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5日 星期三

北海道之行 – Day 4:開始看不完的薰衣草然後變身成野蠻人

這次北海道的風景行程除了函館的夜景跟煙火以外,最重要的就屬北海道夏天的各色繽紛花田了,而當中最有名的則是富良野的薰衣草花田,而今天從苫小牧起床後,我們就是要直奔富良野,開始我們後面幾天的花田之旅。

早上從苫小牧的東橫inn起床後,也有免費的早餐,而且還挺精緻的,除了單純的白米飯與醬瓜以外,另外有各式口味的飯糰:酸梅、海帶芽、鮭魚、海苔,甚至還有山藥泥供人享用,逕自挑了鮭魚、酸梅飯糰還有味增湯來吃,鮭魚飯糰吃得到鮭魚的香味,煮得熟透的鮭魚拆解成絲狀揉在白米中捏成三角狀,吃來真的相當美味,而酸梅飯糰則相當特別,紅色的酸梅肉同樣絞碎地與白飯混合,吃來沒啥鹹味、反而挺酸的,感覺挺有趣的一個早餐。

大致整理完畢後、退了房間鑰匙拿了車,就往富良野開去,上了道央自動車道後轉道東自動車道約快到夕張的地方,高速公路就停了、而其工程則持續地延伸,我們下了高速公路後,路邊發現了一家挺大的休息站,於是就進去逛了逛,這休息站裡面賣的東西還真是五花八門,從吃的喝的、到各式各樣的紀念品,應有盡有,而因為離夕張相當地近,這家店也賣了相當多哈密瓜的周邊商品,我們特別買了哈密瓜泡芙、哈密瓜果肉加哈密瓜冰淇淋的甜點、哈密瓜奶酪、哈密瓜軟糖等吃的,在門口吃了起來。果然是盛產季,哈密瓜果肉整個甜到一個不行,而泡芙、冰淇淋、奶酪等則是吃下去後哈密瓜香直衝鼻腔,真讓人有夏天的感受,如果天氣再熱些、天空再藍些,還真是一幅夏日風情畫啊。

稍事休息後我們又開始上路,沿著北海道237號線道路往北走,快到富良野時我們先經過了一個特別的景點,就是日本當地知名日劇:來自北國的拍攝地點,雖然我不清楚這部日劇,不過看起來是很久以前相當具有收視率的一部,我們到達時剛好也遇到有日本阿公阿罵的旅遊團去參觀,觀看著介紹牆的日本爺爺還開始對我用日語說著一連串我聽不懂的話,大概是他的心得吧,而我又有點不想打壞他的興致,只好微笑著點頭,然後慢慢地移動腳步遠離。參觀紀念品販售店的時候,我還對著劇中主角爺爺的遺言拍了張照片,結果馬上被櫃檯的工作人員阻止,用著日語跟我解釋那是商品不能拍攝,我也用英文跟他說明我會刪掉照片順便道歉,還真是嚇了我一跳,呵呵。


接近中午時分我們到了富良野,而根據我們的行程安排,我們選了起士火鍋酒莊,當作我們今天的中餐目標。富良野給人的感覺就真的很有鄉村的風情,路邊大多都是農地與作物田地,種著不同的植物與農作物,而即使是富良野車站附近,家家戶戶也都相當地樸素,門口都會種著幾顆小花、薰衣草,相當優閒輕鬆的氣氛。到了酒莊,老樣子必須排隊,登記好以後我們下樓步行回到剛剛經過、路邊的一大片薰衣草花田拍照,這大概是我們這幾天第一次看到的大片薰衣草田,心情還蠻興奮的,大家開始大拍特拍。沒想到其實後面幾天,看薰衣草還看到真的有點傻眼、富良野的幾個景點都有著相當廣大的薰衣草田,整片紫色的花海盡收眼底,對喜歡紫色的人來說真是個天堂,在台灣即使到薰衣草森林去參觀也看不到這麼大片的薰衣草田,真是漂亮。

拍到天空有點陰暗、也開始滴起雨了,我們才收拾著心情回到酒莊,剛好也時間差不多地趕上用餐。拿著滿是日文的菜單,兩位女士點了單人份的麵包起士套餐,小白則點了五種起士製作的披薩,而我則選擇了由明蝦干貝義大利麵,菜一道道上來,大致符合期待,每道餐點份量雖不算多但價格也算實惠,而一旁的起士愛好者Olive更是吃的陶醉不已。小白的五種起士披薩則真的上面有著各種顏色的起士,甚至有黑色的,相當特別,味覺駑鈍的我則吃不大出來當中的差異,而我的義大利麵則是持平地不算特別好吃,但光靠蝦子還有干貝的新鮮程度與口感,就讓我夠滿足了。

酒足飯飽(沒有喝酒)後我們開著車回到了剛剛的薰衣草田,特別到後座拿了腳架替四個人拍了兩張團體照後,我們就殺回富良野找我們今天的民宿落腳,原本想說富良野算是鄉下、而這民宿又莫名的便宜(四個人一個晚上才一萬日幣左右),應該主人是個老先生或老婆婆,然後完全不會講英文,民宿有點破舊之類的,結果沒想到其實也還好,甚至民宿的老闆(年紀大概四五十歲)的英文還算是這幾天遇到的日本人當中排名前幾名的,民宿位置也在富良野車站附近而已,房間更是比起函館那天,大概大了三倍有餘,也很乾淨,真是令人驚奇且開心。但規定也多了一些,出門要把鑰匙放在食堂的桌上、甚至還有晚上門禁時間11:30等。(後來也發現這個時間以後富良野大概也沒啥地方可以去了,整個小鎮都感覺休息了)

把行李放好後,我們即驅車前往這次的重點行程:富田農場,富田農場是北海道頗富盛名的一個觀光景點,根據導覽手冊介紹,從1903年第一代的農場主人就來北海道開墾了,1990年它的薰衣草精油還在法國舉辦的世界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因此不論是日本的遊客或是來自其他各國的遊客,只要以夏天遊覽花田景色為號召的,一定帶來富良野、而也一定帶來富田農場,而富田農場本身不收費,只靠著觀光紀念品的販賣收益來維持收入,所有的花田都開放讓遊客參觀應該也是原因之一。雖然早知道會有不少人,但到了還是有點吃驚,畢竟在富良野的路上都覺得鮮少看得到人,沒想到有一個這麼多人的景點隱身富良野的田間。

整個富田農場分成好幾塊花田:春之彩色花田、秋之彩色花田、倖之花田、花人之田、傳統薰衣草田還有彩色花田幾塊,而剛好這幾塊花田的花季重疊的時間點,就是我們這幾天去的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我在來北海道之前還用Email寫了幾封英文信詢問這個北海道的花田開花狀況,來來回回好幾封,富田農場的回覆也是告知以薰衣草來說我們這段時間算是最盛開的時候,真的服務很周到、超棒的),我們一行人發了瘋似地狂拍照,不論是最多最紫最漂亮的薰衣草,或是其他各色的花田,拍了好幾百張吧,尤其是彩色花田那塊,從左邊淡紅色的開始、然後淺紫色、橘色、白色、桃紅色、淡黃色、到最右邊的薰衣草紫,配著綠色的葉子襯底,延伸到遠方,真的美得令人沉醉、美得讓人動容,大家擺著各種的姿勢、以各色的花田當作背景,跳著、叫著、演著、笑著,唯一比較可惜的是天空比較陰暗些,沒有漂亮的藍天白雲當背景,整個照片失色不少。

花田繞過一大圈後,我們逛了富田農場的紀念品販賣部,裡面有很多不同的紀念品,像是薰衣草做的書籤、香油、精油、沐浴組,放著薰衣草或花花草草的試管(超可愛,有買回來幾個),相當地具有特殊性、也都做得很精緻漂亮,價格不算便宜但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而新鮮的薰衣草花束則還算蠻便宜的,一束150日幣,由於帶不回台灣、我們反而拿著它拍了不少張有趣的照片。而我也在這邊買了不少禮物回來送給大家,自己也留了個試管薰衣草,現在還放在我房間的電視櫃上面,真的很可愛。

逛完北邊的紀念品店,回到了富田農場的中間部分,有個Rapport之舍,則是賣著一些跟吃的比較有關的禮品或紀念品,各式各樣的糖果禮盒、餅乾禮盒、飲料等,兩位女生在這個地方則又買了薰衣草奶酪、薰衣草起士蛋糕坐在旁邊的大洋傘座位吃了起來,Olive才吃了一小口奶酪就整個Reject,她說吃起來感覺有點像是中藥味道,其實只是薰衣草香味罷了,我也只好秉持一貫的不浪費態度,把剩下的祭了五臟廟。吃完後走了一小段,則發現熱食部,有賣著北海道男爵馬鈴薯可樂餅還有玉米,而因為我們來之前就知道來北海道這兩樣必吃,於是乎我們四人興致沖沖地跑去購買,沒想到玉米已經賣完了,我們只好買了馬鈴薯可樂餅來裹腹,而可樂餅則是真的很美味,熱呼呼、軟綿綿蓬鬆口感的馬鈴薯包在炸得超~~~~級酥脆(不誇張,大概是我這輩子吃過最酥脆的麵包粉外衣)的麵衣中,咬下去還聽得到「蝦次」的聲音,然後溫暖的溫度就立刻充滿口腔,馬鈴薯漸漸融化在嘴裡,隨著而來的甜味則傳透了味蕾,真的太滿足了。

大家開心地逛完後準備打到回府,走回停車場開車的路上藍天露了一點臉,開著車回到富良野市區,看看手錶稍微離晚餐還有一點點時間,我們開車到了北海道的中心點的地標逛逛,而也發現是一顆刻著北海道中心標的大石頭,而這顆大石頭則是座落在一個小學的棒球場旁。我們四個除了拍照外,也駐足看了一下他們日本小學生打棒球,相當地有紀律地穿著棒球衣,元氣十足地喊著我們聽不懂的口號,投手假裝投球給補手後,教練把手上的球打出去,接下來所有位置的球員都各司其職,相當具有水準地完成一次守備任務,這些小球員的身手看得出來都相當地紮實,動作都很漂亮、完整,真的讓我相當地佩服。

