很確定、人人都可以理解、每個人都可以評斷的,而如此的一個課題,似乎也回到了一個價值觀判斷的典型狀況,不同的價值觀造成是否為藝術的結果就會大大的不同。

在我慢慢想過這樣的一個問題後,我覺得所謂的藝術,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純粹是看不同的人所評斷,大眾很容易就把藝術這樣一個詞彙拿來標定一個物品或事情,如果一個東西被許多人歸類為藝術,則大家就會覺得:「嗯嗯,好像真的蠻了不起的,應該蠻有一回事,需要好好琢磨琢磨、學習學習」,而當另外一個東西被歸類為非藝術範疇,則就會變成:「沒水準、搬不上檯面、沒什麼好去深入了解學習的」(即使是個回家很常拿出來偷偷看的色情片)。

通俗大眾被道德標準綁得死死的,藝術的界定跟著別人走,聽別人說、講別人所講的話。但在我的認知裡面,我覺得所謂的藝術應該是只要讓人看了能開心、愉悅,真切地從內心中發出舒服的感覺,深沉的思維與正面的邏輯,並有相當的探討空間,而非那種一般肉體的發洩與快速簡易的放鬆,然後結束後是什麼都沒有得到的。
也就是說,我覺得如村上隆的小花系列一樣,看了這個作品,你會從內心真正地感覺到快樂,並且被當中的微笑感情所傳染,開心地莞爾;從幾米的一些圖畫中,可以體會出無助空虛的寂寞之感,然後有所共鳴與思考;從一個故事中可以體驗出作者所要描繪出的不論是波瀾壯闊的一生或是社會現實的表徵,進而觸動心底深處;從一幅畫中感受到畫家溫暖的筆觸、活靈活現的故事剪影,體現人生的經歷;這些都可以稱為藝術。而這樣的一個感覺,卻又因為個人的價值標準不同而有所不同,對於同樣一個東西,可能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也因此,藝術可以是曲高和寡的巨匠孤僻之作、更可能是大眾通俗的快樂感染小品,不論是歷史久遠、或是現代裝置。

但在這樣的一個資本主義社會中,有一個東西是百分之百可以確定的,只要是被大多數人歸類為藝術範疇的作品,都是價值連城、要花不少的銀兩才能去擁有,但是如果單純只是要觀賞的話,站在Web 2.0時代洪流中的我們,倒是可以去隨意且快樂地慢慢欣賞許許多多的賞心悅目之創作。



村上隆相關作品與網站:
1. 公司官方網站
2. 作者作品介紹

所有圖片與連結版權屬於作者原公司,若有侵權請告知,我會立即將其移除。

2007年12月14日 星期五

我可愛的老媽


前陣子因為老媽上了些網際網路跟Office課程,現在也開始幾乎天天上網,寄發e-mail,跟朋友聊skype,所以最近也跟老媽來來回回了不少電子郵件,每封都很有一個母親之愛的濃厚味道,加上媽媽偶而的搞笑,一方面覺得莞爾的同時,另一方面也覺得深深的感動與溫暖。(提供其中一個信件來往串給大家看看,最後一句真的很經典)

----- 原始信件 ----
寄件者: 老媽
收件者: 兒子
寄件日期: 2007/12/11(星期二) 下午5:37:52
主 旨: 謝謝!
冠:火焰之舞,門票收到了! 謝謝你的孝心,媽媽很高興。但是也擔心錢夠用嗎?媽媽要告訴你,自己生活要先顧好,有餘力才幫助他人,就是對親如父母、配偶、子女、兄弟也是如此。(子女有能力再生啦!)你太善良,心很軟,媽媽總是擔心一輩子會吃虧。

冠廷 說:
喔喔,有收到了就好,錢很夠用,放心,每個月其實還是有一些零用錢可以花,最近自己也沒什麼特別需要買的東西,除了昨晚講的西裝以外,所以其實都還好啦,不用太擔心,生活要開心比較重要,希望你們看得愉快。:)