我們快速地跟旁邊的大肚臍玩偶拍了幾張照片(大概因為富良野是北海道的中心點的因素,他們有舉辦所謂的「肚臍祭」,時間就是從我們回台灣後的那一天開始一連好幾天,殘念),所以有個大肚臍的造型玩偶,大概是類似吉祥物的東西吧。拍完後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就去了富良野另外一間知名的餐廳用餐,這間餐廳最有名的是它的「生牛肉」蓋飯,而我們的Olive大人很不巧的就是原始人、野蠻人的一員,特別愛啃帶血的牛排跟吃生的牛肉,加上它有其他如鹿肉等特殊料理,我們就特別選了這家來當我們今晚的晚餐。

榻榻米的餐廳讓大家還真不知道要不要學斜對面的日本人用跪坐的姿勢用餐,不過學不來的我們(一方面實在是有點難度很辛苦)還是大剌剌的隨便坐著,看著它有提供的「中文」菜單,想著大家要吃什麼。一頁一頁翻的同時,竟然發現最下方出現了一道很特別很特別的餐點:薑燒「熊」肉,哇!是熊肉耶,真的超特別的,完全在台灣沒看過的餐點,而且下面還註記了一條中文:「因為熊極難捕捉,無法供應時,請多多見諒」,整個令人相當好奇啊;翻了兩頁又看到:「薑燒熊肉定食」,變成套餐了,還附上白飯、味增湯、泡菜。Olive和小白毫不猶豫地就點了生牛肉蓋飯,小白也另外點了牛肉香腸,美美則點了個人綜合小火鍋(有鹿肉、雞肉、鴨肉,還有一些蔬菜),而我呢,掙扎了好半天,咬著牙點了超貴但以後可能也吃不到的薑燒熊肉定食,然後大家都滿懷著期待等著上菜。

首先來的是牛肉香腸,看起來跟一般的香腸沒啥太大差異,吃起來是有牛肉香味,還算不錯吃。接下來兩碗生牛肉蓋飯則是讓人整個感覺回到史前一萬年,鮮紅色的肉片鋪滿著整碗飯上,但有著均勻的油花分布,上面放了一小坨的芥末,還附了一小盤的醬油,這樣的牛肉蓋飯在外表對我來說實在沒什麼吸引力,感覺上光口感我就不喜歡,但後來試吃一下發現還可以,生牛肉吃起來其實跟生魚片沒什麼太大不同,放在嘴裡就融化了,也吃得到牛肉的香味,根據生肉達人Olive所敘述,是真的好吃。美美的綜合肉火鍋也上了,看起來比較沒什麼,就是一般的火鍋。千呼萬喚眾所期待的薑燒熊肉也在稍事等待後就上來了,比我想像的份量還少,大概只有四五片的熊肉、搭著一些生高麗菜絲還有番茄,另外當然就是套餐的味增湯、醬瓜還有白飯,熊肉本身從外表觀察沒什麼特別的,似乎比一般的牛肉片還深色了些,光聞味道沒什麼特殊的味道,咬下去的口感的確比一般肉還硬些,味道則真的很特殊、完全是一個沒吃過的味道,感覺得出來是那種山裡面的動物,既不像牛肉、更不像豬肉雞肉,也不大像山羌肉、鹿肉、山豬肉或馬肉,算是一個特別的體驗吧。(但2700日幣的價格實在令人有點不敢恭維)

嚐了這幾天來算是最「特別」的一餐,結果吃到最後奧莉薇消失了好一陣子,原來「達陣」去了,而這一達也達了許久,害我們以為他是被綁架了還讓我跑到女生廁所前面去喊人。結帳完我們看時間還有,開著車在富良野繞了繞,本來想去逛3C賣場,後來則到了一家雜貨百貨逛逛,而裡面有一個區域是二手的CD、唱片區,我在裡面還看到恰克與飛鳥的專輯,本想挑個一個買給超級大粉蝨俐君,是一張中間是星形標誌、看起來相當華麗且很厚的專輯,但最後又怕俐君覺得是二手又怕已經買過,還是沒採購(結果後來回來確認,這張可能是一張還算蠻稀少的專輯,外面已經絕版且相當難以尋找,沒買太可惜,有點囧)。奧莉薇則在這邊逛了許久,看了不少書、買了本小丸子書要送人,也採購了一些便宜又好用的日本製日常用品。

時間也差不多了,富良野的人們也開始準備進入休息狀態,我們驅車回到了民宿,輪流地到樓下的浴室洗澡,而且沒想到富良野這邊還有溫泉,透過破爛的日文還有幾個漢字,勉強辨認出洗澡、洗頭、潤髮三大罐公用品外,也看出來浴室裡面個人浴缸裡面放的是有療效的溫泉水,洗了個超級舒服的澡後,擦擦頭、吹吹頭髮,整個放鬆的感覺又浮現,把今天的紀念品戰利品拿出來拍照拍好後,鋪好自己的床(超厚軟的棉被啊,怎麼覺得連日本的棉被都超舒服),躺在上面、關了燈,大家又一起攜手進入夢鄉去了。

2009年8月2日 星期日

北海道之行 – Day 3:在最藍的天空下吃著最高級豐盛的早餐

北海道的第三天行程,老天還算待我們不薄,漂亮的藍天與美麗的白雲總算出現了,同樣早起的大家盥洗完畢後立刻直奔函館最著名的「函館朝市」,準備迎接我們這六天以來最高級美味的早餐。昨天停車的停車場就在函館朝市旁,停好了車我們同樣地用步行的方式去尋找我們的目標:「きくよ食堂」,而這家食堂最著名的就是它所販賣的「巴丼」,綜合了干貝、鮭魚卵還有海膽的海鮮丼。我們走進一早就熱鬧滾滾的朝市之中,看著路旁鮮魚攤擺放的各式各樣大小海鮮,從超大的帝王蟹擺得滿桌、到新鮮還會亂動的魷魚、還有知名的哈密瓜等,最多的就是五花八門的螃蟹了,長得都不大一樣,但唯一共通的特色:超新鮮。

找了半天總算在朝市的中間找到了本店,結果門口果然已經排了一兩群客人,透過比手畫腳加上我們還算可以的日文,服務生帶我們到了離本店才幾步之遙的分店去用餐,坐定位後看著豐富琳瑯滿目的菜單,想著沒想到我們第一餐就吃著這麼高級的海鮮料理,這在台灣應該不大可能發生,誰會在一早賣這個高級新鮮的海鮮丼啊?突然覺得自己真的挺幸福的。


四個人分別各自點了自己想吃的,Olive點了有著鮭魚生魚片、鮭魚卵、生花枝、酪梨還有生蛋的不知名綜合海鮮丼,而我則是老樣子地點了三色海鮮丼:海膽、鮭魚卵、蟹肉絲,小白跟美美則合點了滿滿蟹肉的蟹肉丼。忙碌的店員努力快速地準備整家店滿滿的客人的餐點,而我們本來一早睡眼惺忪的感覺在餐點送上來後整個都醒了,豐富的配色、淡淡的海潮香整個把精神都喚了起來,耐不住性子地快速拍完照以後,扒了幾口飯,整個實在是太感動了,日本人早上吃這個也太幸福了,微溫的白米飯均勻地散開裹著餡料,不論是多汁的鮭魚卵沾著白飯在舌上綻開的海鮮洪流,或是蟹肉絲精緻帶著香氣竄著鼻腔的口感、配上舌尖嚐到那淡淡的蟹肉鮮甜,又或是讓我感受到整個大海在口腔蔓延開來的海膽,每個都是滿分的上上之作。


感受完幸福的早晨,我們嘗試著去JR函館站去退掉華航套票所送的「新千歲到札幌」的JR票,結果發現華航買的是套票,而我們只有其中四張在函館沒辦法退成,殘念。趁著美麗的藍天,我們今早預計去逛逛函館幾個著名的景點,第一個就是在函館山附近的教會區。開車大約幾分鐘的路程後,我們找到了一個收費停車場,停好車大家準備好就開始了狂拍照行程囉。



首先到達的是早期函館的英國領事館,現在已經變成觀光的古蹟,大概是介紹函館的一些歷史文物,但由於我們都不懂日文,就沒特別花錢進去參觀了,但倒是在裡裡外外、還有外面的斜坡馬路上拍了不少美麗的照片,由於今天的藍天很美,不論怎麼拍都呈現相當陽光的感覺,真是太棒了。下一個景點則是元町公園,大致上公園內包含了幾個歷史古蹟建築,有日本最早的寫真館(照相館),裡面有著超多種類的早期相機、以及日本最早的攝影寫真照片,還有明治天皇的行幸紀念碑(大概是來這邊出巡的紀念碑吧),還有函館的四天王銅像,實在看不懂日文,猜測應該是對函館的發展極有貢獻的幾個人吧;整個觀光區域另外還有元町的正教會、元町教會、東本願寺的函館別院、舊函館公會堂等很多名勝古蹟,都是外拍的好地點,其實以拍照來說似乎晚上這邊也是個很漂亮的外拍景點,因為這些教堂都設有一些特殊的裝飾燈光,會有著各式不同的色彩,前一天晚上由於行程太趕了沒有過來,似乎有點可惜,還好今天的天氣很好,令人開心。




大家開心地在一路上拍了很多照片、吃了冰淇淋、看了各種不同的古蹟設施,大致上完成了早上的景點後,驅車前往昨日有停下來的國立大沼公園前進。在往大沼公園的路上意外地經過了在之前研究的時候有查到的小丑漢堡,似乎也是近來函館這邊相當有名的美食,而也因為接近中午時分,大家也順便就停了下來選了幾種漢堡車上吃果腹,沒想到還真的蠻多客人的、讓我們等了不少時間,但最後吃起來還算份量紮實、口感味道也豐富,但要說有多麼地美味倒是還好。


今天的天氣真的很棒,棒到我們在往大沼公園的路上,其中有個外拍點可以拍攝整個大沼湖與山景的地方,架了超多的單眼相機還有腳架,而我們到了大沼公園也發現比前一天多了不少的遊客,整個天空美的讓人心曠神怡、空氣真是清新。停在同樣的停車場,我們走向昨日的湖畔,沿著規劃的步道一路往裡面走,整個大沼湖上有許許多多的小島,小島與小島之間有著人工的橋樑或是步道接在一起,讓遊客可以走進去尋幽探訪一番,而湖上也有觀光船讓人可以搭乘遊湖,環湖則有一個自行車道也可以讓遊客租借自行車來遊覽美麗的風景。湖光、襯著山色,再搭上蔚藍的天空與一點點白色的雲朵,能在這樣的一個公園內遊覽,真的讓人心情都放鬆了、心態也整個寬廣了起來。


大概拍了上百張的照片了吧,由於今晚要殺到也蠻遠的苫小牧去,我們預計著時間,沒有特別把整個大沼公園都玩得很細,看著時間也差不多就上路了。跟著導航走了一段普通的道路、到了洞爺湖左右開始上了日本的高速公路,休息了一下讓Olive買個拿來蓋印章的筆記本紙張,立刻一路狂奔地往苫小牧而去。


根據小白所述,苫小牧算是北海道的工業城,果然到了以後不大有那種大城市的感覺、反而有著很多柏青哥店在路旁,我們到了苫小牧站前的東橫inn,放了行李休息了一陣子,趕著要到新千歲機場旁的Reza Outlet逛逛,因為似乎八點就要關門了,把車從機械停車場拿出來後沒想到那三個傢伙竟然剛好遇上東橫inn的免費晚餐時間,他們提供了免費的咖哩飯供住宿的客人享用,每個人可以拿一盤,其實大家也有點餓了,我在外面的車上等了好一會才看他們每個人咂咂嘴地魚貫上車,也太開心了吧。

從苫小牧到Outlet的車程也不算近,到了目的地後離八點也只剩半個小時了,還真不知道殺了這麼遠來是為了什麼,對於司機來說還真辛苦啊,不過看到整個Outlet超大、裡面的各個牌子都有,除了知名的精品品牌如LV、CUCCI等,Levi’s、Tommy、Swatch等各式各樣的商品品牌也都應有盡有,看了看時間我跟Olive挑了LEGO的店去逛,想說也沒啥時間乾脆就逛個自己想要逛的店,本來想找買給同事鎮宇的禮物,但裡面除了不便宜以外、也還真不知道鎮宇缺的是什麼,也怕買到一樣的,最後只挑了買給同事Sharon的LEGO海綿寶寶鑰匙圈後,逛了逛、拍了拍就離開了這個碩大的Outlet,而且外面寒風陣陣,由於我們是分頭進行,可憐的小白跟美美似乎很早就回到停車場找我們,結果我們還沒回來,害他們又跑回Outlet躲,辛苦他們了。


有點累又有點餓的開車回到了東橫inn,沿途沒找到想吃的,隨便問了問櫃檯服務人員,也隨便地就選了東橫inn旁邊的一家小店來解決晚餐,這家小店雖不難吃、但整體感覺有點暗暗髒髒的,真的是日本算是超級的小店,由於老闆的英文完全不行,所以我只好老樣子點了我們看得懂得味增拉麵來吃、Olive則點了餃子定食套餐,整體來說拉麵味道沒有前幾天吃的美味,但整個份量還真是嚇人,碗公的大小大概跟臉盆差不多大吧,而餃子定食的份量也相當足夠,吃完後我們頂著寒風在門口拍了幾張照片立刻就跑回溫暖的飯店去了。

回到飯店後洗了個超級舒服的熱水澡,穿著T恤短褲帶著擦頭髮的毛巾到樓下的販賣機又投了一罐Sapporo的啤酒,回到房間喝著暢快的啤酒、配著日本電視高解析度的1080i,聽著聽不大懂的日文、但大致可以猜出SMAPxSMAP這個綜藝節目中要介紹的很多日本的No.1,像是日本最軟的人、日本最貴的貓等有趣的事物,約好明早要起床的時間、也立刻就昏昏沉沉地在日本找起周公來了。

2009年8月1日 星期六

北海道之行 – Day 2:大美味激安壽司加上函館百萬夜景

難得來到日本,大家也都很捨得犧牲睡眠時間,一早七點就被鬧鐘叫醒,帶著惺忪的睡眼起來刷牙洗臉,相當準時地準備好然後拿著早餐卷下樓吃早餐,飯店的早餐跟其他國家飯店差不多,就是開放式的用餐,西式的、日本式的都有,日本的早餐就是白飯加醬瓜加味增湯,四個人還是習慣拿了烤麵包塗奶油、香腸、煎蛋、白煮蛋等配著咖啡或是果汁,我還試吃了恐怖的納豆(有影片為證),其實吃起來也沒這麼難吃啦,只是聞起來不大行而已,像是衣服放洗衣機沒拿出來的悶酸味道、有點臭襪子的感覺,整體納豆給人的負面觀感,大概就像榴槤一樣吧,兩個難兄難弟。



來到北海道的第二天是最辛苦的一天,因為我們要從北海道的最大城札幌,一路往南殺到北海道本島的南端大城:函館,而這樣的行程也是為了7月19號的晚上在函館有一個蠻大的花火大會,5000發的煙火等著我們,加上函館擁有知名的夜景,是世界三大夜景之一(與香港的維多利亞港夜景、拿坡里夜景齊名,沒想到拿坡里的夜景也是,這倒是在之前Survey北海道之行的時候發現的有趣的點),所以決定這天殺到函館看花火與夜景、隔天玩玩函館。算了算距離大概有好幾百公里,整個車程大概要花四個小時以上,所以我們一行四人吃完早餐,退了房、付了1050日幣的停車費,立刻準備往函館出發。



今天的我們決定不走高速公路,以距離為優先走他們的普通道路,穿越正中間(如圖所示),剛好會經過北海道另一個相當知名的景點:洞爺湖(也是漫畫銀魂主角手上拿的木刀上刻的那個洞爺湖),想說也可以經過停下來欣賞一下美麗的風景,但千算萬算敵不過老天算,今早一出發就感覺天色陰陰暗暗,果不其然走沒多久就開始下起毛毛細雨,路上雨紛紛的感覺也淋到了我們的心裡,開了很久到了洞爺湖旁,停了車特別下來望了望,結果毛毛雨綿綿、霧氣濃濃,看得到湖面,但看不大清楚整個湖的美麗景色,真是太令人傷心了,只好照了一兩張看不出來在洞爺湖的照片,又立刻上車往函館而去。

過了洞爺湖之後往函館的路就像是走台灣的濱海公路一樣,是沿著北海道南端的海岸線一路往南挺進,一路上雨開始停了,雖然藍天仍未出現,但至少沒有下雨,由於路程很長,沿途我們停了一些有趣的休息站、上上廁所拍拍照,看看名產、吃點小東西(像是草莓牛奶冰淇淋、便利商店的小零嘴),在某個小村落還發現一個很有氣勢的諏訪神社,神社前插了一整排碩大的旗幟,很多住家前也會插著兩面比較小的、但有註明是某某家所有的神社旗子,拍了幾張別有日本風味的照片繼續上路。

其實一直開車還挺累人的,我跟小白互相換手後我也在車上補了個小眠,起來後也到了今天比較大的第一個景點:國立大沼公園,這個公園是他們北海道蠻有名的觀光勝地,裡面提供人租腳踏車遊湖的行程、是個很美的景點。但因為今天天氣不甚佳,結果遊客不多、整個風景也一片霧濛濛地不算清楚(還好隔天天氣爆好我們又殺來一次,真的美得令人心醉),所以我們四個人只逛了一下JR的大沼車站、然後去買了超級有名的丸子來吃。

這家丸子店是頗富歷史的名店,名叫沼之家,似乎很早很早就已經在大沼公園這邊開起丸子專賣店,賣的就是糯米小丸子,吃起來有點像是麻糬的感覺,共有兩種販賣的種類:一種是醬油口味加上紅豆沙口味,另一種則是醬油口味配上芝麻泥口味。Olive挑了小盒的前者,四個人就拿著牙籤、在人家店門口放的長椅上吃了起來。醬油口味的丸子令人印象深刻,甜味重於鹹味的甜醬油配上小小顆有著彈性的糯米小丸,口味真的相當特別,剛吃還有些不習慣,吃久了還覺得不錯吃;而紅豆口味的丸子則埋在滿滿的紅豆餡料泥中,有點猜測性地用小牙籤插下去挑出來吃,香甜綿密的紅豆的味道頓時充滿整個嘴中,紅豆泥在咀嚼的過程中跟小丸子平均地散佈在舌上,真的很美味,吃來一點都不甜膩、讓人一顆接著一顆。(可能也餓了吧)

沼之家對面的腳踏車出租店木牆上逛了台灣觀光局很大的一個Touch your heart廣告,看到熟悉的廣告還真訝異了一下,我們四個簡單地拍了大沼公園橘色的郵桶、丸子,還有湖旁的大沼公園看板後,不多說地往函館前進。又開了大約不到一小時的時間總算到了函館,找到了我們今晚投宿的民宿:住友。這是一家由台灣陳阿姨在日本開的民宿,之前在出發去北海道之前找到的,特別透過網路訂了一間四人房。停好了車去Check in,櫃檯是個會講中文的年輕小姐(台灣人?應該是吧),確認完事情後跟我們介紹了函館可以去吃、去玩的點,相當詳細地告訴我們一些很棒的資訊,真的受益良多、讓我們今晚大致上也排出一個很完整的行程。

後來陳阿姨在介紹的時候出現了,講著一口台灣國語、反而相當地親切,告訴我們他國語還講的比台語還差,跟我們東聊西聊地,真是有趣。整個行程安排好後帶我們到了房間,這大概是我們這幾天住起來最小的一間房了吧,比我在台北的租屋處還小,但相當乾淨整潔、設備也還算新,我們也不會覺得不舒服。稍事休息後我們就出發準備去逛逛函館有名的金森倉庫群了。