冠冠

----- 原始信件 ----
寄件者: 老媽
收件者: 兒子
寄件日期: 2007/12/12(星期三) 上午10:11:33
主 旨: Re: 謝謝!
冠廷:西裝之事,媽媽覺得,花很多錢訂做或買一套西裝,平常很少穿的話(一年只穿兩三次),很不經濟。雖說男性服裝,流行變話不大,但三年五年還是會有所差異,到時穿會很奇怪,丟掉有可惜。不如買一套萬元以下的,將省下的買平日能穿的衣服,將會更理想。如果買現成的比較保險。這是媽媽的建議,你自己琢磨,考量吧!

冠廷 說:
目前我想訂製的,是那種婚宴或是研討會都可以穿的西裝,我現在的工作型態中,會有挺多研討會要參加、也有一些拜訪廠商的行程,有時候也會有上台報告或演講的場合,西裝穿到的機會還蠻高的,加上參加婚宴,或是幫忙做伴郎司機之類的場合,一年絕對穿上不少次,(十次以上一定跑不掉吧)所以其實應該是蠻需要的。

不過我這星期六會先去看看那種直接在外面賣的,試穿看看,看合身與否,順便看看價格,如果價格差距很大,或許也會直接買成套的也有可能,主要是希望能夠買個合身好看,穿了會很帥的西裝啦,不會亂買的。: )

冠冠

----- 原始信件 ----
寄件者: 老媽
收件者: 兒子
寄件日期: 2007/12/12(星期三) 下午8:07:53
主 旨: Re: 謝謝!

冠冠:OK啦!你說了算!常穿一套西裝 ,也不好!家裡有一套乾爹的,也可替代穿。買好看一點的,要能匹配我帥兒子。 愛你喲

冠廷 說:
嗯嗯,OKOK,我知道了,其實也是因為我太瘦小了,訂做才有需要,如果我的身材跟一般人一樣胖胖的,到處買都有,我會認真找找的。: )

我也愛你~
冠冠

----- 原始信件 ----
寄件者: 老媽
收件者: 兒子
寄件日期: 2007/12/13(星期四) 下午4:30:50
主 旨: Re: 謝謝!

冠冠:希望你能吃胖十點。

*****************************************************************

後記:看到最後一句,嘴角帶著笑,但眼淚都快噴出來了,爸媽兩人因為是白手起家,雖然後來小有成就,但對自己仍舊與早期一樣,相當的節省,很多地方都捨不得花大錢,但對我們三個兒子卻都是完全無私的奉獻,一點都不會覺得可惜,想起這個事情都心酸酸的、很捨不得,這輩子這種血緣的牽掛,這種情,真應該要好好的記在心底,好好的還...

圖片來源

2007年12月13日 星期四

深入了解、獨立思考、價值判斷


不知道這是否是台灣特有的現象?在台灣,新聞媒體可以操作輿論、政黨可以愚弄人民、名嘴可以什麼都懂。

上星期看了國家地理頻道的節目:「偉大城市,台北」,其中鉅細靡遺的介紹了台北這個都市的各個面貌,包含全球著名的101大樓、龍門核能發電廠等建設,節目中也不只一次提及了這些偉大的成就靠得是台灣在地的先進技術與人才,讓我看得蠻感動的。但其中比較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從這個節目的觀點來看,台灣人是腳步相當迅速、資訊變遷非常快速、適應力很高的一個國家人民。這樣一個觀點讓我反過來想到,這是否也是台灣人在上一段提及的缺點中,另一個同樣狀況造成的優點?