雖然是傍晚時分六點左右,但北海道的天色還算相當亮,我們開著車到JR函館站旁的停車場停好後,走路約十分鐘到旁邊的金森倉庫群逛逛,函館是日本相當具有歷史的一個城市,是黑船事件後開放的港口之一,因此也是日本早期最早接觸西洋文化的一個地方,金森倉庫是當時開放時期所興建的倉庫,外觀還保有當時的風貌,但內部則已改建為複合功能的商場,有很多不同的商家在裡面經營。

比較可惜的是我們也透過網路確認了今晚的花火已經延期,因為白天下雨的關係,還真是令人難過啊。我們逛了專做玻璃工藝的「明治館」,欣賞了很多漂亮的玻璃製品,像是五彩繽紛的燈飾、幾可亂真的壽司、漂亮的音樂盒等,在逛的同時函館的天氣也漸漸變好,藍天漸漸出現、還有漂亮的白雲,至少欣慰一點晚上的夜景應該是沒什麼大問題,可以上函館山去看。時間越接近晚上,太陽也漸漸落下,整個海面襯著夕陽的餘暉,加上天空多變的雲朵,散出各色的光芒,加上海港旁停的帆船,真的很美、美得令人舒服。

晚餐時間到了,我們殺往民宿小姐介紹的迴轉壽司店:「函太郎」,根據她所述,這家壽司店是當地人才會去的店,不是那種觀光團會帶去的壽司店,而且價格相當實惠、食材新鮮又美味,講的若有其事、好像不去不行一樣,結果我們去到那邊真的讓人傻眼,整間店滿滿都是人就算了,門口還排了一大~~~~堆的客人在等著,而且整間店的確全部都是日本人,完全沒有聽到其他語言的觀光客,真是讓我們又驚又喜,高興的是這大概真的是間很棒的壽司店、但又開始頭大煩惱不知道要排隊等多久。

根據現場人數的觀察,我們預計可能要等一個小時以上,於是我們先登記好了我們的名字後,餓到肚子都咕嚕咕嚕的我們就先走到函太郎的對面:一鐵拉麵店,這間店也是民宿介紹我們來的,說裡面的海鮮拉麵是一絕,大家討論想說先過來點個兩碗麵,四個人分著吃墊墊肚子,然後再回去吃壽司。這間拉麵店的客人就少了很多,找到位子後點餐時才知道海鮮拉麵也賣光了(日文叫做殘念?嗚嗚),只好點了昨天晚上覺得美味的味增拉麵兩碗,又點了盤有點過於燒焦的煎餃(日本人叫它為餃子,不知道是不小心燒焦還是日本人真的都這樣吃?),大家狼吞虎嚥地快速就掃光了拉麵。


左等右等看時間差不多了,付了錢回到了函太郎,一樣人山人海,不過一看排隊表的確我們前面只剩兩個順位的人了,等了沒多久我們就被領到一個四人坐的區域,摩拳擦掌開始大吃超級美味的海鮮壽司啦!

函太郎是用盤子算錢的,不同的盤子顏色代表不同的價位,菜單上的所有菜色看起來都超級美味,我們拿著中英日文對照的一張菜單,選著我們想吃的壽司跟師傅點餐,或是拿了迴轉台上的美味壽司,看著逐漸長高的壽司盤,有種滿足的感覺。函太郎的熱茶是用煎茶粉泡的,一小盒的茶粉放在旁邊、附上一個很精巧可愛的木匙讓我們舀進茶杯中,自己加入熱水沖泡,味道很香很好喝呢。壽司的部分我們吃了有:鮭魚卵、海膽、鮪魚蔥花三種合在一起的拼盤,雪場蟹、帝王蟹、毛蟹三種螃蟹合在一起的拼盤(兩個是熟的、一個是生的),鮭魚握壽司、黑鮪魚大腹肉握壽司、生干貝握壽司、甜蝦握壽司、生花枝握壽司、燒炙鮭魚肚握壽司,鮭魚卵握壽司…,各式種類豐富又超級新鮮美味的壽司,一盤一盤、一個一個進到我們的五臟廟中。而且他們的醬油還分為握壽司專用的、還有軍艦捲專用的,真是特別,而生薑的部份則跟台灣沒啥太大差別,一樣好吃。

壽司的新鮮度不在話下,而新鮮帶來的就是爆炸性的美味,海膽的海潮香與淡淡的鹹味、蟹肉的甘甜、鮭魚卵的鮮美、黑鮪魚的油脂,太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其實也如民宿老闆所說,我們雖然四個人已經先吃過拉麵,但後來還是吃了不少盤的握壽司(大概跟我在台灣去吃爭鮮的量還要多一些),四個人算起來才6000塊日幣左右,也就是折合台幣大約為2000台幣,一個人大約500台幣上下,我相信在台北500元真的吃不到這樣等級的生魚片還有壽司,光一片黑鮪魚大腹肉就要200了吧,實在太令人滿足了,讓我現在在台灣還魂牽夢縈啊。

摸著飽脹的肚皮、帶著滿足的心情,我們去逛了逛民宿老闆推薦的百元商品店,買了一些小東西,還發生了買哆啦A夢糖果發現有過期貨的小插曲,害得英文不大行的店員嚇了個半死,也遇到超級可愛、害羞的年輕收銀櫃檯正妹,真有想搭訕要MSN的衝動,哈哈哈。

看了看手錶也差不多十點左右,剛好是函館山開放汽車入山的時間,我們上了車、設定好了導航,一路往函館山頂殺去,雖然GPS又有點突槌害我們多繞了些路,不過最後總算順利幸運地在一堆車陣中找到停車位,停好車前往這個百萬夜景的觀景台。但比較慘的事情則是一下車就發現寒風四起,刮得颼颼作響,整個山頂吹著刺骨的冷風,每個人都瑟縮著,而且冷到我們的兩位女性友人還用販買機買了不大熱的茶跟咖啡,有點發抖地走上了觀景台。

上了觀景台,人還不少、除了觀光客外,也有相當多日本當地的人,走到了台邊,映入眼簾的是令人震懾的寬廣夜景,看到夜景那一剎那我總算體會到為什麼可以被稱為世界三大夜景之一。函館的夜景視野角度實在太寬闊了,一眼望過去竟然以雙眼的能力收納不下這麼寬廣的景色,函館市兩邊被海峽包圍著,呈現一個平面的沙漏狀,上下兩旁的燈光往外延伸出去,燈火從寬廣一直延伸到遙遠的彼端變細、消失,黃白兩色為主的燈光如美麗的繁星點綴在黑色的夜空上一般,看來散亂卻又有某種規律性地亮著、沿著街道閃著,整幅夜景的美實在不是我這個文筆普普的人可以形容的出來,讓人相當地感動。

回過神來才聽到旁邊嘈雜的談話聲、驚嘆聲、嬉鬧聲,我也立刻把腳架架了起來,準備用帶去的單眼相機加上跟朋友借的好鏡頭,來記錄這令人動容的夜景,但也萬萬沒想到最傻眼、最糗的事情發生了,晚餐過後回民宿拿腳架的我,拿了腳架卻忘了將出發當天從相機機身上拆下來的雲臺帶著,才想起雲臺被我丟進包包的另外一個袋子中,世界上真的很難有這麼懊惱的一件事情,出發前一心想著要拿這顆Canon 16-35mm的L鏡來拍夜景,一定要拍出星芒的想法,結果卻忘了帶雲臺。只好努力地用著相機頂著腳架,試著穩定機身,把光圈縮小、ISO調低、快門放慢至20秒以上,來試著拍夜景。

試了好幾次才發現函館山上的風實在大到一個誇張的地步,即使我努力地壓著機身仍不免被風勢所影響,拍的照片成果從小螢幕看實在很糟糕,又沒有快門線的結果讓快門也沒辦法慢到三十秒以上,甚至估計起來即使雲臺有帶,整體的風勢看起來仍會讓整個三腳架搖晃不已,可能也沒辦法拍出好照片。後來發現旁邊有公用的那種固定式望遠鏡,而晚上則沒有在用、上面鋪了塊帆布包著,突發奇想的我把相機搬上望遠鏡上面的平面,嘗試拍了幾張,沒想到效果比腳架還好,回到台灣後檢視照片也的確發現仍有幾張還不錯的成果,雖然星芒幾乎沒有,但至少畫面清楚、顏色均衡漂亮,讓我欣慰了許多。

可憐的小白、美美還有Olive為了等我拍照在上面吹了不少冷風,也用著他們自己帶的相機試著把人跟夜景一起拍了不少照片,但還真的冷到有點發抖、而且觀景台上的人也少了很多,幾乎只剩下我們了。拍得差不多了、收拾了腳架,走下觀景台的我們到了另外一個有函館山的標誌的地方,一起合照了好幾張照片,大家幾乎是用衝的回到了溫暖沒有風的車上,開著暖氣、心底懷著感動走著夜晚黑漆漆日本的山路下山,回到了舒服的民宿。

因為民宿的熱水到十二點半就會停了,我們回到民宿也十一點半,大家迅速地分工,洗澡、下樓連網路打Skype回家報平安、拍著今天採購的紀念品等,每個人都洗完舒服的熱水澡,把桌子收進櫃子中、鋪好四個人的軟綿綿的棉被,輕鬆地閒聊了一下,就帶著充實的心靈、疲憊的身子進入夢鄉。

最後在附上函館的夜景影片全記錄:



北海道之行 – Day 1:忐忑的心與溫暖美味的拉麵

從日本北海道回來也過了一個星期了,忙碌的工作讓每天晚上回到家後寫遊記的心情大減,一直拖到昨天放假前,心裡才浮現那一絲絲一滴滴的動力,開始把照片拼湊起來,準備在這個週末來把北海道之行的回憶補完。但同行的美美已經把遊記寫得很棒了呢,沒想到美美畫圖也這麼厲害,整個畫得很可愛,也把一些有趣的事情用畫圖的方式表現出來,真的很棒。(美美的部落格在此) (我的照片:40D的是在這邊G9的則是這邊

前一天還在上班時被通知班機延遲起飛,害我們還雞飛狗跳地再三確認、改接送車子的時間,晚上也整理了很久的行囊請老爸接送回到中壢,隔天早上多睡了兩個小時,等到了九點多來接我的賓士車,在台灣晴空萬里的天氣下往桃園機場第二航廈前進。由於接送服務的單子在我身上,於是還請司機開快了些,總算到了機場看到另外一車接送的的小白、美美、Olive,Check in的手續完成後,把行李託運了、到了漢堡王吃了早餐、拍了幾張出發前的照片,就過了海關準備登上華航編號CI130的飛機飛往北海道了。

三個多小時的飛行時間其實說長不長、說短卻也不短,在飛機上吃了一餐、看著窗外漂亮的藍天,有點忐忑地想著到了日本的所有行程。下午四點多落地後,入關的手續比我想像中的快了很多,檢查護照的海關人員並沒有多問什麼,反而是入境時的行以檢查站的檢查人員特別挑了我對我做了全身的搜身檢查,要脫下鞋子、還從腳一路就像電影一般的搜身手法一路摸上來,還真有點令人害羞。

出了機場海關,要先找華航的人員領飯店的單子、JR新千歲機場到札幌的車票、手機吊飾等幾個重要東西,找了半天領完後、到了租車櫃台確認租車事宜,於是Mazda租車公司的「蝦頭」巴士就載著我們四個人往出租的總部移動,辦好了所有手續,也拿到了我們這次四個人在北海道最重要的交通工具:Mazda 3車車後,小白上了右邊的駕駛座,準備開始新的一趟特別體驗行程。(Mazda3的後車箱比我們想像中的還大呢,四個人的幾大箱行李都塞得進去,真不錯)


在日本開車第一個一定會犯的錯誤就是把方向燈打成雨刷,果不其然小白也是一樣,一上路要右轉就把雨刷開了起來,整個讓大家笑翻天,因為明知道會犯、也提醒自己了,但還是不小心就是會搞錯,搞了老半天好不容易把導航裝置弄了清楚,輸入了第一天晚上飯店的電話,決定先不上高速公路而走一般道路往北海道最大城市札幌前進。

走在日本道路的左邊,也坐在平常是駕駛座的位子,看著窗外不大熟悉的街景,還真有股奇妙的感覺,沿途的景色其實讓我感覺有點像是在美國一樣,所有的商店都不高,佔地面積都很廣,有著大大的招牌,唯一的不同只是寫的是日文字罷了。開了四十分鐘左右的車程後進到了札幌市區,雖說是北海道最大城市,但感覺上擁擠的程度也還比不上台北,繞了繞確認了飯店後,把鑰匙交給門口的服務人員,到了櫃檯做Check in的動作。

日本的櫃檯人員的英文似乎也不算太好,發音比較難懂就算了,感覺也不大耐煩地說著話(但這大概也是這六天遇到最冷冰冰、臉上一點服務表情都沒有的人了),拿到了兩間房間的鑰匙上了六樓,才發現我們那間的菸味真的有夠重,重新到樓下跟櫃台確認是否能換到無菸的樓層,查了一下才跟我們說禁菸房也都全部賣掉(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也算有心地立刻派人重新做清理的動作。上了樓等到清理人員來,只見一個西裝筆挺的傢伙拉著一個像是小氧氣筒的裝備,連接著像是噴農藥的噴頭,開始在房間裡面噴著,做了稍事的清理,的確味道有淡了些,雖不滿意也只能接受,大家收拾收拾也準備出去進行今天到日本第一個觀光行程。

小白是個相當有方向感的人,跟他出遊還挺不錯的,不用扛起記路的責任。我們第一個景點就是離我們飯店不遠的狸小路商圈,光走路十分鐘左右就會到的距離,經過了漂亮的TV Tower,因為時間也挺晚的,札幌的商家也開始關門,狸小路的商家也不例外,整條超長的商店街剩下不多的商家還開著,我們走了一小段路後決定先去解決晚餐問題,找到了Olive先做好功課、網路上大推的「山頭火」拉麵店,小白、我、Olive先吃拉麵,而不餓的美美則先一個人去逛藥妝店。

日本的拉麵似乎蠻多這樣的型態,一進門先看到一個販賣機,賣著不同口味的拉麵卷,正頭大地煩惱這些日文字到底寫的是什麼意思,沒想到山頭火的拉麵店的櫃檯女老闆(?),竟然一口標準的京片子,會說中文,雖不算熱情,但也大致上簡單地告訴我們有大碗、小碗,加叉燒、沒叉燒的分別後,再加上Oliver三腳貓的日文能力,還算厲害地分辨出有鹽味、醬油、味增三種口味,也刻意一人點了一種。

看著日本老闆專心地、認真的煮著拉麵,(日文是叫真劍嗎?),還蠻能從這樣煮麵的過程中感受到日本人對於工作的認真跟堅持,感覺上對每一碗拉麵都投注了很大的熱情與專注,不像台灣的麵店老闆好像都可以一邊煮麵一邊做其他事情,算是來日本第一次感受到這樣正面的態度,覺得很棒。

送上的三碗拉麵、還有叉燒,幸運的我點了三碗中感覺上最美味的味增拉麵,吸著超有彈性的、帶著一點捲曲度能夠保留住湯汁的麵條,真的是太好吃了,濃郁的湯頭看起來相當油膩,但吃進嘴中卻不感覺到油膩,反而是嚐到那深邃的湯頭,有著豐富具有層次的風味,實在是令人相當驚豔,本來在夜晚相當寒冷的氣溫凍得有點頭痛的我們(整個傻眼,本以為日本北海道也算夏天,結果夜晚的札幌還真是有夠冷的,我跟Olive還算運氣好帶了薄外套,辛苦的小白只有長袖襯衫,這幾天還真是苦了他,回到台灣還感冒了幾天,希望不是H1N1,哈哈),立刻身子就暖了起來,還舒服地暢飲著日本拉麵店必提供的冰水,真是痛快。

吃飽喝足的我們,與美美會合後,除了傻眼她手上兩萬多塊日幣的戰利品以外,也佩服她原來早已經做了不少功課,看著帶去日本的ipod touch,比價過後買了不少化妝品、營養食品等東西,真是不簡單。由於也晚上十點多了,狸小路的商家更是開始一間間拉下鐵門,幾乎都要全關完,我們一行人隨便逛了一些店,玩了日本的抓娃娃機(也還真難啊,抓一次要200日幣,除了難以外還挺貴的),逛了一家類似美華泰加大創的店,買了幾顆扭蛋當禮物後,走回飯店。

冷清的路上寒風陣陣,加上有點毛毛雨的關係,還真感受不到北海道第一大城的繁華,最後逛了日本聽說比7-11規模還大的LAWSON便利商店,買了北海道十勝的鮮奶、SAPPORO的北海道限定Classic生啤酒,回到了房間為了上網,又特地下樓跟大廳完全對英文不行(日文是苦手嗎?)的服務生問了該怎麼上網,最後大致上搞清楚我的需求後,也拿了無線AP來幫我裝設完畢,讓我可以用帶來的Aspire One上上網,用Skype向家裡報平安(真方便又便宜,每分鐘才0.6台幣左右)、上個Plurk,洗洗澡後爽快地喝著鮮奶還有生啤酒,聞著消臭劑揮發掉後仍有著的菸味,第一天就這麼快地過完,也相當快地就睡著了。

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

最近台北的天空

來台北工作、住在台北也兩年多了,時間真是在不知不覺中就流逝,比起以前當學生的時期,真的覺得時間跑起來快了許多,本以為四年很長的日子,沒想到轉眼間也過了超過一半,當中學了不少東西、也失去了一些東西。

來台北除了生活上開始要靠自己打理、平常消費提高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特別強調多次)以外,覺得比較可惜的一件事,是在台北比較沒有一片寬廣的天空可以看,有時有個美美的藍天、或是晴朗的好天氣,不論是從租屋處往外看、從路上往天空望去、或是從公司向穿外探頭,永遠看到的都是被切割出來、呈現幾何不規則形狀的藍天。其實在平常生活中,如果有一塊寬廣的藍天可以注視、就像是可以把心情暫時放空於這片天空一般,會有不錯的放鬆效果,台北人在忙碌的同時,走在馬路上望著前方的視線,藍天都永遠只佔據著畫面中高樓大廈裡的小部分空間。

這幾天天氣很棒,藍天很藍、也點綴著白雲,不再只是空曠的一塊藍畫布,趁著到公司茶水間倒水的機會、也帶著自己的小相機往外拍了張漂亮的天空,雖然不是這麼地完整,但這片天空也像幅畫般,有著變幻莫測的雲湧動著、有著奪目耀眼的陽光穿透著,偶而偷個幾分鐘、放個空,實在不錯。

在同一片藍天下生活的大家,你們幸福嗎?希望是的。(笑)

2009年7月12日 星期日

下週的北海道之行

這一陣子的我算是拼了老命在工作上,不眠不休地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在東奔西跑的行程裡面、或是重複無窮迴圈類似話語的展示報告中,說真格的,雖然很充實、有成就感,但相對的也真的很累人、很辛苦,以前的我也從沒想像到自己的生活會如此地被工作所填滿,連在Plurk上面說的事情也大多跟工作比較有關,生活還真漸趨單純。

結果在前陣子因為國中同學小白的邀約,他們預計要在暑假找時間去日本走一趟,本來臨時的一個邀請,沒想到在幾次的討論後也就這麼變成事實,大家決定花個六天到日本北海道一遊,去享受夏季那花田盛開、花火節慶、百萬夜景的日本風情,而且...是自由行,哈哈。

更妙的一個狀況是,本來已經預計八月第一個星期有宜蘭的員工旅遊、而第二個星期則是要跟一大群國中同學去蘭嶼放鬆休息,結果這次的日本行程則排在下個星期,也就是七月二十六日,這樣一看,我在七月底八月初的這段日子,只有一個週末休息、其他的放假日都通通往外跑,算了算光這陣子我請的假就高達六天(日本四天、蘭嶼兩天),希望回來皮膚變黑就好,在公司不要變成黑人。