其實這個概念以前的文章就已提及,只是在這裡因為這樣一個觀點而造成我再度地對於這個想法作深入的思考。這個概念就是之前所探討過的「填鴨式教育」之遺毒。

在早期教育模式中訓練出來的台灣人民,習慣於速食式的思考,也就是說,很多事情變得習慣直接知道答案,不想了解過程、甚至有得時候不喜歡思考,這樣會有幾個現象出現:不喜歡閱讀長篇的文章、根據一些片段性的資訊即立刻做出判斷、上課中不喜歡老師對大家提出問題、二元式的分析問題與解答問題(非黑即白、非零即一)…等。

這種生活模式會造成的缺點有:對事情沒辦法很深入的去了解,無法探究真正許多事物的本質精神;粗糙的心得判斷,根據過於表面的事情來決定好惡,而表面性的東西是可以被塑造、被美化的;知識方面的僵化,沒有創造力,無法提出客觀的分析與新穎的見解;容易分群體,而不同群體之間無法做討論,根據群體來決定對錯而非針對本質的最高價值來判斷。延伸以現實面的狀況來舉例,也就是:媒體容易操弄輿論、而事情容易快速淡忘;兩個政黨團體的支持者沒有討論空間,只要知道對方是不屬於自己政黨支持者,站在這樣的前提下認為所說出來的話一定是沒有意義、不能參考的,連聽都不想聽;做為一個長官說什麼就做什麼的員工是相當有成就的,執行力很夠,但卻無法扛起開創性的責任;事情討論常常如打高爾夫球上果嶺一樣,穿過來穿過去,打高空,無法集中討論內部重心,根據淺層的資訊來做討論;單純化太多事情,容易鑽牛角尖,把很多事情看誠泰絕對…等。(大家可以想想生活週遭是否有這種類似的情形)

本來就我本身的觀點來看,填鴨式教育造成的後果是完全沒有益處的,但從上次的國家地理頻道節目中,才覺得,似乎也不是如此的絕對,在某些情況下,其實是造就了台灣某些優點的。反省分析如下,在這樣的一個習慣中,台灣人會呈現一種容易接受新觀念的狀態,也就是因為自己沒有中心意識跟思想,所以只要能夠說服他,就很容易改變!(但或許最難的一點是最初如何說服他聽?而反過來以壞的一面來說,也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另外,台灣人對於新的觀念與文化接受程度相當高,排斥性很低,而這樣的一個狀況正好符合世界目前資訊爆炸與快速變遷的潮流,較容易跟上世界邁進之腳步。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更映證了很多事情不是絕對的,應該是光譜性的狀況,尤其是社會上的一些人文性的知識跟價值、是多面性的,是有很多探討空間的,很難有所謂的絕對對與絕對錯,只端看你站的角度而已。

也因此,這篇的題目才會定調為「深入了解、獨立思考、價值判斷」,很多問題在做決定前,大家應該必須深入的去了解問題本身,不論是各項數據或是許多的資訊,不能單純從一些表面性的東西看完就算了,例如像是看了新聞的報導,才短短的三十秒或是一分鐘的報導,就馬上有所決定跟想法,更何況,那些新聞報導在「質」來說,就必須再三檢視了,別談直接吸收會有什麼後果。去知道各種深入的資訊之後,就到了獨立思考的步驟,這裏的獨立思考不代表說是完全不聽人家的意見跟想法,而是說,別人的意見跟想法是別人咀嚼過後的產物,是他根據他自己的價值觀所闡述,不見得適合你,這些資訊只能當作參考,不是絕對,獨立思考的重點在於「提煉」出「屬於你自己」的心得,不踏上人云亦云的問題點,是相當重要的。最後透過前面兩步驟的處理後,把這些想法在心中轉了轉,催化過、消化完,配合你自己的價值觀做出你自己的判斷,不論是最後覺得是支持什麼、想要幹嘛、決定方向或是感覺好壞,都才是真正的產出。經過這樣一輪的東西,才能變成自己的中心思想,真的跟別人辯論時才能抓到重心,而不是在一些很奇妙的地方打轉,或是只是談些表面性的知識而已。

(根據這樣的結論,我講了落落長的一篇意見也只是參考而已,哈哈哈。)

插圖:羅丹,沉思者(Augeuste Rodin1840~1917,The Thin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