也誠如諺語所說:「工作就努力工作、玩就認真玩」的道理,這次去日本算是初體驗日本這個國家,決定好好地去探詢了解日本文化、也特別跟好朋友全成商借了一個超級好鏡頭:16-35mm的L鏡,配合跟老爸借用的40D,希望能把富良野的花田美景配上藍天白雲整個帶回來、把函館的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百萬夜景放到記憶卡中、也將日本傳統的花火慶典與浴衣日本辣妹通通留在記憶裡。

剩下六天就要出發了,昨天跑去美麗華買了一個隨身腰包、一件好看的T恤,希望自己也能在北海道的風景裡面留下快樂的照片,現在比較擔心的是:日本的車車是右駕,道路方向也跟台灣相反,還真是不習慣啊,哈哈哈。

2009年7月4日 星期六

優質化均等數位教育環境推廣



最近週遭的朋友都知道我很忙,在Plurk上一直哀哀叫的我,述說著最近各式各樣的研討會、展示會、觀摩會,全台灣東奔西跑地似乎衝了不少地方,但卻應該不大知道我都在做什麼,其實最近的工作上就是在做我們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所研究的「未來教室」的推廣。

其實就如投影片裡面看得到的,今年度其實政府為了擴大內需方案、刺激國內景氣的政策持續推動,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在教育部的教育經費投資上面,而在這樣的經費編列上,很大一部分的規劃在於資訊硬體的採購上,而我們資策會教研所站在研究與推廣的角度上,發現如果大家都把重點放在硬體的購置、忽略了其他的配套措施,非常有可能會把這些設備變成「蚊子館」的一部分,是相當可惜的一件事情,更失去了教育的美意、造福學子的功能。

於是乎,最近的我就是參與了這樣一個工作推動,站在我們教研所的研發立場,根據這些設備加上我們思考的一些創新整合模式,我們試著去整合了原有的軟體、硬體,進一步更考量了教材的應用、師資培訓還有示範性教學的設計等,希冀以整體的配套措施來建構一個全整合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提供給學校做為參考運用,目標是希望這些設備真的能導入給學校擴大運用,不要浪費了這些經費。

今年的經費運用上,幾乎是全面性、大規模的佈建,從國中國小、到高中職、甚至是大學,都各自有各自的經費投資,從基礎的資訊環境佈建到特殊科目應用教室的經費,甚至到教師教學研習中心等建置,都有經費來支應;於是乎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我們不同於以往資訊融入教學的操作方式(早期相當多的大學院校教授都有做這樣的研究,但多為單點式、創新式的示範應用設計,通常雖然效果不錯,但卻無法長期運用、流於一個學期只能進行一兩次的型態),而今年我們的立場採全面式的思考,希望這樣的教育環境建置好後,能夠讓學生整個學期都能在這樣的環境裡面上課,而不是有需要才帶進來。

資策會其實站在這種整合者的觀點來看是相當適合的角色,我們一方面有跟數位學習的產業有接軌、二方面也由於各種不同的計畫跟大學研究所的前端研究學者也有著不少合作,若能夠完整配合前端一線老師、各縣市輔導團的老師的需求提供、實際應用想法配合,剛好是相當互補的一個結合,互相支援對方較不擅長的領域。

也因此這陣子才忙成這樣,目前為止大概已經展示推廣了五十場左右,聽過的各國、各縣市各級學校校長、老師、大學教授、政府官員大概也超過五百人以上,真的好累啊。有時反思想想,我們在做數位教育、做數位學習,讓一個人這樣重複講類似的話好幾十場,不是有點遜嗎?但還真的想不到用什麼方式才能取代這樣面對面講述推廣才能達到的效果,只能繼續加油了,希望對台灣的莘莘學子們能夠有幫助,真正在教育上達到正面的助益跟效用。

2009年6月27日 星期六

Way back into Love



超好聽的一首歌,內容也很棒,跟我現在的情形有點相似,在感情面一直繞不出來、找不到解答的我,心理一直都似乎缺了一大塊、感受不到那種踏實,但聽完這首歌會有充電的感覺,希望能繼續保持如此正面的想法,加油加油。(這首音質很棒,Youtube那甚至還有HD畫質的,可以看看)

Cora:
I've been living with a shadow overhead 總是生活在個陰影之下
I've been sleeping with a cloud above my bed 就寢時總像被雲霧籠罩
I've been lonely for so long 我已孤單好久一段時間了
Trapped in the past, I just can't seem to move on 陷落過去裡,就似無法再前行.

Alex:
I've been hiding all my hopes and dreams away 已把所有的希望與夢藏放一旁
Just in case I ever need em again someday 只是預防哪天會再需要它們
I've been setting aside time 不斷告訴自己要轉身離開
To clear a little space in the corners of my mind 該把心中角落清出些小空間


Chorus: [Both]
All I want to do is find a way back into love 所有我想要做的就是重新找回愛
I can't make it through without a way back into love 我無力獨自撐下去,若無法返回重新找到愛
Oh oh oh 喔~喔~喔~

Cora:
I've been watching but the stars refuse to shine 抬頭瞭望但群星不再耀眼閃爍
I've been searching but I just don't see the signs 不停找尋但就看不到那些星座(訊號)
I know that it's out there 我知道真愛總是在
There's got to be something for my soul somewhere 那兒定會有契合我靈魂的人在不遠處
Alex:
I've been looking for someone to shed some light 我一直在尋望某人可以分享傾訴生命光彩
Not somebody just to get me throught the night 而不只是某個人來渡過一夜露水情緣
I could use some direction 我可以跟隨一些指引
And I'm open to your suggestions 而我會對妳的示意敞開心胸

Chorus: [Both]
All I want to do is find a way back into love 所有我想要的就是重新找回愛
I can't make it through without a way back into love 我無力獨自撐下去,如果我無法返回重新找到愛
And if I open my heart again 而如果我再次敞開我的心防
I guess I'm hoping you'll be there for me in the end 我猜想我會希望你永遠在那為我守候直到最後

Cora:
There are moments when I don't know if it's real 有些時候當我不知道似真似假
Or if anybody feels the way I feel 或者大概每個人都與我想的一樣
I need inspiration 我需要些啟發
Not just another negotiation 不是另一個約法三章

Both:
All I want to do is find a way back into love 所有我想要的就是重新找回愛
I can't make it through without a way back into love 我無力獨自撐下去,若無法返回重新找到愛
And if I open my heart to you 而如果我敞開我的心房只對你
I'm hoping you'll show me what to do 我希望你永遠對我表示如何去做
And if you help me to start again 若你願意幫我再次開始
You know that I'll be there for you in the end 你知道的我將會在那裡為你守候直到最後

回憶,中壢高中


IMG_0342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tchen
這週因緣際會,有機會回到母校中壢高中做一些演講展示跟報告,待了兩天、遇到了不少老師,還稍微逛了逛以前的學校,很多特別的回憶浮了上來,也真的體會到時間不等人、流逝飛快的感覺。

最近這一陣子都在忙著所謂未來教室的推廣(這邊有新聞),在今年度的擴大內需預算裡面,有相當大一塊是在教育科技類的採購,因此在這個時機點,我們資策會教研所站在輔導產業、以及數位教育科技推廣的立場上,整合、設計了很多相對應的軟體、平台、示範教學情境以及師資培訓課程,我們希望在設備採購下去的同時,為了達到真正物盡其用的目標,讓學子能夠受惠,因此相對於採購著重於硬體面的建置,我們對於軟性的議題上做了許多的著墨。

而剛好在前兩個星期,教育部林次長有來參觀我們資策會教研所在台北建置的未來教室,而在這個展示說明會中,也正巧邀請了中壢高中的校長來參加,而中壢高中也恰巧被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委託,要對於台灣省北區的高中職體系做這種創新、未來的教室的研討會,張校長聽完我們的簡報與說明後,認為我們的設計跟整體情境更加完整,於是乎就主動且積極地邀請我們去中壢高中,來協助辦理這個場次的觀摩研習會

於是乎就在這樣的機會之下,我回到了中壢高中,在24日星期三中午,與同事開著車回中壢,一起去吃了令人懷念且魂牽夢縈的永川牛肉麵,然後回到中壢高中行政大樓的三樓,進行場勘以及整體環境設置。

當天結束後還巧遇高中的導師、也是我們物理老師的王靈運老師,他很訝異我怎麼會在那邊,初步簡短地跟他說明了一下狀況,由於隔天星期四早上下午各有一個場次,打算不回台北的我就先送同事上車後,回頭要拿名片給老師,沒想到老師也正在翻閱我們那屆的畢業紀念冊,剛好正在看著我們班的每一個人照片,就跟我說:「就記得你沒戴眼鏡」,送上名片後老師還很關心的問我說過敏有沒有好些,真的令人相當感動、都過了快十年了,老師還記得我的過敏蠻嚴重的(其實當時老師在我畢業後有寄信跟我說一些過敏治療的方式,當時就讓我很感動),真很感謝老師。

隔天早上的場次來了四十位左右、各校的校長與老師,一切順利結束後,我們就到校長室一同享用便當,當下又遇到另外一位曾經教過我高二國文科的郭素貞老師,一開始老師還想不大起來,後來大致回想一下也記得我就是當時我們那屆最調皮、最囂張的十六班(因為我們班都會從三樓掛大大的紅布條,或是製作超大的看板,說我們班的段考成績哪科哪科贏過那屆高二所有的班級之類的),老師也記得我當時的國文程度還不錯、參加過比賽之類的,被老師提起我才不禁莞爾,以前高中班級的點滴回憶也真的讓人回味。

下午的場次人數差不多,更是相當熱烈、順利,由於內壢高中的校長有來,跟我們約了星期五早上的時間去內壢高中拜訪,他們也想撰寫計畫書爭取建置一些這類型的創新未來教室,讓我剛好又有機會,多在中壢家多住一個晚上。

這次的中壢高中之行說實在有點意想不到,從來也沒想到自己會用這樣的角色、身分回到母校,雖然當時的校長已經換人(當時是廖萬連校長,我西元兩千年畢業),但整個學校環境、學生的制服,幾乎沒什麼太大的變動,想起高中三年在這個環境發生的各種酸甜苦辣,真的覺得很有趣、很懷念,踏入社會以來,這週真是讓我記憶深刻的一週啊。

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三兄弟(很像嗎?)


IMG_0088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tchen
家裡是個陽盛陰衰的環境,老爸老媽太厲害,連生了三個帶把的好漢子,也沒力氣持續拼個女生,於是乎可以想見家裡小時候是三個調皮搗蛋小朋友的天下。

以前小時候對兄弟的印象,就是常常在一起玩、吵架、打鬧的最佳對象,在國中以前,我的身高還是最高的(哈哈哈),所以一直都是很猖狂地對待自己的兩個小弟,很多事情仗著自己是大哥,想起來還挺惡霸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打籃球,以前靠著身高優勢吃得小老弟死死的,切入籃下、上籃、外線都沒有問題,到現在可就要他們讓我才行囉。

回想起三兄弟從小到大的生活,覺得還蠻溫馨的其實,雖然打鬧不少,但也感受得出來兄弟之間那種不必多言、互相挺的氣氛,我們兄弟不是那種會很常聚在一起亂哈拉、講些有的沒的那種,但有機會一起出去時,也都能聊得天南地北,互相給予深刻的建議跟想法,真的很不錯。

兩個老弟各有各的個性、想法,在自己生活上也很有目標,一個在資策會服研發替代役、一個當兵中,退伍後想去澳洲打工遊學見識一下世界,當大哥的其實還真不用什麼操心,有的時候還靠這些小老弟幫了不少忙,有兄弟如此,夫復何求。:)

2009年6月7日 星期日

花市、玉市、北興宮步道一日遊


IMG_9076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tchen
最近很常一日遊,不論是早就規劃好的、或是臨時成行出發的,昨天晚上因為累翻一下子就睡著,今早九點就醒了,想想天氣這麼好、待在家裡也很可惜,又不知道要約誰,於是乎就臨時抓了相機、背著包包就出門去,一開始殺去離自己蠻近卻都沒去過的建國花市還有玉市走走。

星期天的今天人真是不少,不論是充滿東方文化風格的藝文市集、或是玉市,還是自然氣息濃厚的假日花市,都是人潮,而且當中也有不少外國人呢。今天看到了不少漂亮的蘭花、各式各樣的植物,五花八門的飾品,不論是玉做的、花崗石做的、寶石做的、瑪瑙等...,顏色種類真的很豐富,讓我大開眼界(不知道裡面有多少是真的?多少是假的呢?哈哈)。而今天的戰利品有兩個,一個是很精緻的小木頭雕刻,雕了三隻小烏龜,另外就是一小盆的防蚊樹(學名忘記了),青翠的顏色很讓人看了很舒服,希望好養能夠順利長大。另外還有個很有趣的景象,花市有免費讓人認養小狗的攤位,由於天氣太熱了,負責的人放了一瓶結冰礦泉水在籠子裡面,而四隻小狗就挨著這瓶水享受的冰涼的感受,而且還睡得超舒服、表情超享受,真讓人打從心底覺得可愛。


IMG_9031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tchen
後來逛完花市後,才下午一點左右,不想這麼早回家,於是想說好像松山那個方向有山可以爬,似乎有步道可以走,於是也就騎著摩托車沿著信義路一路往東騎去,靠著方向感一直往山的方向走,根本也沒先查過到底有什麼路,反正接近山以後自然會有標示。

果不其然找到一個什麼北興宮親山步道的指標,也沒想太多,買了水帶著包包、停好車就去爬步道了。其實台灣的山中步道都還蠻像的,綠油油的山景也都差不多,但畢竟是進到山裡面,空氣整個跟台北市差很多,讓人精神不禁為之一振,而這個步道跟以往步道最大的差異,就是路邊多了一堆有的沒的運動器材,都是人工自行打造,不論是伸展身體的、拉筋的、單槓、雙槓、雙環、盪鞦韆、健康步道甚至是呼拉圈都有附,整個很令人傻眼。(可去看我的Flickr相簿,超有趣)


IMG_9054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tchen
我想大概是附近的居民常常上山來呼吸新鮮空氣順便運動一下吧,所以才有這麼多自製的設備,我也玩了其中幾項,除了走路運動到,沒想到在山上還可以練到其他部分的身體,真好玩。邊走邊吃著在花市買的酸梅粉芭樂,在小廟旁吃著MOS漢堡,在運動場喝著水,在路上追著松鼠,一路來回也走了兩個多小時,運動量我想相當的足夠了。

下午三點多的太陽仍然相當的毒辣,因為爬山滿身汗的我騎著機車吹著風總算帶走了些暑氣,回到家後拆開被單、枕頭套拿去洗跟烘,又洗了今天第二次澡,就接到鎮宇的來電約晚上吃火鍋,收了烘好的被單,又立刻穿好新衣,立刻又殺去東區的鍋大爺吃晚餐。


IMG_9167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tchen
今天真是充實的一天,逛了很多有趣的地方跟攤位,看了好幾種可愛的動物、還有漂亮的山景,白天爬山運動量夠、晚上又吃到飽,看著桌上青綠色漂亮的小防蚊樹、喝著一小瓶的金牌啤酒,還蠻舒服的,可惜這週只有放到一天,明天又要上班了,下週也是超級忙碌的一週,衝啊。

【補充】補上一件剛剛想到的事情,今天逛小木雕攤的時候,隔壁攤賣玉石的年輕老闆叫了我,說小弟你手上的手環是去買的對吧,一個三十嗎?我跟他說是人家送的,他小小聲的說本來想跟你買的(可能有點不好意思吧),我想想這也不是什麼高級的東西還要人家出錢,就大方的說送你啦!結果他嚇了一跳,我就問他說要什麼顏色的(已經一副要脫手環的樣子),一開始他還說隨便(又裝客氣),後來又說那白色的可以嗎?二話不說我就把白色的手環脫下來送他了,老闆似乎蠻開心的,說了好幾次謝謝,哈哈,真是有趣的經驗。(不知道他現在是不是很開心的戴在手上呢?)


IMG_9074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tchen

2009年6月2日 星期二

比較

感覺起來人真的是愛比較的動物,看著身邊的每個人都有比較好的地方、也比較不容易注意到自己比別人好的地方,別人的女朋友比較正、身材比較好,人家的老公比較有錢、個性比較體貼,朋友的工作比較穩定、收入也很高,同學的生活比較多采多姿、比較有深度,...好多的比較級在生活中發生,有的時候還蠻難提醒自己不要陷入這樣的迷思裡面,也怕自己如果接受了不跟人比較也就失去了向上的動力,時時刻刻提醒著自己、檢討著在乎著許多的事情,有的時候還真的蠻累人的。

而在年紀增長的同時,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在生活上的條件也越顯複雜,很多的變化讓人擁有的彈性空間變小,能隨心所欲的範圍也漸趨受限。是因為在很多的面向都有了一些成果而害怕失去、反而更加戰戰兢兢,有了另一半、有了小孩、事業有點成果,都讓我們的選擇變少,能下在人生賭桌上的籌碼也持續流失。有的時候想想,時間、年紀、歲月,還真的是年輕人最大的一個本錢,很多的事情能趁年輕的時候去嘗試,不失為一個很棒的體驗,即使跌倒了也比較沒什麼好在乎的。

東方人的生活價值觀比較腳踏實地、比較要求自己不好高騖遠,要存錢、要累積知識、要有競爭力,無時無刻提醒自己要注意這些,現在想想、如果年輕的時候,或許又應該多去嘗試,會不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機會呢?也很難說。

說了漏漏長講得自己好像很老似的,其實根本也沒有,只是突然有些感觸,或許也能因為這些感觸跟想法,偶而地提點自己,不要讓自己繃得太緊,套一句最近很喜歡的話給自己,一方面也是從Web 2.0概念中雲端運算這樣一個技術性的想法而來:「Keeping Your Feet on the Ground While Your Head is in the Clouds」(異想天開、腳踏實地),做自己快樂的事情、做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加油加油。

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烏來內洞遊


IMG_1889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tchen
趁著端午四天連假,安排了兩天一夜的烏來旅遊行程,也不刻意地去找誰,就三個人:我、Michael、敏君,隨意地訂了間飯店確定有得住,當天早上臨時上了Google Map找了找地點,借了老爸的新車,就出發了。

本來預計第一天想去三峽走走,除了逛逛老街、祖師廟以外,順便去玩完沒玩過的藍染,結果路上Michael才說隔天早上要家教,真的氣死我了,臨時想說那乾脆把第二天一早的內洞森林遊樂區的行程提早一點,藍染的部份隔天我跟敏君去玩就好。

於是乎第一天一早就直奔烏來,從二高、新店下交流道、碧潭、屈尺,一路總算到了烏來,沒進烏來的我們繞過新店溪,直接往內洞開去,路上停了全家便利商店買了我們的早午餐,挑了黑輪關東煮、玉米、貢丸,還有一瓶水,衝向內洞。

幾經波折,錯過路、問了警察後找到正確的路,沒想到內洞門口的停車場滿滿滿,全部都停滿了車,原來內洞是個這麼有名的地方啊,想不到有這麼多人會跑來,原本帶著幽靜外拍的心情而來,整個有點傻眼。幸運地看著別人爭吵著停車位,甚至幾乎要動手動腳的狀況下(大概是天氣太熱了吧),很巧的是剛好有一台車要走,我們也順勢就停了進去,還真是來得好不如來得巧呢。


IMG_8632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tchen
買了一人八十塊的門票,找了裡面的涼亭跟著一堆人一起把中餐解決掉,背起腳架、相機,就往裡面走去。沿路其實風景還蠻漂亮的,旁邊的溪流帶著一點幽綠,遠方是綠油油的山頭,走一小段看到羅好水壩、再走一小段就有了第一個瀑布,再往深山走發現第二、第三層瀑布,都各有各的漂亮,而站在瀑布附近,雖然沒辦法很靠近,但卻能感受到那絲絲的涼意以及瀑布帶來負離子的那種清爽舒暢之感。

經過了瀑布我們三人又走了不少的路,最後沒有走到底就回頭,路上看到了漂亮的蝴蝶、小青蛇,呼吸了很棒的森林芬多精,大約在下午四點左右離開內洞。從內洞回到烏來的我們,找停車位還真耗費了不少時間,進到烏來老街看到滿滿的人潮,還有誇張排隊人龍的山豬肉香腸攤、烤肉攤、溫泉蛋攤,真令人傻眼台灣人愛吃的能力。

我們挑了間泰雅婆婆的小吃店,點了不少吃的如:馬告東坡肉、鴕鳥等半天、香蕉飯、水蓮菜、炒珠蔥、炒山豬肉等超過三人份的菜色,但仍全進了大家的五臟廟裡,真佩服Michael的食量、也謝謝敏君的破費請客。

晚上由於八點才能check in,我們找了家咖啡庭園,點了咖啡、冰沙,配著我們買的一大堆名產小吃,悠哉地聊天、談談工作、感情,還有之後的旅遊行程,整個很愜意。走了一天的我們,進了房間後大家只想好好休息,跟Michael殺出去買了烤肉串、香腸、麻糬,洗完澡、泡完溫泉後配著今天白天買的兩罐綠色金牌台啤、小米酒,開心地聊著、八卦著。


IMG_8594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tchen
最後敏君被公司徵招要搭隔天早上八點的高鐵下高雄是這次旅行最後一個衝擊,不過大家還是聊得很開心、玩得很愉快、吃得超級多,帶著捨不得的心情早早大概十二點多就入睡了。

隔天早上要趕高鐵於是五點五十左右就起床,盥洗後、整理好,穿越過幾乎沒人的烏來老街,上了車、開到台北大約七點多一點,送了敏君上捷運站,我跟Michael回到我台北的家,睡到了九點多快十點,送他去家教處,我也直奔桃園,結束這又傻眼、又充實、吃得不少的兩天假日。

但...早起還真累啊,好久沒這麼早起了,我的天。

2009年5月24日 星期日

春天酒店、坦誠相見(押韻)


IMG_7913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tchen
昨天難得有機會跟鎮宇夫婦一起去北投的春天酒店泡湯,去他們的紅檜俱樂部裡面的湯池,雖然夏天去是有點奇怪,但整個泡下來還是讓我的週六下午飄飄然、舒舒服服的感覺薰著腦門。

整體春天紅檜俱樂部的設備都還算蠻不賴的,寬敞的湯池共分三個溫度,冰水、熱水、更熱一點的熱水,另外還有花崗石做的烤盤(?),讓人可以光溜溜地躺在上面享受溫度,但因為我們是炎熱的中午去,雖然陽光不大、也有點微風,但仍舊是覺得燙得有點哇哇叫,如果是冬天去的話,一定是超舒服的。

第一次跟鎮宇坦誠相見剛開始還真有點不好意思,但久了又加上一直都在聊天,也就越來越覺得沒什麼,預計泡個一個半鐘頭,結果反而聊得很開心還超過了跟俐君約好的時間,洗好、擦乾、吹乾頭髮、抹抹乳液後到了他們的交誼廳,吃著所附的一些小點心、小餅乾,喝著寶礦力,悠悠哉哉的,而且跟鎮宇聊了很多工作上、生活上的想法,感覺真好。

結果後來的時間都呈現一種慵懶的氣息,身體提早放鬆、當晚也睡得特別的甜美,當有錢人還真的很幸福。

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

報告、報告、再報告


IMG_7599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tchen
這一個多月以來,大概是我從小到大人生中,平均每天報告次數最多的一段日子,從一開始計畫案的起始、到整體的流程情境的設計建構,然後接下來做投影片、修正內容、增加情境、調整順序等...,來來回回至少到今天的台北市國高中校長參訪團為止,已經對內、對外展示次數不下十次,今天臺北市的國高中校長參訪團一行人約三十位來我們單位參觀,三四十分鐘的簡報與同事佳珩合作展示,加上其他人的報告一路下來,到下班前的我,已經有點恍神跟累癱了。

這陣子工作上與許多的單位互相有合作的機會,如前幾篇提及的中華電信等,其實在這段過程中獲益良多,除了了解一些大公司的生態以外,也充分體會到不同單位合作時,那種檯面上討論、提需求、互相求平衡點、照顧本身利益等一些不同的經驗,都是很好的學習。所以累歸累,除了有成就感以外,其實能學到這些經驗跟內涵,無疑也是件令人開心的事情。

站在資策會的角度來說,其實有一部分的使命是扮演政府的智庫,而在這樣的過程裡面,我也在當中做了許多教育相關的研發工作,其實成就感不在話下,若是未來能夠有對幾個縣市有影響,真的也是件很棒的合作計畫案。下個星期一還有其他政府中央單位的展示報告,星期二有國際研討會的老師參訪團(高中、國中、國小)共一百多位,分成三場要做展示,預計這陣子加一加大概要報告二十場以上吧。

還蠻佩服學校老師可以重複一直講一些課程的,我自己這陣子報告會發現,要我完全重複一樣的話,還真的很難,每場的表達內容、方式,其實多少還是會有變化,很難要求自己一定要講得一樣,而且另外一個體認是,台下如果有反應,真的對台上的演講者是個很好的鼓勵,曾經對幾個大頭報告,每個都看不出喜怒哀樂,真的也害得台上的我講得超爛,真的是很互相的,反應好、我輕鬆、講得漂亮也實際、說服力夠,反應差、我壓力大、越講越糟糕,實在是很有趣的經驗。

加油加油!

2009年5月17日 星期日

烏來路上一日遊


IMG_1868
Originally uploaded by ktchen
昨天星期六,中午起床後看著窗外滿溢的陽光,覺得自己最近不能再這樣宅下去了,因此把很久沒拿出來用的Canon 350D挖出來,檢查了一下18-125mm這顆鏡頭,帶上了便宜好用50mmF1.8,順便把G9跟一堆電池挖出來放到我的Lowepro photo runner(相機包)裡面,決定今天好好出去走走外拍一些美麗的風景。沒想到在整理的過程中小宇打來了,女朋友飛去美國的他也閒閒沒事,問我要幹嘛,順便問了他、也很阿莎力的就決定一起衝烏來了。

等了半個小時後小宇到了,拿好外套、相機、皮夾,立刻下樓騎著兩台都是紅色的機車出發!由於中午還沒吃,在半路停了麥當勞買了麥香雞漢堡兩個、六塊麥克雞塊一盒、中薯一包,停了7-11買了礦泉水兩瓶、舒跑一瓶,就騎車直奔烏來。

以前小弟泳曾在往烏來路上的屈尺國小待過一陣子(實習?),其實曾經帶我們去逛過附近,這次也想說就帶著相機去拍拍那幾個點,經過了新店市、轉上了九甲省道,先挑了一個看起來像社區活動集散地的小廟,旁邊有著一小塊步道的點,吃了中餐,天氣很熱、太陽很烈,但看著旁邊新店溪的壯闊、緩緩流著,感覺還是蠻開朗暢快的。

吃飽再出發,第二個點是小弟曾帶我們去的濛濛湖,但當時因為關起來了所以沒有進去,這次倒是運氣很好的有開放,濛濛湖是一個人工的湖,說起來也不是湖,只是因為在新店溪的其中一段用攔水壩擋著,而積聚起來的一大片類似湖泊的區域,岸邊有不少人在釣魚、也有家庭在烤肉,湖水(河水)拍打著岸邊,有著咚咚的聲響,相當有趣且令人放鬆,看著廣闊的湖面,讓人心曠神怡。



第三站是歧山巖清水祖師廟,是從艋舺的清水祖師廟分靈過來的廟宇,為了紀念當地漢人開墾時與當時泰雅原住民之間的衝突所設的,整間廟很乾淨、舒服,由於只有我們兩個人,更是顯出一股寧靜之感,更沒有一般廟宇煙霧瀰漫的感覺,一小屢清香、廟公開著電視的新聞播報聲音,加上台灣傳統廟宇建築的高對比用色,讓照片拍得很美、也體驗很棒的台灣文化,很喜歡這個點。

IMG_1857

下一站是廣興國小、廣興社區的河岸步道,同樣也是新店溪的一段,旁邊有著步道,有人站在河中撈著不知道是小魚還是小蝦、還是ㄌㄚˊ阿?在台灣這種小社區中看到一些社區發展觀光、又或是讓社區自己人好好休閒的一些作為,除了寧靜之感以外、也逐漸有種湖光山色之美,其實是會有種幸福的感覺,真的很喜歡這種台灣「小而美」的各種文化,農村的、漁村的、社區在地的、小工廠等...。他們的道路上還漆了鯉魚圖案的彩繪,整條馬路就像一條小河般,有一群一群的魚往前游著,相當有趣。

IMG_1845

由於晚上與泡泡約了六點吃飯,我們兩人看了看時間還是直接衝往烏來,在烏來逛了逛泰雅民俗博物館,體驗了解了泰雅族許多的傳統文化、建築藝術、音樂發展、織布文化、獵頭文化等不同的事物,走了一小段老街,想帶點紀念品回去於是試喝了四小杯不同口味的小米酒、買了其中兩瓶、帶了盒麻糬,不勝酒力的我跟小宇小小地微醺著,騎著車往台北回程出發。

IMG_7427

這次的旅遊沿途還停了一些小點拍了照片,像是一些欄河堰工程、原住民的雕像、毋忘在莒的石頭等,細細地觀察還是發現雖然去過好幾次烏來,但路上仍有不少可以精緻體驗的小地點,值得這樣悠閒地去挖掘,一天騎車來回雖然累人,但心情卻是挺充實。

晚上一樣跟小宇一起,與泡泡、Vicky吃了家裡附近的海鮮合菜晚餐,雖然小貴但卻美味,席間偷開了兩瓶綠色玻璃瓶台啤、吃了麻糬、再喝點小米酒,稍稍地小醉,結束一個讓人帶著微笑睡著的一天。

IMG_7420